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8月21日,山西某报摘自《扬子晚报》消息:“杭州一酒家推出仿宋宴,三桌酒席18万,是酒店人员仔细研究了《蛇园食单》等古代菜肴方面的书籍推出的。”据考,宋明清三代,眉公、笠翁等诸多美食家中,只清代袁枚著有《随园食单》一书,是中华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号随园老人,清代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33岁时弃官退隐于南京小仓山随园,以诗文会友,过着诗酒优游的名士生涯,文章盛名长达四五十年,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他还是一位美食家,著有《随园食单》。这是清代一部系统论述烹饪技艺和南北菜点的著作,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  相似文献   

3.
“金陵厨王”薛文龙与随园菜文/马学仁管日辉南京随园菜与曲阜孔府菜、北京谭家菜并称为中国著名的三大官府菜。随园菜得名于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袁枚(1716-1798年),清诗人。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时期进士,曾任溧水、...  相似文献   

4.
近日观佛山博物馆藏一卷《洪穉存先生夏令食单》,书体奔放率意,后有民国时期南社及广东籍文人数段题跋印章,殊为可观。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观之,为百花争妍;以题材论,美食本身就是一门附庸风雅的艺术,如袁枚之《随园食单》,自面世后一直为文人墨客所传诵乐道;立足于文献价值来讲,此食单为南社文人蔡守所得并视为珍宝,并请众文友题词作跋,记录了书画界一段风雅往事。  相似文献   

5.
传世的南京四大食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地处我国中部,古往今来,这里百物汇集,人杂五方,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在南京历史上,不仅美食家辈出,而且流传下来的介绍金陵美食佳肴的食谱就有四种,这在全国城市中是十分罕见的。这四种食谱是:袁枚《随园食单》、张通之《白门食谱》、龚乃保《冶城蔬谱》、王孝烃《续冶城蔬谱》。这四部有关饮食方面的史志作品,为我们了解南京乃至江南饮食文化的源流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袁枚是美食家。他官当.得好好的,突然辞职不干了,花300金购得随园一处,从此“四方客至,坐花醉月,樽酒联欢殆无虚日”。日子过得逍遥而浪漫。又作了《随园食单》,“家储嘉肴美酿甚夥”,纵使临时来客,也“肆筵设席,每咄嗟而立办也。”  相似文献   

7.
<正>读菜谱犹如读碑贴,不必动手,也用不了破费,却尽可虚拟挥霍、极致挥洒。清人袁枚的《随园食单》伴"晚来天欲雪",让我"读得一部饮食经,过却一场美食瘾"。遇上奇葩——炒羊肉丝。做法如下:"与炒猪肉丝同。可以用纤,愈细愈佳。葱丝拌之。""纤",芡粉。俗名豆粉为纤者,即拉船用纤也。因治肉者要作团而不能合,要作羹而不能腻,故用粉以牵合之。《随园食单》中用纤经典,莫过于"鳝丝羹"与"鸭糊涂"。前者今犹  相似文献   

8.
正南京有一位美食家,他就是自称"随园老人"的袁枚。作为清朝乾隆年间的才子,袁枚的诗文在当时可以数得上是江南之冠了,与京城里的纪晓岚素有"南袁北纪"之称。袁枚是一个寄情山水田园的闲适之人,辞官赋闲后,在南京小仓山上建随园,过着隐于红尘的悠游的生活。大抵爱生活的文人都好吃,袁枚也不例外,一本薄薄的《随园食单》记录了326种大江南北的美味佳肴和  相似文献   

9.
《随息居饮食谱》点校勘误卢家明中国商业出版社为继承中国古代珍贵的烹饪文化遗产,编辑出版了《中国烹饪古籍丛刊》,收录古代食单、食谱、食经、食疗经方、饮食史录数十种,每种书均由烹饪史研究专家加以点校注释,并将部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以便读者阅读。这是出版...  相似文献   

10.
以前读袁枚《随园诗话》卷二第一二则云:“惟南汉状元不可作。《十国春秋》载:‘刘龑定例,作状元必先受宫刑。’罗履先《南汉宫词》云:‘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多所不解:一、刘龑何故必令状元受宫刑?二、何谓宫人对食?三、宫人对食与状元郎有何相干?此外,尚有史料的正误问题。近  相似文献   

11.
南京图书馆藏有席佩兰《长真阁集》稿本残卷一种,稿本所收《上随园先生求作诗序》未见于《长真阁集》诸刻本、《随园女弟子诗选》和《续同人集》。由《上随园先生求作诗序》可推知席佩兰求序的时间和缘由,《上随园先生求作诗序》与《长真阁集》卷首袁枚题辞有密切关系,并可据此得知《长真阁集》中数首诗的创作时间。  相似文献   

12.
南京图书馆藏有席佩兰《长真阁集》稿本残卷一种,稿本所收《上随园先生求作诗序》未见于《长真阁集》诸刻本、《随园女弟子诗选》和《续同人集》。由《上随园先生求作诗序》可推知席佩兰求序的时间和缘由,《上随园先生求作诗序》与《长真阁集》卷首袁枚题辞有密切关系,并可据此得知《长真阁集》中数首诗的创作时间。  相似文献   

13.
从袁枚佚札佚文看《随园诗话》版本及刻书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袁枚致山东著名诗人李宪乔的两通佚札(其中一通为亲笔手迹原件)和袁枚佚文《星湖诗集序》。两佚札和佚文对研究袁枚生平、著述、交友诸方面颇有价值。我们据此考证,确定了《随园诗话》的最早版本,弄清了《随园诗话》两个重要版本的刊刻时间,纠正了过去的模糊认识,解开了《随园诗话》版本问题的百年之谜。  相似文献   

14.
清袁枚《随园诗话》,未见录或言及有稿本存世。近见江苏省泰州市新华书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传钞《随园诗话稿本》一部。若所据确系原稿,则有值得注意之处:(1)可据以进一步校勘刻本:(2)中有若干刻本不见的作行实、交游资料,以及清人诗作:(3)可得知《随园诗话》撰写过程中的部分修改情况。  相似文献   

15.
傅博 《收藏家》2013,(10):3-8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器具须知》中说:“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惟是宜碗者碗,宜盘则盘,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若板板于十碗八盘之说,使嫌笨俗。大抵物贵者器宜大,物贱者器宜小。煎炒宜盘,汤羹宜碗;煎炒宜铁铜,煨煮宜砂罐。”可见美食与美器密不可分的关系。唯有美器的衬托,才能真正达到秀色可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清代大学问家袁枚(1716─1797),诗、文俱臻高峰,著有《随园全书》,享盛名50年。他在江宁城西小仓山建造了一所别墅,名“随园”,故址在今南京市北。在随园内的一处书斋挂了一副对联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见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下联出自《左传》昭十二年。所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是传说中的我国最古书籍,谁也没有见过,也可以说根本没有这些书,只是伪《孔安国尚书序》曾经提到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袁枚如此标榜自己,未免有些自负自…  相似文献   

17.
《管子》中有两个令人费解的“食”字,分别见于《君臣》上、下篇: 主德不立,则妇人能食其意。(《君臣上》) 关於此句,尹知章注曰:“君意委曲随於女谒,若食之充口。”俞樾云:“古字‘食’与‘饱’通。《说文.虫部》:‘饬,败创也。”  相似文献   

18.
叶一苇 《古今谈》2004,(3):26-29
我住在乡间,友人王文政先生送给我一部《随园诗话》,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每一段均有白话译文,所引古诗亦译成白话,让读者可以对照阅读。以前,我读过《随园诗话》两次,很感兴趣。这次对照阅读,读所译诗却感到索然乏味。细细揣摩,得出一个结论是:格律诗不好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元人虞集的诗文集《道园学古录》在成书及流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首先阐明《道园学古录》的成书过程,在《道园学古录》编纂者方面,肯定黄溍"类目皆公(虞集)手所编定"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与《道园类稿》之间关系方面,澄清《道园类稿》并非《道园学古录》的大字本,欧阳玄序及其《致刘伯温书》非为《道园学古录》而作。既而在版本方面,厘清"嘉靖本"与景泰本的区别,并证实"嘉靖本"即是元刻本。  相似文献   

20.
张馨同 《南京史志》2022,(33):28-29
<正>秋日漫步乌龙潭公园,自然别有一番情趣。此时潦水方尽,而寒潭犹清。林间的石板小路也充满了幽邃的气息。顺道而行,丛林掩映中点缀着亭台楼阁,树林的荫翳中有些许“石书”,其中一本上有《随园老人话诗》,颇有雅趣。晌午,日已当空。潭水清而平静,揉碎树间光影。潭边石头生绿苔,深不可扫。这大概就是随园老人笔下的苔吧。儿时,我曾背诵过《苔》,诗中每个字我都认识,并不觉有什么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