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春晓 《旅游纵览》2020,(5):26-29
正桑干河源于山西宁武县境内,千百年来,桑干河滋润了两岸肥沃的土地,养育了无数华夏子孙,也孕育了两岸悠久的历史文化。桑干之名,始于北魏,是一条季节性的河流,据当地的老人说,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河水就会干涸,桑干之名也因此而来。由于九曲桑干的壮观秀美,占尽塞上风情,许多文人雅士都留下了不少歌咏桑干河的诗,唐代著名诗人贾岛的《渡桑干河》写得情真意挚,算是歌咏桑干河诗中的上品,诗云:"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  相似文献   

2.
桑干河流域为连接关中、辽西、河套等区域的三岔口,自然和文化环境独特,多种文化因素的汇集碰撞,使本区域成为文化上的“漩涡地带”,发现有查海时代至龙山时代的不同时期的遗存,考古学文化面貌经历了由统一更替到分裂互动再回归统一的演变过程,呈现出谱系多元、统分反复、分化重组的态势,反映出本地区人群共同体高度的流动性和融合性。  相似文献   

3.
桑干河,源于山西马邑雷山之阳,从大同和浑源之间东去,进入河北阳原县境内后河道逐渐开阔,水势如虹。而后自西向东流经涿鹿、怀来,最后汇入官厅水库。桑干河畔泥河湾古文化遗址的发现,将这一地区古人类活动的时间推向了100-150万年以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至今仍在两岸闪烁着光彩。黄帝城、燕长城、鸡鸣驿、竹林寺、开阳堡、土木堡使桑干河为之生辉。塞北严酷闭塞的生活环境孕育和造就了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如剪纸、面人、秧歌、背阁、晋剧、民歌等。我们应邀于2004年中秋前后到阳原考察,记录下了令人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4.
正民国二十四年山西《天镇县志》卷3《金石志》收载辽代大康十年《重修桑干河桥记》,该记文事关古代桥梁建造,以及古人如何掌握涨水规律来施实工程,内容颇为重要。故而,笔者将其抄录如下,并稍作考释,以供硏究者参考。记曰:缘此桑干大河,春开秋冻,夏月泛涨,损伤人畜,是大厄难。当日菩萨行人救苦,兴桥普济生  相似文献   

5.
河北阳原桑干河南岸考古调查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年8月张家口地区博物馆、阳原县文物保管所的部分同志对阳原县境内桑干河南岸进行了考古调查,共发现战国以前的古遗址7处、墓地1处(图一)。这些文化遗存为5个不同时期的遗留,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第一类遗存两处,即周家山、宋家庄遗址。周家山遗址位于大田洼乡东谷坨村东北。遗址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宋家庄遗址位于马圈堡乡宋家庄村西南,遗址面积为5000平方米。两处遗址都在桑干河南岸的二级阶地上。遗址周围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破坏较大,文化层较薄。  相似文献   

6.
礼仪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仪溯源郝文勉礼仪是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礼节形式,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礼仪无所不有,无时不在,是社会管理、交往和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礼仪形式有着漫长的演进过程。探讨礼仪的起源,对于掌握和运用现代礼仪,改革旧的落后的礼仪,建设...  相似文献   

7.
春游溯源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 正是春游好时光。我国人民自 古就有春游习俗,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形成,有的地方还定为节日。 春游古称之踏青、郊游、远足等.魏晋时还称“春禊”。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有记载:“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唐宋时春游又称“寻春”、“探春”、“冶游”等。寻春游上路,追宴入上家(陈子昂),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李白),都城自个收灯,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周密·西湖游赏)等指的都是春游。宋时春游最盛行,宋代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  相似文献   

8.
任姓溯源     
  相似文献   

9.
口罩溯源     
正说起口罩,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早在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撰的《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相似文献   

10.
溯源娘子军     
由于天造地设的原因,女性与战争的关系从来都是微妙而间接的。进入20世纪,海南岛上出现过“红色娘子军”,她们是艰苦奋战在岛上的琼崖纵队里的一支。娘子军使我想到了晋冀交界方位的娘子关,  相似文献   

11.
顾姓溯源     
顾姓是中国的大姓之一 ,按人口计算 ,在中国 10 0大姓中排第 81位。顾姓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 ,最早可追溯到夏商之际。在历史长河中 ,顾姓人才辈出 ,为中华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参天之树 ,必有其根 ,怀山之水 ,必有其源。本书将围绕顾姓的起源、播迁、郡望以及一些顾姓名人作以介绍。寻根问祖顾姓得姓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出自“己”姓 ,发源地在今河南范县 ,形成于夏末商初。另一种说是越王勾践的后代 ,发源地在会稽 (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 ) ,形成于西汉初年。这就是宋人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所说的“顾氏 ,己姓 ,伯爵 ,夏商之诸…  相似文献   

12.
穆姓溯源     
穆姓在我国是一个重要的姓氏 ,这表现在穆姓得姓历史悠久 ,历史上名人辈出。但有关穆姓起源及发展的资料却有些凌乱 ,曾有朋友问及穆姓的起源及发展 ,笔者当时无法回答 ,以后经过搜寻 ,得到了一些资料 ,现将这些资料汇集成此文。寻根问祖“穆”字的意思是严肃、壮美、淳和 ,常见于古代书籍中 ,如《诗·周颂·清庙》中的“于穆清庙” ,《诗·大雅·民》中的“穆如清风”等。由“穆”字组成的词同样具有严肃、壮美、淳和的意思 ,如穆穆意为端庄盛美的样子 ,穆若意为和美的样子 ,穆静意为安靖 ,穆远意为淳和深远 ,穆耀意为祥和光明 ,穆清意为…  相似文献   

13.
八宝粥溯源     
现在市场上的八宝粥,就是老北京的腊八粥,它是从清朝宫廷御膳房传下来的。—个世纪以来,腊八粥的质量由复杂到简单,由高贵到大众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人们喝八宝粥的时候,已经不再考虑它质量的变化和名称来源的历史了。我做为一个在60多年前就在北京喝腊八粥,并且亲自聆听过曾被慈禧太后接见和喝过御赐腊八粥的母亲,讲述过关于她亲自品尝宫廷腊八粥的历史。现在又快到农历腊月初八了,我在准备熬八宝粥的时候,又回忆起儿时听母亲给我们姐妹讲述当时她喝宫廷腊八粥的情景。  相似文献   

14.
古磬溯源     
申永峰  吴磊 《收藏家》2009,(4):53-56
磬是我国一种非常古老的打击乐器,其产生距今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磬曾经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礼制意义,尤其在周代,磬与钟一起,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礼乐之器。钟由青铜铸成,磬则大多为石质,也有的是美玉,因此人们常用“金石之音”来形容钟和磬,又有“金声玉振”、“金钟嘉磬”的说法。“金石之音”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庙堂礼典、祭天祀地,都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5.
口罩溯源     
正口罩不仅是御寒的工具,而且还是医疗卫生用品。医生戴口罩,是为了不把自己口腔、鼻腔里的细菌传染给患者;熟食经营人员戴口罩,是为了熟食不染上细菌。说起口罩,可谓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早在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撰的《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相似文献   

16.
庐剧溯源     
方克逸 《江淮文史》2021,(1):124-130
庐剧是安徽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流行于江淮之间和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域,长期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庐剧在民间叫"小倒戏",官方一度称"倒七戏",也有叫"稻季戏".由于这些名称的含义不明确,而庐剧流行的中心地区集中在皖中一带,古时皖中又属庐州府所辖,故于1955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倒七戏"正式更名为"庐剧",而老百姓还是习惯称之...  相似文献   

17.
宁化溯源     
章武 《福建旅游》2004,(9):9-10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本以为闽、赣边界的宁化县城,定然是林木幽深的山城,没想到却是个四野开阔的水城。偌大一条翠江携其众多支流穿城而过,隋末唐初开县先驱巫罗俊的祠堂附近,更是家家流水,户户垂杨,一弯弯古雅的小桥底下,水声潺潺,水色清清,长长的荇草在水中飘荡有如美妇人的青丝,恍惚间,似乎走进了滇西的名城江。  相似文献   

18.
算筹溯源     
算筹在十四、十五世纪算盘尚未被社会广泛应用之前,始终是我国人民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计算工具。由于算筹多为竹木所作,难以长期在地下保存,因而,直至新中国成立,在出土的古器物中,还没有发现算筹。  相似文献   

19.
方姓溯源     
  相似文献   

20.
拓印溯源     
拓印,也称捶拓,传拓,是用纸和墨将碑刻、铜器、砖瓦、货币等器物上的文字,花纹印制下来的一项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拓印对古代文化的保存、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金石、书法、碑帖、版本等提供了资料。即使在今天的文物、考古、工艺、美术工作中仍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那么,拓印技术究竟起源于何时呢?同我国许多传统技艺一样千百年来,拓印只是通过实际操作中的口授身教而流传,很少有系统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