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秦本纪》“渭南”标点正误东湖中华书局校点本《史记·秦本纪》(第199页)有云:“(秦躁公)十三年,义渠来伐,至渭南。”今按此处显系视“渭南”为实限地名,不妥。据《汉书·地理志》,汉代之京兆尹辖地为“故秦内史,高帝元年属塞国,二年更为渭南郡,九...  相似文献   

2.
晋卿赵鞅创建晋阳城春秋末期,晋国正卿赵鞅命家臣董安于负责建晋阳城。用铜为柱,蒿木为墙骨,采用夯土版筑法,“城高四丈,周回四里”,城坚而厚。秦置太原郡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六国,秦庄襄王二年(前248),秦将蒙骜攻打赵国,占领晋阳,并在晋阳置太原郡。刘恒太原任代王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为防御匈奴进犯,合并太原、雁门二郡为郡国,挑选众皇子中“贤知温良”的刘恒为代王,以晋阳为都。平息“诸吕之乱”后,刘恒从太原回到长安称帝,即汉文帝,在位政绩卓著,与其子并称“文景之治”。武帝太原设并州刺史治所元封五年(前106)四月,刘彻加强中央集权…  相似文献   

3.
匈奴汉国的政治与氐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晋惠帝永兴元年 ( 3 0 4年 ) ,南匈奴屠各部人刘渊在并州起兵反晋 ① ,建国号曰“汉” ,先都离石 ,后迁都平阳 ,历刘渊、刘聪、刘粲三世 ,公元 3 1 8年农历 8月灭亡 ,共 1 5年。匈奴汉国建国之初 ,其部众不过 5万 ② ,而其倚重的核心力量 ,乃是并州南匈奴五部之众 ,不过 2万余落 ③。如果仅凭借这部分民众 ,欲使政权巩固 ,当然不可能。所以 ,刘渊建国之初 ,摆在他面前的关键问题之一 ,就是如何广泛团结南匈奴五部以外的广大各民族群众 ,使他们参加到汉国政权中来。换言之 ,汉国的民族政策如何制定 ,乃是刘渊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刘渊的民…  相似文献   

4.
中华书局版《后汉书·郡国志五》载东汉“至于孝顺,凡郡、国百五、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二千年来,各类书籍相继引用,特别是历史城市学兴起以后,引用者更是比比皆是。笔者在研究汉代城市时发现这条记载数字有误。《后汉书·郡国志》各卷记载:司隶校尉部,县...  相似文献   

5.
澳门萧春源珍秦斋藏秦青铜戈一件,戈援狭窄微弯,中长胡三穿。内上有铭文3行14字,援近穿处有记号“三”字。铭“王八年”是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前317年);“内史”是京师行政长官,其地位仅次于丞相;“操”之名见于《史记·六国年表》,曾以庶长的身份平定义渠内乱。惠文王更元四年(前321年)操已任内史。“内史操左之造”极可能是内史操佐助丞相监造。此戈反映了秦兵器铸造制度的重大变化,极为珍贵。  相似文献   

6.
关于西汉末年陕西人口数量 ,以往不少学者的估算普遍偏低。本文根据《汉书·地理志》所载各郡国户口数 ,主要利用“户口密度平均法”对弘农郡、武都郡、汉中郡、上郡、西河郡等兼跨今陕西与邻省之地的各郡户口数进行了仔细地分割 ,分别计算出各郡所辖今陕西之地的户口数。经估算 ,汉平帝元始二年 (公元 2年 )今陕西境内在籍人口共有90 2 780户 ,3597179口。本文还对当时未列入政府版籍的各种人口及数量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对汉末陕西境内实际人口数作了估算 ,认为汉末陕西境内实际人口数约为 4 2 0万人 ,最少不低于 4 0 0万人  相似文献   

7.
秦至东汉,地方县内政务承担者由诸官转变为列曹。这一变化历程在传世文献与简牍资料中均有所呈现。战国至西汉,县的直接管理者由内史过渡到郡,造成了县内政务运行体制的调整。商鞅变法确立了内史等朝官共同管理县政的体制,县内诸官系统因对接朝廷各管理部门而形成。西汉中后期,郡制在地方的完全确立,切割了县与朝廷的直接联系。县为对接郡的列曹体制而使原有列曹壮大、完善进而成为县内政务的承担者。上述转变过程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还涉及内史的地方化和郡的行政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元史·刘黑马传》“七万户”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太宗窝阔台即位伊始即设汉军“三万户”分统汉军 ,《元史·刘黑马传》又有增立“七万户”的记载。以往学者对“七万户”的考证 ,皆认为是在“三万户”的基础上增置了四个万户 ,只是对四个万户人选的考证略有差异。实则“七万户”并非在“三万户”的基础上增置了四个万户 ,而是耶律朱哥、刘黑马率领的宣德、西京、河东方面军中增置了六个汉军万户。其中五人为张札古带、奥屯世英、夹谷龙古带、田雄、“纪侯” ,另一人待考。“七万户”增置于壬辰年蒙金三峰山战役之后  相似文献   

9.
王素先生的《高昌史稿·统治编》是作者计划撰写的约200万字的《高昌史稿》的第一编,其他四编分别是《交通编》、《政制编》、《经济编》和《文化编》,据说有的已经完成有的还在撰写中。《高昌史稿·统治编》共六章:第一章“姑师与车师前国(先秦至西汉中期)”,第二章“高昌壁垒(西汉中期至西晋)”,第三章“高昌郡(上)(前凉至段氏北凉)”,第四章“高昌郡(下)(西凉至沮渠氏北凉流亡政权)”,第五章“高昌国(上)(阚氏、张氏、马氏王国)”,第六章“高昌国(下)(麴氏王国)”,后附“高昌统治年表”。自本世纪初以来…  相似文献   

10.
古今沿革地理著述中,对两晋南北朝时期涪陵郡的置废、州属、领县等情况的记述,多有不实之处。实际情况是,西晋后期涪陵郡已由梁州还属益州,至南齐时仍属益州。涪陵郡在成汉前期仍由晋朝控制,在成汉后期成为争战之地,建置难以持久,最后被少数民族首领控制。东晋平定成汉后,在巴郡枳县设涪陵郡,属于侨郡,但不久恢复了实郡,以后各朝仍置涪陵郡。晋、宋涪陵郡的领县数目难以确认,但涪陵县及其以北的汉葭、汉平县当为其辖县。梁朝时,当地少数民族又脱离朝廷控制,梁至北周涪陵郡仅领汉平一县。涪陵郡曾寄治于巴郡枳县,但枳县始终都属于巴郡,而不曾为涪陵郡属县。  相似文献   

11.
《文物》2014,(11)
<正>200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汾阳市博物馆抢救性发掘了唐代曹怡墓,墓中出土的青瓷器十分特殊,墓志记载的内容也很重要,对文献记载有补正和补充作用。下面就曹怡墓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墓志录文的具体内容请参见《山西汾阳唐曹怡墓发掘简报》[1]。一隋末唐初汾阳曾属介州据《汾阳县志》载:汾阳在"秦统一全国后,仍名兹氏县,隶太原郡。汉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朝易名兹同。东汉复为兹氏县,仍属并州刺史部之太原郡。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置并州西河郡,郡治设于兹氏县,县属之。西晋咸宁三年(277  相似文献   

12.
据《宋史》记载,“同安监,熙宁八年置,铸铜钱”(卷八八·地理四);“建中靖国二年五月,令舒、睦、衡、鄂钱监,用陕西式铸折十钱,限今岁铸三十万缗,铁钱二百万缗”(卷一八O·食货下二);“乾道六年诏司农丞许子中往淮西借置,于是子中以舒、蕲、黄皆产铁,请各置监且铸折二钱,以发运司通领四监,子中所领三监,岁各认三十万贯,其大小铁钱,令两淮通行,淳熙五年诏舒州岁增铸十万贯,以三十万贯为额,八年以舒州水远,薪炭不便,减额五万贯,九年又减十万贯,与蕲州并以十五万贯为额,十年诏舒、蕲铸铁钱,并增五万贯”(卷一八…  相似文献   

13.
<正> 《晋书》卷一五《地理志》:青州,统郡国六,为齐国、济南郡、乐安国、城阳郡、东莱国和长广郡。城阳郡下说:“汉置,属北海,自魏至晋分北海而立焉”。城阳郡既由北海郡分出,则北海郡当与城阳郡并置。齐国下又说:“秦置郡,汉以为国,景帝以为北海郡”,似当时的齐国即  相似文献   

14.
唐长安城人口札记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 宋敏求《长安志·西市》载:“长安县所领四万余户,比万年为多,浮寄流寓不可胜计。”估计二县合计约共领户八万左右,有人以为此户数内应包括二县城外的乡村人口,其实不然。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天宝元年京兆府23县共领户362921;又《太平寰宇记·关西道》载此23县共分为487个乡和120个坊,其中长安、万年二县占104个乡和全部的坊。以每乡(坊)平均户数计,二县共应得138500,其中城内120坊得74200户,城外  相似文献   

15.
以往学者在估算唐代陕西人口数量时存在不少疏漏。本文对唐天宝元年(742 年)今陕西省境内各有关州(郡)的在籍人口数逐一作了估算,认为此年今陕西境内列入政府户 籍的人口为76.36万户,424万口。在此基础上,又估算了当时陕西境内各类未入籍人口的数 量。如果加上这些未入籍的人口,那么天宝元年时生活在今陕西境内的实际人口数应为548·8 万人。天宝十四年(755年),今陕西境内实际人口数约为580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16.
刁俊豪  黄静静 《文博》2023,(4):73-76
韩伯丰鼎铭文只涉及王命的传递,其中“史”当读为“御史”,该史所转达的“兹命”包括铭文中的全部言辞,核心要义“伯氏宕”是内史在王命基础上所发布的命令,但该命的实际决策者是御事司和周王两方。由此可见西周王权确至高无上和内史职权较大。  相似文献   

17.
1983年1月,河北省易县文化馆文物组在易县方岗、南坡一带征集到金代贞祐年间铜印两方(图一、二)。二印一大一小,均为直纽,印文均为篆文"万户所印"四字。其中大的一方长宽各6.7、厚1.7、纽高3厘米,重830克,背镌楷字"贞祐四年万户所造"。小的一方长宽各6、厚1.5、纽高3厘米,重525克,背镌楷字"贞祐五年中都路经略使司造"。易县方岗、南坡一带,辽金时为易州西  相似文献   

18.
西汉武威郡究竟置于何年?古今中外史学家发表过很多意见,其中近人陈梦家先生《汉简缀述·河西四郡的设置年代》一文,是一篇颇有影响的文章。陈文认为武威郡置于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至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间。他把置武威郡年代的下限定为元康四年,理由是《汉书·赵充国传》记载,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用兵西羌,酒泉太守辛武贤奏“屯兵在武威、张掖、酒泉万骑以  相似文献   

19.
《宋书》卷72《文九王·巴陵哀王休若传》:“又未拜,出为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永嘉临海新安五郡诸军事、领安东将军、会稽太守,率众东讨。进督吴、吴兴、晋陵三郡。寻加散骑常侍,进号卫将军,给鼓吹一部。又进督晋安□□二郡诸军事。”(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第1883页)“晋安”下缺一郡名。  相似文献   

20.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灭卫氏朝鲜置四郡。即在朝鲜本地置乐浪郡,在其属领的玄菟、临屯、真番之地置玄菟、临屯、真番三郡。初置这四郡之地即卫氏朝鲜的领域。关于这四郡的地理方位问题,中、朝、日史学家在过去发表了许多论文,其中关于乐浪、玄菟、临屯三郡的地理位置问题,各说基本上已趋于一致,唯有真番郡的方位问题,历来众说不一。综合真番考的各种论点,主要有真番在朝鲜之南和在朝鲜之北两说。置四郡以后,即真番郡在乐浪郡之南和在乐浪郡之北两说,简称在南、在北两说。而在北说中又分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