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洁 《旅游纵览》2022,(13):105-10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旅游作为休闲放松的方式,这为旅游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作为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象,其对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却在逐渐加剧。因此,如何解决二者间存在的矛盾,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共同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何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同时实现对其的传承与保护,以期能够为旅游行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罗云 《文史博览》2015,(3):20-22,25
湘西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民族传统服饰手工艺:蜡染、刺绣、织锦、银饰、彩扎、挑花、花带、围兜等等,现已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当今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特征的现代化进程中,各种手工艺品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衰落甚至消亡的危机,这正是当今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选择与文化取向。湘西传统服饰手工艺是湘西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湘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角度来研究湘西民族地区传统服饰手工艺的产业化发展思路,不仅保护了湘西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在推动湘西文化产业形成、延伸文化旅游的产业链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为当地政府提供产业发展制度设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的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显现出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征。《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办法》实施以来,全省民族地区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各有关部门应通过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其在行政管理、信息智能及人才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赵锦萱 《风景名胜》2020,(2):0015-0015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加,为了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化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研究从新媒体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的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研究通过分析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现状,进一步提出了如何通过新媒体实现较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并提出了有效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宋莉 《神州》2014,(2):30-31
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及工作制度,全国上下掀起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热潮,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中颇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民族文化内涵及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既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国家和自治区应加大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赵锦萱 《风景名胜》2020,(1):0216-0216
众所周知,中国是文化大国,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遇到的困境,本研究基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瓶颈分析,研究了数字化对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数字化对策可以有效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  相似文献   

8.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黑龙江史志》2012,(12):28-29
本文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针对目前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的缺失,提出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对策,即:建立传承人生存状况评估体系、法律保护和创新保护。  相似文献   

9.
董秀团 《民俗研究》2009,(2):143-15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日益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除了整体性的原则和措施,还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探讨其传承和保护问题。说唱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云南为例,当地少数民族说唱艺术可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保护与传承也有不同的切入点和侧重点:仪式型说唱艺术.应关注其社会文化环境的主导性;生活型说唱艺术,应强调传承人的关键作用;表演型说唱艺术,应以观众为核心来考虑其传承和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付晓华 《神州民俗》2010,(6):16-18,25
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发展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这几年来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是否能够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引入文化旅游的概念,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当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使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使人们自发主动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活态性和功用性这两个基本特性,决定了衡量其保护工作水平和效能的标准,就是如何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薪火相传、文脉不绝,如何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融入生活、发挥功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原则性和方法性都很强的工作,在整个保护工作中,必须注重有效的传承发展和合理利用,因为,创造和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利用的精神归宿,传承发展是保护的核心,合理利用则是保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潘媚 《丝绸之路》2011,(10):63-64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积淀,展现了鲜明的民族个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的危机,此问题在贫困山区显得尤为严重。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贫困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必须结合山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归纳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其次阐述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最后在详细分析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良性发展对策,从而为我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归纳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其次阐述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最后在详细分析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良性发展对策,从而为我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5.
保护和开发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冀东地区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点,阐述了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应注意的原则,提出了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与创新的思路,旨在推动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归纳法、综合分析法等体育科学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条件,意在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黑龙江省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模式应该重视和突出对文化精神的保护和传承,要从静态的档案式保护走向活态的档案式保护,即强调档案"承载"和"传播"人文精神的功能,通过"活态档案"实现文化精神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从静态走向动态,主要包括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多媒体数据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档案三部分工作,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精神渗透整个档案式保护过程。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相关政策逐步完善,保护机制逐步建立,社会各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在实际非遗传承保护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文章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秸秆扎刻"的传承与保护为例,对国家非遗项目进校园并引入高校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旨在对创新性地传承保护国家非遗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辽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独特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加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承载着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民族团结以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任.特别是对传承保护机制创新研究,是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要求,使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具有深入性和持续性的必然要求.对丰富和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理论建设、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长效机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12月10日上午,第三届文艺复兴高峰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化分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研究员仲文主持了论坛。本次论坛研讨主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创化与发展——兼谈广西传统音乐的活态传承与创化实践。依据第三届文艺复兴高峰论坛"一带一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新"的主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化分论坛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关于文化遗产的复兴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同时,在"一带一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