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唐的李商隐写了不少的咏物诗,无独有偶,盛唐时代杜甫也有不少咏物诗。笔者研究发现,从李商隐的咏物诗窥视其学杜之痕迹,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通过杜甫,李商隐二人咏物诗的比较,可以看到两人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差异,也可看到从盛唐到晚唐诗风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毕宝魁 《文献》2001,(3):48-51
科举考试是封建文人出处之大节,李商隐研究专著论文甚多,成果斐然.然而其参加科举考试之始末的情况却含混不清.笔者曾专门考证探讨这一问题,并撰写《李商隐参加科举考试始末考》,在《文献》1998年第2期上发表.  相似文献   

3.
晚唐的李商隐写了不少的咏物诗,无独有偶,盛唐时代杜甫也有不少咏物诗。笔者研究发现,从李商隐的咏物诗窥视其学杜之痕迹,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通过杜甫,李商隐二人咏物诗的比较,可以看到两人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差异,也可看到从盛唐到晚唐诗风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晚唐李商隐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并且具有极高的艺术特色。在思想上李商隐表现为深邃,在艺术上李商隐表现为旨意朦胧、构思新奇。本文结合李商隐具体的诗篇对他诗的特色做了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5.
刚过花甲之年的安徽师范大学教授余恕诚可算是硕果累累、功成名就了。他先后出版独著、合著9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与刘学锴教授合著的《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李商隐诗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183;李商隐卷》等在学术界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6.
李商隐诗歌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用典.这些典故不仅在诗中高度地意象化了,还成为叙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也成了普遍意义上的用事.这不仅体现在典故的改造与加工上、典故的情节虚拟上,更主要地是体现在视典故为事件的叙述上.用典、用事与叙事,三者皆与事有关,实际上难以截然分开.用典与用事使得叙事有了基本的元素,而叙事则使得前者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事件.从“事”的角度理解李商隐诗歌的故事性、情节性,乃至艺术性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周健伟 《神州》2011,(11):12-14
本文以李商隐无题诗和准无题诗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李商隐诗歌的意象、典故、语言、意境等的分析探讨了李商隐诗歌朦胧美的外在表现以及在结构上的表现,并且在此基础上,从诗人的生平、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等角度出发,对朦胧美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得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不仅是诗人精湛的艺术手法的产物,也是诗人的生活经历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
周健伟 《神州》2011,(26):12-14
本文以李商隐无题诗和准无题诗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李商隐诗歌的意象、典故、语言、意境等的分析探讨了李商隐诗歌朦胧美的外在表现以及在结构上的表现,并且在此基础上,从诗人的生平、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等角度出发,对朦胧美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得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不仅是诗人精湛的艺术手法的产物,也是诗人的生活经历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9.
刘莹  王素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7):96-103+142
西安市长安区近年出土李商隐撰书《王翊元与夫人李氏合祔墓志铭》,是李商隐撰书的唯一存世墓志实物,受到学界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唐长孺先生的名作《论南朝文学的北传》,以本墓志用纯粹散文写成为切入点,对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与影响、李商隐个人的生存境遇和文学旨趣,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安萍 《沧桑》2008,(4):216-217
李商隐是晚唐诗歌史上最富艺术独创性的大诗人,他的无题诗堪称一簇奇葩。"感时伤事"是李商隐无题诗重要的情感特征,正是这种感伤情调使他的无题诗增添了朦胧之美、悲怆之美和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11.
李晖 《民俗研究》2001,(4):156-167
唐代社会的婚姻风俗,是相当复杂而又繁琐的.敦煌写本里的唐代民间婚仪程序,即达23项之多.其中的一项就是"却扇"①,因而,文坛就有了"却扇诗".请看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的<代董秀才却扇>,诗云: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团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骈文在晚唐的地位不可忽视。其骈文多数为代人之作,少数为自己而作,作品都寄予真挚的感情,其祭文是表现得更充分。李商隐的骈文在审美情趣,文学品位、艺术风格等方面,在骈文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体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姜朝晖 《丝绸之路》2010,(22):62-64
李商隐诗歌代表了晚唐诗歌的一个高峰,为唐诗之绝唱,但因用典精工繁多,又存在多义难解的现象。这主要因为诗人一生遭际曲折难言,许多事和心迹都无法明说,所以形成了诗歌朦胧隐晦的特点。《锦瑟》诗为李商隐的代表作,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历来解说纷纭。本文联系李商隐的生平事迹,基于牛、李两党之间党同伐异的现实背景,结合其心境来解读《锦瑟》,可以看出诗歌为诗人心迹之表露,同时也是诗人政治悲剧和心灵创作的折射。  相似文献   

14.
“初梦龙宫宝焰然,瑞霞明丽满晴天。旋成醉倚蓬莱树,有个仙人拍我肩。”原本李商隐的梦中才有的龙宫,在贵州省安顺市区西南二十七公里,距黄果树瀑布三十多公里的安顺县马头乡龙潭村,就实实在在有这么一个。  相似文献   

15.
今所见李商隐诗集和文集的笺注本均定型于清代,其中冯浩《玉谿生诗笺注》是最为详备精审的笺注本。本文叙述《玉谿生诗笺注》三版本概况,分析阐明各版本在编订诗歌年份、笺解注释与诗歌文字校改方面的变化特征并肯定此书对李商隐其人其诗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锐 《炎黄春秋》2011,(11):58-62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虽然我晚六年才出生,但是那个年代的许多人物留在我的记忆中,有着不解之缘,也可以说给我不少影响.这个话题要从我的父亲说起.一、父亲与凌容众1922年我五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我继承了他的书桌,抽屉和小柜中有许多书籍,还有几张照片.我印象深的除《饮冰室文集》、《玉溪生(李商隐)诗集》(三种颜色字体线装...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李商隐无题诗中的修辞运用从典故、隐喻、象征、暗示性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是世界典型的高山冰蚀冰碛湖,湖面海拔1910米,呈葫芦状,这里是孕育了西王母神话的仙境.相传,周穆王十七年春,驾八骏率六师西游,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仙境瑶池,与西王母相会.西王母举办盛大的蟠桃宴,宴请周穆王一行.席间,鸾歌凤舞,仙子翩翩,人神共舞,一派祥和、欢乐的景象.李商隐有诗为证:“瑶池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衰,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相似文献   

19.
复旦图书馆藏善本书《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的三色评点,目前尚不为学界所知。其中的朱彝尊评点是更为完整可靠的朱评文字,可以校正己知朱评的大量讹误;以前研究李商隐的学者对杨守知和金介评点李商隐诗,还知之甚少,从这个本子也可窥见杨、金评点的概貌;通过这个评点本,我们可以判断冯浩引录的钱良萚评点,多数是抄录朱彝尊的评语。  相似文献   

20.
左启 《四川文物》2005,(5):54-57,79
此文以晚唐文学家李商隐的〈梓州慧义精舍南禅院四证堂碑铭〉为线索,着重就慧义寺的历史沿革和"四证堂"所奉四位高僧之间的关系,以及南派禅宗同慧义寺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深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