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竹自古就受到中国人的偏爱,被奉为"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是气节的代表。苏东坡曾言道:"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又说"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从郑板桥画中的劲竹,到《红楼梦》潇湘馆窗前的柔竹,同样的超凡脱俗。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三十大竹乡",其竹业逐步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中国竹乡以及主要竹产地也正努力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竹资源优势,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竹文化为主题开展旅游活动。竹本身的自然精华和它的文化内涵,生生不息地滋养中华民族的血脉。浙江安吉、浙江龙游、浙江临安、浙江德清、浙江余杭、江西崇义、江西安福、江西宜丰、江西奉新、湖北赤壁、安徽霍山、安徽广德、安徽宁国、安徽黄山、四川长宁、四川沐川、广东怀集、广东广宁、广西兴安、贵州赤水、中国"三十大竹乡"分布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三十大竹乡",其竹业逐步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中国竹乡以及主要竹产地也正努力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竹资源优势,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竹文化为主题开展旅游活动.竹本身的自然精华和它的文化内涵,生生不息地滋养中华民族的血脉.  相似文献   

4.
张健初 《江淮文史》2010,(1):142-155
<正>菱湖形成公园小史1915年出版的《怀宁县志》,卷四"名胜"中,有专门"十二景"节,并附有12帧"风景影片",其中之一便是以菱湖为背景的"菱湖夜月"。从时间上判断,照片拍摄于1912年前后,距今将近百年。上面的"夜月亭",还是简陋的草竹结构。这也是现存最早的菱湖公园照片。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山海经·南山经>中旋龟"可以为底"之底不应读为"疧"训病或读为"胝"训足茧,而应读为砥训磨刀石.而柢山之鱼"鯥",其音如留牛,不当训"留牛"为犁牛,"留牛"当是"鯥"之缓读,此鱼其鸣自呼."竹箭"一词在<山海经>中出现9次,袁珂先生除一处连读外,其馀均读断.其实"竹箭"就是"箭竹",虽可单称"箭",但8例"竹箭"不应读断.  相似文献   

6.
大璞不斫的明清金陵竹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啸 《收藏家》2006,(6):61-66
(一)竹子结实竿挺,虚中洁外,筠色润贞,皮坚质密,是竹雕艺人操刀的理想材料。竹刻也称竹雕,顾名思义,就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刻多使用竹茎与竹根施雕,用于雕刻的竹材应选择生长了3-4年的竹子,不宜太老或太嫩。太老出筋了,质糙不细腻,难以雕琢;太嫩则不经削剔,亦显现不出竹的细密纹理,失去竹刻的个性。竹茎圆而中空,适宜制作笔筒、臂搁、香筒等器物,技法多为阴刻、浮雕、皮雕与透雕。竹根节密内厚,纹理纠结,凹凸不平,巧妙利用其天然的形态、纹理、疤节甚至瑕疵,在造型上因质顺形,类物刻象,…  相似文献   

7.
<正>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南等地,有"熊猫之家"和"竹林深处"的典故。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娑、蓬勃洒脱、高雅清幽、冬不凋落。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人们爱竹的"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哪里带来超凡的风韵,脱俗的情趣。置身于竹的世界,它会使你心旷神怡,忘记一切烦恼。  相似文献   

8.
<正>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南等地,有"熊猫之家"和"竹林深处"的典故。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娑、蓬勃洒脱、高雅清幽、冬不凋落。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人们爱竹的"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哪里带来超凡的风韵,脱俗的情趣。置身于竹的世界,它会使你心旷神怡,忘记一切烦恼。  相似文献   

9.
正战国时期的"蔽竹",是我国有史以来设立的第一个"举报箱"。公元前403年,魏相李悝帮助魏文侯建立了举奸揭凶、惩污治吏的举报制度,立于"僻巷"——人们不常到的街道设立"蔽竹"。所谓"蔽竹",就是一个圆形的筒,长约尺许,上方有一个大约三寸见方的小口,以便检举人将写有揭发内容的竹简塞入筒内。李悝还把设立"蔽竹"的经验写进他的著作《法  相似文献   

10.
正战国时期的"蔽竹",是我国有史以来设立的第一个"举报箱"。公元前403年,魏相李悝帮助魏文侯建立了举奸揭凶、惩污治吏的举报制度,并于"僻巷"——人们不常到的街道设立"蔽竹"。所谓"蔽竹",就是一个圆形的筒,长约尺许,上方有一个大约三寸见方的小口,以便检举人将写有揭发内容的竹简塞入筒内。李悝还把设立"蔽竹"的经验写进他的著作《法经》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中。  相似文献   

11.
竹,袅娜多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有"梅松竹"岁寒三友之美称。我国古今语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据传,大画家郑板桥无竹不居,大诗人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除观赏外,还是优良的建筑材料,竹笋是美食,可制成笋干或罐头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人品评花木,极其重视象征意义。列入“四君子”之竹,因其枝干挺拨,节段分明,孤傲而又虚心,岁寒不雕,四季常绿,被赋予多重意蕴,骚人墨客题吟不绝,连苏东坡也唱然长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至于以写竹、画竹名家者更不可胜数。清代贵州画家之中,孙竹雅(1819-1884)堪称画竹高手。他虽然出生云南呈贡,但很早就作为幕僚来到贵州,先后在兴义、郎岱、都匀、安顺等地任过知县和知府,大半生在贵州度过,死后葬在贵州,其子孙亦定居贵州,因而说他是贵州画家,当无“生拉”之嫌。孙竹雅名清彦,字士美,竹雅只是他众多…  相似文献   

13.
观赏一幅清秀雅致的国画小品,犹如凭栏揽月,花荫品箫,水榭观鱼,令人赏心悦目,俗虑顿消。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怡情悦性”吧!现在,让我们来共同品味一下这种艺术美感(它会漾起你心灵的涟漪!)——因为溥松窗先生的《墨竹图》(见本期封底)是献给《满族研究》广大读者的。 竹为植物中之清品,竿直、节坚、心空、叶利,集正直、贞节、虚心、坚强等众美于一身,被誉为“全德君子”,自古便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得到了画家的青睐。古今竹画,汗牛充栋,画竹名家,代不乏人。画竹方法有二:一、工笔双钩(又称画竹);二、水墨写意(又称写竹)。墨竹晚出,世传始于五代李夫人之摹写窗影,但其实唐代便已有墨竹作品问世。宋元之际,更发展成独立画科,作者寖盛,风格竞繁。文人墨客以墨竹陶写性情,抒发怀抱,表现自己清高拔俗的品德和坚贞不屈的志节,并融诗、书于画中,讲究笔情墨趣,  相似文献   

14.
徐秉方 《收藏家》2007,(7):50-52
我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爱竹者也历来众多,竹画、竹刻、竹诗、竹编等等,人们在竹子上做了大量的文章。东坡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一语道出竹子在先民生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正>"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是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的一首咏梅诗,道出了北宋王安石笔下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那种超凡脱俗的魅力风采。梅花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又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其开于岁末早春严寒之时,花色绚烂。因其所具有的坚强忠贞、气韵高洁的品性而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爱,或为之吟诗作赋,或绘之丹青。如北宋爱梅成痴的林逋,在  相似文献   

16.
竹与诗、画     
竹子是人们喜爱的植物,它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人们爱竹、咏竹、写竹蔚然成风。王之猷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文人喜竹、爱竹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文人爱竹、咏竹、写竹是有其深刻的心理渊源和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天顺八年进士,官至谨身殿大学士。正德七年致仕,正德十一年七月率,这年他整七十岁。李东阳的诗文、书篆,在明代文学史和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种竹诗卷》,纸本净洁,旧装精雅。高一尺一寸余,长四大余。诗凡十四首,行、楷、草、篆,各体具备。诗前铃有"长沙"二字长方印,诗后有"宾之"、"七十二峰深处"二朱文印。诗的标题是:《种竹》、《种竹为墙所覆感而有作》、《谢人乞竹栽次韵》、《雨中种竹次韵》、《漫兴》、《怀竹》、《春兴》、《步日》、《春日感怀回文》、《独坐》、《从孙汤饼后与  相似文献   

18.
竹韵飘香处     
洛宁竹文化源远流长。据《汉书律历志》记载:“黄帝使伶伦取竹于嶰溪之谷(今洛宁金门山)以生而空窍,厚薄均者,断而截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官,制十二筒以应凤凰之鸣。《九州纪要》“金门之竹,可为笙管,言竹之合节耳”。《玉泉记》载:“取宜阳竹为笙管,河内葭莩为灰,吹之以候阳气”(宜阳、洛宁旧同属一个政治辖区)。《后汉郡国志》:“宜阳有金门山,竹为律管”。  相似文献   

19.
<正>旧时昆山人家,环绕马鞍山(又称玉峰)修筑了众多园林,半茧园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声名远播、影响久远。它为明清时期江南名园之一,由昆山叶氏家族修建,存世数百年,它见证了叶氏家族的兴衰变迁,也因文人雅集、诗文酬唱,而形成了巨大的文化内涵。明代著名藏书家、吏部左侍郎叶盛,其宅在昆山东城桥西,他生平嗜书,曾想建"菉竹堂",收藏自己亲手点校、收录的数万卷书籍。这一心愿,由叶盛的玄孙叶恭焕完成,他修筑了"菉竹堂",将祖上遗留的珍贵典藏,与征集到的散落于亲友处的书籍,一并收入菉竹堂。叶盛留  相似文献   

20.
郭若愚 《收藏家》2005,(2):89-90
上海博物馆藏有紫砂“竹节壶”一把,《紫砂赏玩》转录。《紫砂赏玩》著者良治,称此书为“文物欣赏珍藏宝典”,是“根据古玩权威人士的考证造编”的。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7年6月初版,印数5000册。“竹节壶”彩色精印,附说明文字称此壶是出土的曼生壶。兹录其文字一段:壶胎质细腻,色泽紫红。造型取材于竹,竹腹二节粗壮扁矮,稳重而挺拔并贴塑竹配饰。圆平盖面与壶口取平,吻合紧密,面上刻饰竹叶,旁五竹钮自然盘曲。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