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明代,一些地方志的修纂与宦官有密切的联系。同时,明代地方志中存有大量明朝宦官史料,对于研究明代宦官以及宦官在地方管理制度中的角色及影响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明代派驻云南宦官,先后有镇守太监、矿税监多名,从各方面与社会发生了密切联系。而派驻宦官具体人数有多少?至滇职权是什么?其活动对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产生过什么影响?本文通过对有关史料的考察分析,对此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明代宦官政治与景德镇的陶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涛 《南方文物》2006,(2):114-120,111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君主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的重要时期,这主要表现在封建皇权的进一步提高,中央对地方统治的日益强化.与此同时,出现了它的副产品,即宦官专权继汉唐以后达到了新的高峰. 如同其它一些封建王朝一样,明王朝在建立之初也曾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力图改革政治弊端.朱元璋以其特有的雄才大略,君临天下,取消了沿袭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和七百多年的三省制度,将相权并入皇权,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为了防止外戚、藩镇、权臣、宦官之祸,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结果,终明之世,在防止外戚、藩镇、朝臣的专权方面,基本上没有超出朱元璋的“祖训”和开国定制,没有女后临朝的事件,外戚的力量“最为孱弱”,也没有出现藩镇割据、权臣专政的局面.但在防止宦官专权的问题上,却违背了朱元璋的意愿,成为明代摆脱不掉的魔餍.在明王朝统治的二百七十七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宦官的势力极度膨胀,全面介入了明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项事务,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继汉唐之后的又一次宦官专权的高潮.  相似文献   

4.
有明一代,阉宦为害颇烈,史书称:“考其祸败,其去汉、唐何远哉!”其祸肇始于王振,越发于刘瑾,而致极于魏忠贤,此三人为明代宦竖中弄权害政之最可恶者,此外仍有汪直、梁芳、曹吉祥之流,其破坏力较王刘魏三人虽略逊一筹,却也极尽祸国殃民之能事。大明帝国之最后倾亡,此类群小作孽颇多,其咎难逃。然细观史书所载,此侪亦“间有贤者”,虽为数不多,今人于其同类为非作歹者深感痛恨之余,对其当中之一二贤者亦当有所注意,并给予公正首肯,以全前史之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多种史料中统计了明代宦官的籍贯,然后按洪武至正德、嘉靖至崇祯这两段时间分别列表归纳,并比较分析了这两个时期宦官籍贯分布的变化以及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即宦官的来源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外藩、边地进献向定期选取自宫者转变。  相似文献   

6.
明代宦官在东宫教育和帝王日讲、经筵乃至日常生活和政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影响,明人亦强调宦官对于帝王历史教育不可或缺的作用。明代宦官经由内书堂和自我学习接受历史教育,其在历史教育实践中与帝王之间表现出某种趋同性特征,并转而影响君主。受中国古代"明君德政"历史教育模式的影响,明代儒臣透过"贤宦良政"和"恶宦劣政"的历史举说或历史书写,推行宦官历史教育,既于内书堂教育中注入历史训诫,又编纂以古今类型化宦官传记史事为内容的专门史鉴书籍。历史教育成为明代儒臣、宦官与帝王三者之间交互沟通和影响的纽带,以历史教育为中心的史学经世致用取向构成明代中后期史学史的时代性内容。  相似文献   

7.
李军 《史学月刊》2015,(2):30-41
明代宦官间盛行拉名下现象,大珰通过拉名下的手段,与小阉结成情同父子的本管/名下关系。双方关系一经确立,便须各尽义务,尽心维系。本管对于名下,行使家长的抚育、管教之责,并尽力提拔,将其培植成自己在内廷的政治权力接班人。名下对本管亦当恪守忠孝伦理,视若生父,追随左右。以本管/名下关系为核心,内廷宦官形成一个个利益紧密的同派群体,其组织结构犹如传统家族的血缘结构一般,呈现出主干分支式的繁衍形态。以此为基础,又衍生出错综复杂的宦官派系,对朝廷政治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在外廷与内廷的权力角逐中,宦官派系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宦官内部权力格局的形成与演化亦深受派系势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有明一代,宦官的势力遍及帝国中枢和地方要塞,对明朝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军事上来说,自明中期以来,宦官不仅提督京营、监军统兵、镇守地方,而且还在皇城大内演兵习武,同时也为皇帝举行军事体育娱乐活动,史称"内操"。本文主要根据《明实录》、《明史》以及明清历史笔记等相关史料梳理出明代宦官内操的兴衰历程,并分析其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点,力求对明宦官史、宫廷史研究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9.
陈德弟 《文史天地》2010,(10):68-69
《文史天地》2010年2期于“史海拾贝”板块,刊载了雷文进先生《明代宦官中的善类》一文,讲述了明代宦官中“间有贤者”数人,他们为助君明智、政治清明、兴利除弊等所起的良好作用。其实,历史上不仅明代宦者中有“善类”,即使在宦祸最烈的汉唐时期,宦官敢废帝立帝,甚至弑帝,也仍然有贤能俱佳的太监,匡扶正义,造福民众。  相似文献   

10.
明代宦官,一直是明史研究的一个热点。最早的论述,多出日人之手。1949年以前,这个领域的研究只能算是略为着墨,多属杂谈、简说性质,刊载于通俗读物上,以飨一般读者。第一部具有较大影响的专著是丁易的《明代特务政治》(中外出版社,1950年;群众出版社,1983、2008年;中华书局,2006年)。此后,台湾学者有一些研究,但数量不多。进入上世纪80年代,国内学界对这个议题开始关注,进入了一个研究的繁荣期。就其成果而言,仅据笔者搜罗所及,有关论著即不下二百篇(部)。  相似文献   

11.
台阁体文学是台阁文人内心世界的表现。明统治者将知识分子变成奴仆,台阁体便应运而生。台阁体昭示着明代皇权与知识分子的复杂关系。台阁体背离古典诗歌传统,屈从皇权,在"雍容典雅、迂徐和畅"的表象下是知识分子道统地位的丧失和对皇权的屈服。对其明中后期的思想文化变局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明代成化年间,以专横贪恣著称的云南镇守太监钱能,为士大夫所鄙,屡遭大学士商辂、云南巡抚王恕等人的弹劾.然而,在新近出土的碑刻中,却赫然发现了商辂为钱能母亲所撰的墓志.新史料的发掘,使得人们对钱能与商辂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引申出的明代宦官与士大夫的关系问题,产生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刘哲  陈文源 《史学月刊》2023,(12):16-26
明朝将因违反律例罚处充军服役的阉宦称为净军。净军出现于洪武年间,最初由犯罪宦官充军而来。正统以后,因私阉之风兴起,为遏制民间自宫恶习,明廷参照阉宦犯禁律令,将大量自宫者发配充军,使净军群体迅速扩大。净军主要被发往上林苑南海子、南京孝陵及边地卫所应役,并由宦官机构负责管辖,其或耕种,或戍守,晚明时更有充任禁军者。由于身份特殊,净军在经济上较一般杂役户略享优待,个别者还有投机进取之门路,不过大多数仍是过着备受盘剥的生活。由于明廷对净军缺乏明确的制度性安排,使得这一群体游移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最终成为宫廷政争的工具,其在宦官政治中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明代的茶果银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现象,有礼仪、贿赂和赋税三种性质。茶果在人际交往和祭祀神灵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时用银钱代替实际的茶果,于是产生了礼仪性质的茶果银。明朝制度虽然禁止征收茶果银,但贿赂性质的茶果银实际上广泛存在,并造成严重危害。赋税性质的茶果银由礼仪和贿赂性质的茶果银演变而来,到清代成了正规的赋税。  相似文献   

15.
唐辉 《沧桑》2013,(5):15-17
宦官外交是明朝尤其是明朝初年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一独特的外交形式在明代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纵向的时间差异来看,明初特别是永乐和仁宣时期是宦官出使的鼎盛时期;从横向的区域差别来看,朝鲜是明代宦官出使最为频繁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
唐代宦官的籍贯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地统计了唐代宦官的籍贯情况,论述了宦官籍贯的分布规律。认为唐代宦官北方籍的人多于南方籍,在北方尤以关内道人数最多,并分析了形成这种分布状态的原因,指出所谓闽、岭为宦官区薮的传统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7.
唐代宦官使职制度对唐代后期政局有着巨大的影响。唐代的宦官借助内诸司使体系中的关键性使职,即神策护军中尉和枢密使掌握了唐朝的军、政大权,并不断地对唐廷发起冲击。而宦官本身的权力则来自于皇权,实为皇权的一种变态。此外,高级宦官之间的权力沉浮与争斗也是唐代后期宦官专权现象中不可不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从明代士大夫的讲学和结社活动,特别容易看出明代有别于之前和之后朝代的独有的士大夫精神面貌。明代士风意气昂扬,讲学结社活动盛况空前、后无所及,是明代的一个突出特点,以此可以更好地展开关于明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士风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新近发现的福建同安县《张氏族谱》,保存了许多有关明代成化年间司礼监太监张敏及其兄弟太监的资料。参考这些资料,可以厘清成化年间宫中事件与明孝宗幼年时期的某些史实以及《明史》记载的若干错误。通过这些资料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福建地区这种有着坚固的家族、乡族组织的社会里,虽然在中国一般士大夫的道德认知中,宦官阶层是属于耻于为伍之流,但是有权势并且可以为乡里带来荣誉与实惠的宦官,却可以得到人们包括士绅们的肯定与赞扬,这又是以往研究宦官制度时所没有注意到的,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从明代士大夫的讲学和结社活动,特别容易看出明代有别于之前和之后朝代的独有的士大夫精神面貌。明代士风意气昂扬,讲学结社活动盛况空前、后无所及,是明代的一个突出特点,以此可以更好地展开关于明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士风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