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物》1985年第2期发表了《吉林榆树县老河深鲜卑墓群部分墓葬发掘简报》,(后称《简报》)。我们是该墓群发掘的参加者,现就墓葬的族属问题提出与“简报”不同的粗浅看法。1980年至1981年在榆树县大坡乡后岗村老河深屯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属于东汉初期的墓葬,墓内遗物丰富,为研究这一地区东汉时期民族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东汉时期松花江流域的民族及民族之间关系十分复杂,由于受历史条件所限,文献中记载的夫  相似文献   

2.
杨家山土墩墓群D1保存状况一般,清理墓葬5座、器物群8处,为典型的一墩多墓式结构,中心墓葬有“人”字形木椁;D3保存较差,发现墓葬1座、器物群4处,为一墩一墓式结构,中心墓葬铺设石床。随葬品主要有几何印纹灰陶罐、硬陶坛、陶鼎、陶盂、原始瓷碗、原始瓷盂等,时代为春秋中期。  相似文献   

3.
珍陵,是大武艺的陵墓。或许由于大武艺病卒和贞惠公主诞生同为一年,所以碑文上才有了“陪葬于珍陵之西原”一语。根据六顶山墓群两个墓区的地理形势、大型石室墓发展序列、墓葬的分布状况、墓中出土文物的多寡以及埋葬中的特殊现象等综合分析,Ⅱ墓区的206号墓即是珍陵。虽然其规模与唐朝的皇陵相差甚远,但这就是渤海早期的王陵,它是受建国初期其社会形态制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1992年7月~10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牡丹江市文管站和宁安县文管所的考古工作者,对宁安县渤海镇西安村的渤海早期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共清理墓葬近110座。该墓群墓室结构比较复杂,可分石室墓和砖石墓两大类,石室墓中又有长方形、刀形和双室几种。墓  相似文献   

5.
张昌平 《江汉考古》2007,(1):80-86,91
擂鼓墩墓群是一处包括有8个墓地的东周墓群,在规模上有曾侯乙墓与擂鼓墩M2等带土冢的大型墓、擂鼓墩M13等带墓道的中型墓、小型的竖穴墓。各大型墓彼此独立,从规模和布局看他们都是属于曾侯之墓,大墓组成曾国国君的陵园,使用时期大约为曾国灭国之前的战国时期。中小型墓葬都属于战国中期及其后,是曾国灭亡之后的曾人墓葬。  相似文献   

6.
《文博》2017,(1)
2014年9月至11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咸阳市花杨墓群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68座,竖穴洞室墓占绝大多数。花杨墓群与塔儿坡秦墓、关中监狱战国秦墓群时代相同,应为战国晚期秦墓。  相似文献   

7.
阮秋荣  王永强  阿里甫·尼亚孜 《考古》2012,(9):3-16,113,97,101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10年对阔克苏西2号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了墓群中部的93座墓葬。这批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墓、竖穴偏室墓和竖穴石室墓。出土了铜器、骨器、陶器、铁器和石器等遗物。从出土遗物和墓葬形制判断,墓葬的时代差距较大,分别属于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  相似文献   

8.
谢悦茹  曹军  葛昕炜 《东南文化》2023,(3):74-89+199-200
井头村土墩墓群共发现8座土墩墓,其中,井头村D5为向心式一墩多墓结构,共发现7座墓葬、3处器物群、1处墓下建筑,出土遗物主要有硬陶器、原始瓷器、泥质灰陶器等,年代为春秋中晚期;井头村D8为一墩一墓结构,发现1座墓葬、3处器物群,出土遗物主要有硬陶器、原始瓷器等,年代为春秋晚期。井头村D5和D8的发掘为江南地区尤其是宁镇地区土墩墓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文物》2020,(1)
正2005年4~9月,为配合宁常、镇溧高速公路建设,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在江苏省句容浮山果园片区抢救性发掘了3处墓群的8座土墩墓。本次发掘共清理墓葬、器物群等遗迹103处,出土各类遗物1100余件;其中仅浮山果园D29就发现墓葬45座,是迄今为止发现墓葬最多的单体土墩墓。相较于以往土墩墓的发掘,本次清理在形制结构、丧葬习俗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收获,为深入研究江南土墩墓及青铜时代江南地区社会结构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
赖旻 《南方文物》2010,(2):148-151
<正>陈莲峰墓群,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金洲乡小捷山上,是当地规模较大的家族墓群。墓群含四座墓,最早始建于明末,清代屡有维修,融明、清两代建筑风格和丧葬制度于一体,且集中于一处成为一个整体,形制较为独特。加之东莞虎门镇地处岭南三大民系之广府民系核心文化区,故墓群成为研究广府民系明、清墓葬地面形制的发展演变和民俗丧葬制度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广宜街辽代石函墓群面貌独特,与传统石棺墓在墓葬形制、葬具和葬俗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将广宜街辽墓与传统石棺墓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对广宜街辽墓群的性质、文化内涵和墓主人身份进行了分析,并对墓群进行了分期与年代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孙秀仁  金太顺 《北方文物》2012,(1):11-26,2,113,117
山咀子墓葬是一处重要的唐代渤海国时期墓地,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安镇山咀子(大队)居民点。1966、1967年经前后两次调查并发掘了29座墓葬,其中7座为石棺墓,其余均为封土石室墓。山咀子墓群的葬俗有较复杂的形态,有一次葬、二次葬及两种葬式共存的现象。墓葬多数保存尚好,部分人骨亦较完整。发现了陶器4件,陶片数十件,铜器66件,铁器27件。这些发现为我们研究唐代渤海历史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继一九四九年在敦化六顶山发现唐代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次女贞惠公主墓之后,于一九八○年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龙水公社龙海大队龙头山上,又发现了大钦茂的第四女贞孝公主墓,乃是唐代渤海考古极其重大的发现。贞孝公主墓,虽然早年被盗,遗物不多,但在墓内保存的墓碑及墓室四壁留有彩绘人物壁画,却是十分难得。就其在历史上的学术价值,要远远超过贞惠公主墓。笔者曾两次到贞孝公主墓内欣赏壁画,多次观赏壁画的临摹品,最近又详读了《渤海贞孝公主墓发掘清理简报》,再次地欣赏简报所附的唐代渤海壁画的彩色版,每次观赏都是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新乡金灯寺墓群进行了发掘,发掘出1座隋代墓葬和23座宋代墓葬,为隋墓和宋墓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
贺亚炳 《大众考古》2023,(10):14-17
<正>药材场土墩墓群位于江苏常州金坛区薛埠镇西的三里墩村与五里棚之间,该地区密布低矮丘陵,墓群处于茅山山脉向东延伸出的一条东西向长岗地上。为配合金坛茅山旅游大道的建设,南京博物院于2017年对施工范围内的文物点进行了全面调查。药材场土墩墓群共6处土墩墓,其中D2、D3、D4处于施工范围内。2018年8月—2019年5月,南京博物院对3座土墩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0座、器物群6处,出土遗物400余件。  相似文献   

16.
大凼子墓群位于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复兴社区4组,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等于2014年、2015年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805平方米,清理汉墓7座、隋墓1座、明墓3座,出土陶器、铜器、瓷器等近百件。此次发掘属三峡工程消落区发掘项目,是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补充和完善。发现的东汉中晚期墓葬分布较为密集,疑似家族墓地。通过对这批墓葬的发掘为探讨这一地区东汉时期墓地选择、墓葬排列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人口规模、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提供重要实物资料,另外墓葬中出土了完整的筒形排水管,为汉代墓葬排水系统研究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7.
葛昕炜  曹军 《东南文化》2023,(3):59-73+191-192+197-198
井头村土墩墓群共发现8座土墩墓,其中,井头村D1为茅山山脉地区典型的一墩多墓结构,包含墓葬18座、器物群22处,呈向心式布局。其延续年代为两周之交至春秋中期。此次发掘为探讨土墩墓的葬制葬俗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长江下游两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和谱系研究积累了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18.
<正>高庄墓群位于新沂阿湖镇林头村高庄自然村东部,西距淋头河约1公里,北距323省道约2公里。2014年4~7月,徐州博物馆、新沂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高庄墓群进行了勘探及抢救发掘。高庄墓群所在地表原有多处明显高出周围地面的土墩,由于当地居民取土,现地表已经较为平坦,局部略有隆起。考古勘探表明,整个墓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墓葬分区域集中埋葬在一起。此次发掘共清理各类墓葬68座,包括有竖穴土坑墓、砖室墓、石椁墓三种  相似文献   

19.
白光 《文物春秋》2008,(1):23-33
丰宁县境内的早期墓葬以土坑墓和石棺墓为主,从其葬制、葬具及随葬器物分析,应为山戎文化的遗存。本文就历次文物普查中抢救性发掘的早期墓葬资料,分别对皮匠沟、牛圈子梁、火焰驹梁、东沟道下、四、五道沟门等墓群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做了综合性整理与介绍。  相似文献   

20.
1994年至1997年,扬州博物馆、仪征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在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联营村相继清理了四座西汉早期竖穴土坑木椁墓。四座墓葬出土文物达200多件(组),以釉陶器和漆木器为主,还有少量铜器、玉器。从墓葬分布规律分析,它们应为庙山汉墓的陪葬墓群。墓葬之间的差别应与墓主的身份等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