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李立三冤死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苏关系破裂,“国际家庭”被怀疑里通外国 我的父亲李立三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当选为中央委员,经多方交涉于1946年1月终于从苏联回国,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母亲李莎也于同年10月来华定居,全家团聚,过了十几年相对平静的生活。母亲来华后一直从事俄语教学,努力工作,热心为中国献力。她的作风、她的品质,党中央很多人都了解。1949年毛泽东在香山会见她时,还握手称她为“好同志”。母亲长时间保留苏联国籍,当时也没有人提出异议。但是,50年代末,中苏两党从友好到对立,又从对立到破裂,不仅彻底改变了国际局势,也严重影响了许多人的命运。我们这样的“国际家庭”自然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2.
在我党我军的高级干部和高级将领中,涉外婚姻极为5.-见。原华北局书记李立三,1933年在莫斯科共产国际主办的远东出版社任中文部主任时,与俄罗斯女人基什基纳·叶利扎维达·帕尔洛夫娜(中国名字叫李莎)相恋相爱结成异国伴侣,共同革命,共谱心曲,白头偕老。  相似文献   

3.
她,为实现在有生之年到中国共产党最后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西柏坡看一看的夙愿,不顾年迈,不顾七月流火,风尘仆仆来到这一中国革命的圣地。 她,从北京乘车颠簸四个多小时,一到石家庄就兴致勃勃地前往华北烈士陵园,瞻仰了白求恩、柯棣华、爱德华、巴苏等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墓,详细询问柯棣华夫人郭庆兰和孩子的情况,认真听取陵园工作人员对先烈们英雄事迹的介绍。 她,一位满头银丝、中国国籍的俄罗斯老太太,正是蜚声中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立三的遗孀、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李莎。她原名叶丽莎维塔·巴甫洛夫娜·基什金娜,1914年3月20…  相似文献   

4.
一个伟大的女性,在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酷斗争中,用她坚贞的信念雕刻了自己的革命形象──我在李立三身边工作,差不多天天都要与李莎打交道。这位来自苏联的夫人,虽然在气质和风度上有些“洋气”,但她对工作人员始终是平等待人,和蔼可亲,我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很融洽的。但是,毕竟由于有着“首长夫人”和“外国人”这层“隔膜”,所以对李莎个人的更多情况可说是毫无所知。1996年,是李莎来华工作50周年,为了深入了解她不寻常的一生,征得李莎的同意,我前往北京,再次住进李莎家里,对她进行了十多天的专访。李莎沉重地向我述说了她坎…  相似文献   

5.
我和李立三在苏联的生活(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三年前查阅的共产国际和苏联内务部档案,李莎同志在《我和李立三在苏联的生活》一文中,以独特的视角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作者和李立三悲欢离合的早期生活。  相似文献   

6.
1961年7月,李立三把夫人李莎及二女儿雅兰送上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后,随即带着大女儿李英娜来到北戴河西山中直疗养区,中央分派给他固定使用的别墅。面积虽小,李立三每年夏天都带着全家到这里住上一个多月。这次他到北戴河,还要参加由薄一波主持起草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简称工业七十条)。为了参加这项工作,李立三在半年前就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深入到工矿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起草小组集中了孙冶方、马洪等一大批著名经济学家,逐章逐节进行讨论修改。8月底由邓小平专程到北戴河主持定稿。8月的一天上午,我到中央办…  相似文献   

7.
孙维熙 《炎黄春秋》2007,(8):52-57,80
李莎教授是俄罗斯人,出生于1914年3月20日。她是中国第一代革命老前辈李立三同志的遗孀。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极‘左’思想泛滥,李莎受到了不应有的打击,甚至在秦城监狱坐了8年牢;她随后又被遣送到山西运城。值得庆幸的是,她在运城的那个大果园里,结识了许多善良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关心她,帮助她,还为她养的5只鸡围上了篱笆……”这是《人民政协报》1995年3月11日发表张敏写的《李莎素描》中的一段。读到这里,近二十年前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因为那时我正在山西省运城地区农科所(现山西省棉花研究所)那个大果园里工作,就是文中所提“结识了许多善良的普通老百姓”中的一个。我陆续看了一些关于李立三夫人李莎的文章,但对她在运城的这一段都很少提到,所以想借《文史春秋》一席之地,将李莎在运城以及有关她的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告诉广大的读者。  相似文献   

9.
方纪龙,1942年生,莆田县江口镇人。他的大学专业是俄语,1963年起在莆田第六中学任教。他在担任俄语教学的同时自学英语。“文革“期间,他背诵了英文版的《毛泽东选集》和《语录》,还涉猎英文版的《红楼梦》,掌握了上万个英语词汇,后改教英语。由于渊博的学识和生动的教风,赢得了学校的信任和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馆     
俄罗斯馆是我国第一所外国语学校,区别于另一所俄罗斯馆,它是专门为培养八旗子弟学习、翻译俄语而设立,自创办之初到最终裁撤,历时一百五十四年,俄罗斯馆的发展为清政府的文书翻译和中俄交涉,以及当代俄语教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后来同文馆的设立提供了范本,历来受到清政府及统治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在读书人群体中享有很高声誉的万圣书园公布了年度非学术书籍Top20排行榜,金雁的《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排名第一。在这本书里,她拨开迷雾,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俄罗斯与东欧转型故事:"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那里很好,中国同志  相似文献   

12.
中俄两国于2006年和2007年成功举办国家“文化年”活动之后,又成功举办了中国“俄语年”和俄罗斯“汉语年”。在两国睦邻友好及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的大好情势下,以研究中俄关系及文化交流为主题的《俄国传教团与清代中俄文化交流》一书适时问世,为两国“语言年”及“文化年”活动献上了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3.
特邀嘉宾     
<正>金秋时节,我去省电视台采访,沿着宽阔的长江路,来到了亚洲第一高钢塔——“龙塔”旁的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厦。刚刚走到演播室门口就听到爽朗的笑声,还伴随着流利的俄语对话。这是黑龙江电视台《你好,俄罗斯!》节目在预演,为正式拍片做最后准备。非常有趣的是,拍摄过程中显得格外紧张的不是新来的特邀女嘉宾,是电视台的男主持人。原来这是在拍摄俄语节目,特邀嘉宾伊列娜是位漂亮的俄罗斯姑娘,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用母语背台词当然轻松,而中方男主持人是用俄语背台词,又首次与面带微笑的俄罗斯“美女”搭档,共同主持节目,难免有些紧张,这也在情理之中。在制片人的指挥下,经过反复试镜,中俄双方主持人很快进入角色,配合的相当默契,直到拍片胜利结束,大家还兴趣未尽,正如伊列娜所言,嘉宾没当够,时间太短,能长点就更好了。据电视台《你好,俄罗斯!》节目制片人鄂艳女士介绍,该节目是全省唯一的俄语电视节目,主要面向国內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俄罗斯观众,今年是中国“俄罗斯”年,这是台里推出的新举措,邀请俄罗斯人担任节目的特邀嘉宾,与中国主持人共同主持节目,以俄罗斯人的眼光,对节目评介,让广大俄罗斯观众能更好地理解电视节目的内容,初步尝试效果很好。前不久省电视台去哈尔滨工业大学留学生中心选嘉宾,消息传开,俄罗斯留学生就像开了锅一样,沸腾起来,纷纷报名应试。中文名子叫小冬的俄罗斯留学生(копосовАдексейникодаевич),今年才19岁,是个十分干练的小伙子,来自海参崴经济服务大学(вгуэс),曾当过海参崴电视台青少年节目特邀主持人,这次想在中国黑龙江电视台一展才华。斯塔斯(гороачёвСтанислав)和玛丽娜  相似文献   

14.
1922年9月,安源发生了路矿工人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取得了完全胜利。”但是,这次大罢工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谁是主要直接领导者?过去由于政治的偏见,使这段工运史长期得不到实事求是的反映。一些史学工作者,不顾历史的真伪,极不严肃地采用“换头术”,把本来属于李立三的功劳,随意安置到其他人的身上。1963年夏,电影《燎原》正式上演之前,《北京日报》社记者约李立三写影评,被多年政治路线问题困挠的李立三,不得不违心地写了一篇《看了“燎原”以后》,发表在6月4日的《北京日报》上。之后,李富春还批评…  相似文献   

15.
尽管"中国热"在俄罗斯已持续多年,两国的贸易额也屡创纪录,然而在许多俄罗斯人眼中,中国仍是"蛮荒"、"落后"、"威胁"……而提起俄罗斯,许多中国人能想到的也总是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如何让俄中两国人民都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对方?梅德韦杰夫胸中有一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我在李立三身边工作期间,只知道李立三先后共有六个孩子,在李立三去世17年后,1984年11月17日我到湖南省醴陵县参加李立三故居开放典礼时,见到谢志佩和狄以德夫妇。经人介绍:谢志佩是李立三的第五个孩子、三女儿。不免使我感到非常突然,不知其故。后来才问明了缘由。1在李  相似文献   

17.
从《牵手》到《中国式离婚》,再到《新结婚时代》,王海鸰的作品接连火爆银屏,她也因此得到了"中国第一婚姻写手"的美名。王海鸰的新作《大校的女儿》正在热播,而她自己就是剧中人的原型,命运跌宕,总是徘徊在婚姻之外……  相似文献   

18.
"您会竞选总统吗?"在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召开的临时记者会上,一位外国记者追问不休。伊万诺夫的眼神冰冷、严厉。"请用俄语提问,"他用纯熟的英语说完这句话后,改用俄语说,"我有一个严格规定,在俄罗斯就要说俄语。现在,除了专心做好第一副总理的工作,我无暇他顾。"说完,他就调头离去。"真是太像普京了!"记者们齐声惊叹。  相似文献   

19.
高婷  吴才兴 《文史精华》2010,(10):28-32
<正>在《毛泽东选集》(1952年版)第一卷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下有这样一段注释:"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通信,是为批判当时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1991年出版的  相似文献   

20.
生于贵族之家 李莎的原名是叶丽莎薇塔·巴甫洛夫娜.基什金娜,乳名叫丽扎,1914年3月20日出生于古老的俄罗斯萨拉托夫省巴拉绍夫县的斯图坚科村。丽扎是家里最小的女儿,排行第八,是个小宝贝疙瘩,特别受大人的宠爱,她美好的童年是在草原地带的农村度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