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7月25日至—27日,由辽宁省历史学会、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主办、大连大学承办的“东北亚历史与东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大连举行,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一区的专家学者及来自人民出版社、《世界历史》编辑部等单位的特邀代表共百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大会收到论文56篇。与会学者围绕“辽海文化与东北地方史”、“东北抗战与全国抗战”、“中日关系的回顾与展望”等三个方面的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果的讨论。会议除对辽海文化与东北地方史进行了讨论外,还集中讨论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的不同时期,"辽海"所指,因史料所述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以辽河流域为中心,水陆兼带,则是一致的。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水陆通道,带动诸种文化传播,促进了辽海文化的整合,使"辽海"的内涵日益丰富,成为具有特色的文化地理概念。  相似文献   

3.
倪谦是明代中前期杰出的作家、学者,学识超群,其“制作奇而古,才识富而充”,著述甚丰,有文集传世。现全面钩稽相关文献,考知倪谦1415年生于应天府上元县,25岁得中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于1479年。另有奉使朝鲜之作《辽海编》别行于世,目前所知《辽海编》有存世刻本、影印本各一部,约三万余言,收诗283首、辞赋4篇、记2篇、铭1篇、序跋5篇、纪事1卷。其中中朝诗文唱酬之作尤为精彩,双方斗才争胜,因奇见巧,反映了此一时期中朝诗文创作水平,可补《庚午倪谦皇华集》之不足,颇具文献价值。对倪谦及其著作《辽海编》进行系统考察,亦可为中朝文化交流史及明代域外汉文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1983年苏秉琦先生亲赴辽西主持燕山南北地区考古学术座谈会起,到1987年他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考察,苏先生曾连续4年到辽宁指导工作。在《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2期为庆祝苏先生考古五十五年编辑的专栏里,我曾以《苏秉琦先生与辽宁文物考古工作》为题,记录了先生那  相似文献   

5.
现今属贵阳市所辖的开阳县,在清代县城里就建了一所在省内较为有名的书院——开阳书院。书院之名“开阳”,正好与今之县名“开阳”相同。从唐代就产生的这种集教学育才、学术研究、出版藏书为一体,类似于今天高等学府的“书院”,其名称与所在地的政区名称相同者,实在是少之又少,可谓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6.
"丘"非"乡"而为"里"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海燕 《史学月刊》2003,(6):123-124
~~ 名称 ?笔者认为 ,此处“丘亭”与“乡亭”的说法有类似之处。“乡亭”之名屡见于《汉书》 ,“乡”为地方行政组织的名称 ,则“丘亭”之“丘”是不是也可以作同类解释 ?故顾炎武《日知录》在此条下云 :“又必有人民 ,如今之镇集。”即顾氏以“镇集”释“丘”。再以息夫躬的情况而言 ,他为食邑千户之宜陵侯 ,虽被哀帝遣就国 ,怎能住到一个“空亭”、“野亭”之中 ?因此此“丘亭”之“丘”应为当时一级地方行政组织之名称。另外 ,还有一条史料也可以为此提供佐证 ,《史记·高祖本纪》云 :“汉王……引水灌废丘 ,废丘降 ,章邯自杀。更名…  相似文献   

7.
喀喇汗王朝之名称,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且未有一致意见。笔者依据相关的文献对喀喇汗王朝的诸名称作了简要的辨析,并认为尽管该王朝在不同的文献中有不同的名称,但这些名称是和特定的历史、文化、载记相关联。因此,笔者以为在未发现新材料的情形之下,以“喀喇汗王朝”之名称该朝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8.
正现今属贵阳市所辖的开阳县,在清代县城里就建了一所在省内较为有名的书院——开阳书院。书院之名"开阳",正好与今之县名"开阳"相同。从唐代就产生的这种集教学育才、学术研究、出版藏书为一体,类似于今天高等学府的"书院",其名称与所在地的政区名称相同者,实在是少之又少,可谓凤毛麟角。笔者在上个世  相似文献   

9.
辽河流域直至海滨的广阔地区史称辽海。隋朝对辽海的经略颇费苦心,留下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是隋朝边疆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史、民族关系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拙文拟从边疆学角度探讨隋经略辽海地区的历史,并寻索治边经验。  相似文献   

10.
陈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的一段自述向存争议,其所涉及的古典与今典,迄今尚乏共识。遵从陈先生自定的标准,要确定其所用何典,目前似不可能;其全句的准确意思,或亦不必“论定”。但仍可钩稽相关论述,借诠释此语之机,探索其思想学说,期对其治学处身之道,有稍进一步的“了解之同情”。从其对中西体用关系的处理,可看出他关于“国粹”的开放观念。他一生基本研究中国历史上文化碰撞和文化竞争明显的时代和议题,以“法后王”的取向,作“古为今用”之尝试,希望能对当代中外文化融合有所推进,体现出一个学人极有分寸的“爱国济世”之苦心。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对自己最根本原则之怀疑,以及时常作内省之功夫,乃是文明人之特征。史学之研究工作,若不具指导性及前瞻性,则不啻是将死人之枯骨,从一个坟场搬往另一个坟场,有吃老本和发死人财之嫌疑。 相对於中国史之外国史,俗称西洋史,挽近为顺应时代潮流,已改名为世界史(中国大陆早已使用此一名称)。唯欧洲仍为西方文明之重镇,而西方文明又是世界文化之中,最具有宰制性之主流。虽然“光明从东方来”,但泰西几  相似文献   

12.
王心喜 《华夏考古》2006,(1):102-109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一支重要的史前文化。该文化因浙江余杭良渚遗址而得名。1936年,原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主持发掘了良渚遗址,开长江下游地区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之先河。他撰写的《良渚》一书,是良渚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被认为是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考古报告之一。施昕更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开拓业绩和治学精神,将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3.
<正>地名是文化现象,文化有文野雅俗之别,这种区别只是文化类型不同,无所谓优劣高下。不过,怎样给地理实体取名,同一地理实体有若干个名称,人们常用的地名是什么,也就是选择的倾向怎样,却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泰州城区街巷的专名,以街巷中或紧邻街巷的寺观祠宇及其他大型建筑的名称为常见,如北山寺大街、关帝庙巷、彤华宫巷、坛场巷、义学街、鼓楼街、钟楼巷、河泊所巷等等。也有不少用街巷中的作  相似文献   

14.
"五化"背景下辽宁民族问题的基本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宁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东部沿海省份,在五化发展进程中,民族问题呈现出新情况、新特点。本文对辽宁民族问题作了基本分析,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差距拉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量劳动力就业难和科技人员数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民族问题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城市民族问题凸显;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成为民族关系的敏感点;发展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任务更加紧迫,面临如何更好发挥作用体制创新的挑战;维护民族团结抓稳定,加强民族宗教抵御渗透的任务更加艰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共有5个世居少数民族,即: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和锡伯族.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创造了辽宁的历史,推动着辽宁社会历史的发展.本课题组集合辽宁各民族学者,经过统一研讨、分头调查、深入发掘、实地考察、系统梳理、多方论证,重点研究了辽宁民族节日的类型、价值以及开发与保护传承、辽宁民族文化符号以及民族标识的梳理与运用、以民族文化胜地拉动辽宁省旅游业、辽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辽宁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产业等五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曾孔生  孔祥清 《攀登》2005,24(5):146-149
一些文章认为“以人为本”来自西方的“人本主义”,本文否认此说.通过文献研究、文化比较,证明“以人为本”一语源自中国思想文化血脉,原本用此语表明如何成就霸业,后来用来表述治国为政之道.当今,“以人为本”则不仅是执政理念,而且也是科学发展的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此语从多层面表意.从古到今,此语所指的思想文化一脉贯通.“人本主义”是西方近代哲学一个流派的名称,与“以人为本”无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克拉克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拉克瓷作为明末清初的一种中国外销瓷,对世界陶瓷文化和陶瓷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克拉克瓷名称的含义、特征、分期、窑口和时代等五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对克拉克瓷的历史作了研究。着重地介绍了外国目前对克拉克瓷的研究成果,并对克拉克瓷的生产范畴和断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李芳 《沧桑》2012,(2):122-124
在倡导文化大繁荣的今天,戏剧舞台不能盲目追求数量,反思雄踞舞台的精品剧目,何以成为精品,本文试从戏剧精品剧目《雷雨》《白毛女》等成功之作来探讨它们长期屹立于戏剧舞台的艺术魅力,以期实现对戏剧舞台上"人性"的召唤。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研究一般先框定最宽范围,以与历史上盈缩不一的范围相比较。本地域最宽的陆地范围,今学界普遍认为包括广东(含港澳两地)、海南、广西大部分地区和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及以北地区。本地域主名称(主概念)历史上存在种族性名称、自然一人文名称和政制区划名称三大类,各以不同文化要素指称之。  相似文献   

20.
关于岳石文化陶器"骤变"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石文化确立之初,其粗重和草率的制陶作风便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尤其与山东龙山文化制陶的精细和认真所形成的时代反差,更使人们有衰变之感。随着众多遗址的发现和典型遗址的发掘,对岳石文化的分布范围、时代、文化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等问题都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岳石文化也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如果仅从陶器的由精致转向粗糙这一方面看,确实给人以文化衰退之感。但是,从文化整体上考察,情况恰恰相反。就是说,岳石文化的社会生产综合水平,与龙山文化相比又有较大的进步和提高…… ”①这为我们准确把握岳石文化的发展脉胳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