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抗战文艺活动纪事[连载④]石雅娟,吴京波7月1日由桂林乐群社文化部编辑、出版的《抗战文化》创刊。7月1日晋绥边区七月剧社成立。7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增刊《新华文艺》、《敌后方木刻》创刊。7月1日新四军服务团与抗演六队在青年场联合演出话剧《...  相似文献   

2.
近十几年来桂林抗战文化研究述评魏华龄抗日战争时期,桂林被誉为“文化城”,可见其文化的繁荣和鼎盛,当时,不仅在国民党统治区,就是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令人遗憾的是,建国以后,在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对于抗战文化,对于桂林文化城的研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桂林的抗战木刻运动彦青桂林开展抗战木刻运动的时间,可从1938年底大批文化人云集桂林起,到1944年9月湘桂大撤退时止,前后近6年。6年间,先后有数十名木刻漫画工作者及其他美术家汇聚桂林。他们主要是:李桦、黄新波、赖少其、刘建庵、张在民、黄丹、丰子恺...  相似文献   

4.
桂林抗战化运动,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化运动。而在那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戏剧运动的蓬勃发展。对于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的研究,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拟在借鉴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民族主义这一诠释工具,以戏剧运动为中心,对民族主义与桂林抗战化运动之间的关系做一番考察和论述,不当甚或错误之处,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李建平 《世纪》2022,(3):78-79
<正>1938—1939年,艾青在桂林生活了约10个月,参加了桂林抗战文化界的多项活动,留下来一批创作成果。有关详细内容,我在《抗战时期文化名人在桂林》一书里写了“艾青”一篇做了介绍。这里介绍艾青书信自述抗战时期在桂林活动的一点情况。抗日战争时期,艾青曾在桂林主编《广西日报》副刊《南方》。1988年,我在查阅抗战史料时,读到《南方》的《发刊词》,感到其文激情澎湃,  相似文献   

6.
60多年前,日军入侵中国,一时间,山河破碎,铁蹄横行。在古都北平陷落、首都南京陷落、化中心上海陷落(仅剩英、法租界的一点小小“孤岛”)、华中和华南重镇武汉、广州也相继陷落的恶劣形势下,在南方的一座小城以风景甲天下闻名的桂林,却出现了化繁盛的景观。这座抗战前仅有7万人的南方小城,竟在战争爆发后的一两年时间里一下子繁盛起来,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桂林。1938年至1944年间有6位浙江籍学者在桂林从事抗战教育。他们在桂林的活动和著述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为我国人民留下了一份极为宝贵的教育遗产。  相似文献   

8.
回首广西省立艺术馆(以下简称艺术馆),还得从欧阳予倩谈起。1938年夏,欧阳予倩接留日同学马君武(时任广西大学校长、广西戏剧改进会会长)的邀请信,由上海经香港到桂林,着手桂剧改革。在桂林逗留4个月,他把《梁红玉》改编为桂剧剧本,国防艺术社将《梁红玉》铅印成书,欧阳予倩亲自指导南华戏院桂剧班进行排练,并在正阳路南华戏院演出,连演28场,场场满座,破桂林桂剧演出记录。由于《梁红玉》影射了当时国民党对外消极抗战,对内压迫百姓,刺痛了国民党的一些头目,使欧阳予倩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物,加上在桂剧改革方面与马君武存在分歧,于是在《梁红…  相似文献   

9.
巴金是抗日战争中的1940年10月,为发展抗战文化事业,筹建“文化生活社”重庆办事处,由桂林经昆明来到重庆的。先后寓居沙坪坝三年之久,沙坪大地留下他不少足迹,与沙磁文化区结下不解之缘。他的宏篇巨著《火》(第二部)、《寒夜》《憩园》和《第四病室》,有的在沙坪坝开篇,有的在沙坪坝脱稿完成。中篇小说《还魂草》取材于沙坪坝,是...  相似文献   

10.
中苏文化协会桂林分会是抗战时期设在桂林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机构。文章在分析桂林分会成立、发展的基础上,厘清了协会的活动开展及与其他文化团体的密切关系。协会的成立加强了与苏联文化界的联系,激发了国内人民的抗战热情,在近现代桂林中苏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桂林的传播魏华龄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的单行本,先是通过《新华日报》桂林营业处在桂林发行。后由文化供应社在桂林排版重印并发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先在桂林排印50本供党内干部学习,后由《新华日报》桂林营业处发...  相似文献   

12.
《广西地方志》2011,(1):64+58-64,58
民国30年(1941年) 10月 5日 新中国剧社在桂林成立。该剧社由中共桂林统战工作委员会领导,名誉社长田汉,社长杜宣,演员多系皖南事变后撤退到桂林的抗敌演剧队骨干。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文化名人在桂林》一书,共收录文化名人115人,其中30岁以下的有44人,一般都在25岁左右,最年轻的当年还不到20岁。本文着重介绍几位年轻作家在桂的创作活动及其对桂林抗战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日本进攻香港,一些在香港的中国文化名人,纷纷逃离,回归祖国。当时茅盾先生也与胡仲持、廖沫沙、以群等人,从香港脱险,并于1942年3月来到桂林。到桂林后,由当时在桂林的中共文化战线负责人邵荃麟将在丽君路自己的住宅(文化供应社宿舍)让了一个厨房给茅盾夫妇居住。与茅盾同住一栋屋的还有金仲华、宋云彬等人。茅盾到桂林的消息在各报纸上披露后,原先在桂林的一些文化界人士:田汉、欧阳予倩、王鲁彦、孟超、艾芜、艾青、司马文森、夏衍等人,纷纷前去探望他。桂林文化供应社负责人陈劭先先生,…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艺术家、戏剧教育家,原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欧阳予倩先生,自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期,以笔作刀枪,以舞台作战场,战斗在抗日文化名城——桂林,他改革桂剧,创办戏剧学校,培养新一代艺人,推动话剧的开展,以宣传、鼓舞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战,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政策和腐败统治。他创作、整理、编导了包括《梁红玉》、《桃花扇》、《木兰从军》等十多个桂剧剧目,使桂剧赋予崭新的面目和时代的内容,为桂林抗战文化城的形成与发展,为抗战  相似文献   

16.
抗战期间,武汉、广州失守后,八路军在广西桂林建立了办事处,李克农兼任办事处主任。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皖南事变,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成为他们封闭的主要目标。从桂林到重庆,从空中到地上,国民党特务组织了严密的封锁线,设置了重重关卡。  相似文献   

17.
抗战初期,中共河南省委为指导河南的抗日救亡运动,创办《风雨》周刊,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纲领,呼吁各界人士团结起来,共同御敌,有力地支持了河南各地的抗日救亡工作,在抗战初期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书与人     
《风雨流亡路》本书作者范小梵在抗战中只是一位普通知识女性,当年写作这本抗战生活回忆录的初衷十分简单:因为爱情,为了让她身在法国留学的丈夫看到她的生活而写日记。然而历经"文革"劫难幸存下  相似文献   

19.
著名历史学家阎宗临(1904—1978),山西省五台县人。年轻时爱好文学,曾加入狂飙社,并有幸亲聆鲁迅的教诲。1925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毕业于瑞士伏利堡大学,曾获瑞士国家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夫人梁佩云(1909—1989),其父为晚清进士,长于绘画书法。梁佩云早年也随夫留学瑞士,专攻学前教育。1937年抗战爆发,阎宗临夫妇爱国心切,从瑞士返回苦难深重的祖国,参加抗战。回国后,阎宗临在广西大学、桂林师院、无锡国专、中山大学等高校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阎宗临又从广东回到山西,把后半生贡献给了故乡的建设。1943年,阎宗临的专著《欧洲文化史论…  相似文献   

20.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各地许多化界人士纷纷聚集桂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化运动,并很快普遍展开,为全民抗战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使桂林成了名的“化城”。[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