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史博览》2007,(4):32-32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均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人称“乌纱帽”。后来这种帽了在民间也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百姓常戴  相似文献   

2.
乌纱帽在唐代只是一种日常便帽,宋元时也未将乌纱帽作为官帽。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洪武三年规定:“凡文武官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圆领衫、束带为公服。”同时又规定,凡是年老退休的官员,以及侍奉父母辞闲之官,允许继续戴乌纱帽,而因事罢官者,则服饰与百姓一样,不允许再戴乌纱帽。显然,明朝将乌妙帽与官紧紧地束缚在一起,加以制度化,这就使乌纱帽与封建特权画上了等号。明中叶后,官僚政治机构日益膨胀,官多如毛,乌纱帽也滔滔天下皆是。物极必反。至明末,官场已是腐败透顶,乌纱帽简直成了黑暗的象征。明人小说中有人曾尖锐地…  相似文献   

3.
"乌纱帽"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非比寻常,其历史非常悠久. 乌纱帽最早出现在东晋时期.南朝刘宋时,乌纱帽在民间曾风行一时,不分贵贱、不分官民皆得而戴之.隋朝时,乌纱帽成了等级的标志,乌纱帽上的玉饰数量有严格的级别限制.到了唐朝,乌纱帽更是摇身一变,身价倍增,官员们上朝和宴请宾客时必须戴上它.  相似文献   

4.
乌纱帽议     
乌纱帽,《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纱帽,比喻官职,也叫乌纱。”这种解释不大确切。  相似文献   

5.
郝金红 《湖南文史》2013,(10):55-56
王振是明英宗时期权势最大的当红太监,他的职务虽然只是司礼太监,但实际上操控着官员任免大权。所以,在英宗时期,要想在官场上混得开、升得快,皇帝说话不算,王振才是大明乌纱帽买卖公司的老总。  相似文献   

6.
口罩溯源     
正口罩不仅是御寒的工具,而且还是医疗卫生用品。医生戴口罩,是为了不把自己口腔、鼻腔里的细菌传染给患者;熟食经营人员戴口罩,是为了熟食不染上细菌。说起口罩,可谓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早在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撰的《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相似文献   

7.
柴懿  杨阳 《大众考古》2022,(8):67-69
<正>说起朝珠,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清宫戏中皇帝、后妃和大臣胸前类似佛珠的长珠串,随着步伐有节奏的摆动,十分吸睛亮眼。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朝帝后朝服像可以看出,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皇帝没有戴朝珠,孝惠章皇后戴了朝珠,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文皇后在晚年朝服像中也戴了朝珠,而自康熙皇帝开始的帝后朝服像中均戴朝珠。可见,朝珠并不是满人一开始入主中原时的标准配饰,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渐稳定,满汉文化逐渐融合,朝珠成为清朝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8.
足球纹铜镜和宋代的足球游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博物馆在收集文物中发现了一件精美的足球纹铜镜。这件铜镜为研究我国宋代足球运动提供了实物资料。铜镜直径11厘米,镜面光洁,背面模铸浮雕状装饰画——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足球游戏图,描绘青年男女进行球赛的情景(图版伍:1,图一)。一个男的戴幞头,着长服,服饰式样与湖南岳阳宋墓出土的陶俑相似。蹲步,  相似文献   

9.
事件 一边大力申遗,一边开山炸石 河南偃师市唐窑村位居嵩山,紧邻少林寺。但隶属于河南登封市的少林寺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辐射到唐窑村,一直以来这里没能吃上“旅游饭”,靠的是利用山体资源,开山炸石,烧炼石灰。2008年底,河南省偃师市因为在环境上违法问题突出,戴上了“区域限批”的帽子,一系列官员的“乌纱帽”随之应声落地。  相似文献   

10.
1996年的冬天,我刚上大学,偶尔还能看到雷锋帽。那时见得最多的是一个赶毛驴车拉食堂泔水的男人,大概50多岁,头上戴一顶黄绿色的雷锋帽,两只帽耳朵既不上翻,也不下扣。就这么软哒哒地垂下来,不松不紧地护住了耳朵。那时我还不懂得思乡,可是看到这样的雷锋帽仍然感觉无比亲切,因为在我的家乡,冬天随处可见戴雷锋帽的男人。  相似文献   

11.
《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所载李公麟画《李密迎秦王图》一卷,现在收藏在上海博物馆,改名为《宋人画人物故事》(图一)。画上没有作者名款印记,人物多作宋代衣冠,其中长脚幞头,最为明显易辨。考南宋赵彦卫《云麓漫抄》卷3中一条云:"至刘汉祖始仕晋为并州衙校,裹幞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国初(北宋)  相似文献   

12.
王伟 《文史天地》2011,(12):68-70
中国封建帝制自秦始,就开始了疯狂的个人崇拜。皇帝有本事则崇拜皇帝,皇帝无本事则崇拜挟天子以令诸侯者。这种个人崇拜发展至崇拜一个阉人,也就达到了荒谬的顶峰。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汉南区纱帽镇的朱家山,是汉南区唯一的一座耸立于城镇中心的山.它背靠蜿蜒如练的古老沌水,面临浩瀚的万里长江,显得分外的挺拔、秀丽、庄重、雄伟.山峰林木葱茏,枝叶苍翠欲滴,就象嵌镶在纱帽镇的一颗绿色宝石.  相似文献   

14.
纱帽山遗址位f武汉市汉南区纱帽镇纱帽山,在武汉巾k两市约30公出。原隶属汉阳县,1978年划归汉市k。东西濒临长江,与武昌(今江夏区)金口镇隔江斜对;其北为军山,两面附近有朱家山、陈家山、坛山等(图一)。图一纱帽山遗址位置示意留遗址为一小山丘,经江水历年冲刷,以及开山取石,东、南面峭壁陡起,岩石裸露,高出江面10余米,西北面稍级,高出地表6-7米。顶部较平整,现存东西长约55米,宽约历一用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纱帽镇水厂的水塔、水管设置其上,占据遗址中部,仅东部与西部少量位置可供发掘。1961年,湖北省博物馆曾对…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初,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纱帽镇附近长江边的沙滩上采集到一件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初步认定为晚期智人类型,因地命名为“汉阳人”。这是继1956年发现长阳人上颌骨化石,1971年和1972年在郧县梅铺和白龙洞发现直立人牙齿化石,1989和1990年在郧县曲远河口发现直立人头骨化石后,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的又一重大发现。化石发现地点在古化遗址汉阳纱帽山下游约300米处。  相似文献   

16.
初中历史课本第一份(人教版)第20课《昌盛的秦汉文化》(121页),对我国西汉哲学家董仲舒有一段文字评述。原文是:“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为神化封建皇帝,麻痹人民,也宣扬迷信思想,他说,天和人之间是息息相关的:皇帝行德政,天就用风调雨顺来赞美他;皇帝无道,天就降灾害来警告他。”这段评述,作为向初中学生介绍一位古代很有影响的哲学家,似嫌片面。上述从董氏原著译述的那段话,就是董氏所创立的“夫人感应”学说,这种学说,固然神化了封建皇帝,但在皇权至上、不受任何约束的当时,“天人感应”说给是权施加一种天的监…  相似文献   

17.
<正>法国崇尚"自由、平等、博爱"。在代表其国家的标志文章上用法文书写着这三个词句。法国的国旗为蓝、白、红三色旗,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法兰西共和国的硬币背面也有自由、平等、博爱(LIBERTE,EGALITE,FRATERNITE)字样。作为自由和解放的象征,一种无沿便帽于法国大革命时期被戴在法兰西女神头上成为共和政体的标志。这种无沿便帽又叫弗里吉亚帽,它是一种紧贴头部的圆锥形红色软帽,其顶尖部向前弯曲(图1)。公元前20世纪在中亚细亚有一个古老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刘勃 《环球人物》2020,(3):110-112
《史记》里有一篇《佞幸列传》,开篇就说:不但女人有因为长得好讨得皇帝欢心的,男人也一样。比如汉文帝时的邓通,除了弄水撑船,没别的本事,只是取媚于上,皇帝得了痈疽病,可以为其吸吮脓血。再如汉武帝时的韩嫣,擅长骑马射箭,“常与上卧起”;还有写过《佳人曲》的李延年,也是“与上卧起,甚贵幸”。显然,这一篇讲的是得到皇帝宠爱的各式“花样美男”。  相似文献   

19.
张昌仪是武则天的两位靓仔男朋友著名面首张易之、张昌宗的弟弟,沾俩哥哥的光,20出头就当上了首都洛阳市市长(洛阳令),另外还兼营一份很有钱途的副业——出售乌纱帽。  相似文献   

20.
文史快车     
《文史天地》2024,(3):94-95
<正>立春与人日戴彩胜古代立春日和人日,人们用有色岁绢或纸,剪成的双燕、小幡、人形、花朵等头饰,统称“彩胜”。人日在每年正月初七,又叫“人胜日”“人庆”等,中国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马,第七天造出了人。因此,中国人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人日有戴彩胜的习俗,从晋朝开始,就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之俗,人们也会戴在头发上。唐代之后,更加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