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受日本学者阐释的影响,早期中国思想界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理解各有不同,资产阶级革命派、无政府主义者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传播都带有日本诠释的色彩。中国早期学者以日本为途径吸收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基本普及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中国化打下基础,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准备了条件,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霍布斯鲍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进行重新认识。首先,霍布斯鲍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创新表现于对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思想的定位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模式的认知。霍布斯鲍姆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激励着几代人的理论准则与思想体系,“作为一位历史学家,我尤其重视历史唯物主义,我相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它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霍布斯鲍姆强调这种观念不是历史本身,而是历史指南和研究提纲,把它视为历史唯物主义史学研究过程中一种既是行动指南又具有强大解释能力的重要理论。在此理论体系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也应尽可能成为全面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科学。霍布斯鲍姆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所具有的基本品格,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的理论,被总结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个理论,按照文化大革命的实际进程,即按照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言、所行,其内容,可概括为:开展全面阶级斗争,进行全面夺权,实行全面专政。这“三个全面”(或曰:“三全”)是文革灾难的思想理论的根源。何谓“全面阶级斗争”?何谓“全面夺权”?何谓“全面专政”?本文先来讨论关于“全面阶级斗争”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早期传播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民族纲领政策,开展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论文分4个部分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论民族自决权》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经典著作及其学说,在中国出版发行、得到传播的历史过程,着重介绍了早期共产主义者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郝文靖 《沧桑》2011,(2):229-231
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最初所设想的理论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文从马克思的理论形成条件、前提和中国所处特殊历史条件的具体情况两方面说明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与中国实践道路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孙康 《炎黄春秋》2010,(4):34-37
如果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反右派斗争算起,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掐头去尾,阶级斗争扩大化在中国也延续了20年之久。对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出现时间如此之长,涉及面如此之广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最权威的解释莫过于1981年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并未设专节论述此问题,但通过回答“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并且持续十年之久而间接地从三个方面做了解释:一是毛泽东判断失误和领导错误;  相似文献   

7.
王娟 《神州》2021,(1):275-27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针对马克思理论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掘社会主义实践工作落实,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建设的核心要素.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实践开展,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进一步梳理和协调梳理社会现实的各个维度,全面促进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落实和实现.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不仅自身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成功结合方面树立起一座丰碑 ,成为全国人民科学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 ,而且高度重视、多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问题 ,强调在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对党和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做到“精”与“通”的辩证统一、理论与实际的辩证统一、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陈云的一生,是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生。他认为,加强理论学习,是党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责任,是体现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对于共产党人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念具有重要意义;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需要;尤其是学习哲学,是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具体的革命工作和防止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的基础条件。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发展马列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学习其他理论和文化知识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北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环节.美国学者胡素珊在其关于土改的经验研究中,沿着“华北难题”出发推进了重要的一步,即从分析上区别了“统治阶级”与地主阶级,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土改中“阶级斗争”的政治内涵.本文对其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的检视,指出其一般结论与具体考察之间存在脱节.胡素珊提出土改的政治意义在于推翻了乡村既有统治精英,却未能在经验层次真正落实到底是谁被革了命.就此而言,这一研究进路仍有潜力尚待发掘.  相似文献   

11.
12.
何霜梅 《攀登》2011,30(4):54-58
当今世界还需不需要马克思主义及其阶级分析学说?马克思主义及其阶级分析学说应该如何发展自己以应对时代提出的新挑战?这两个问题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中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造就了今天国外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学派林立的局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派有以罗默和赖特为首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以拉克劳和墨菲为首的后马克思主义和以伍德为首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和列宁对这一学说的发展,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治国方针的理论依据。本文在对理论源流加以考证的同时,分析了阶级斗争在实践过程中的扩大化、长期化现象与这种理论及其历史命运之间的关系,从而尝试为当代中国的一系列重大历史经验教训,寻求理论上的解释和认识。结论是:如果不能完全走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那么建设和谐社会便是空话。  相似文献   

14.
How did Kirchnerismo, initially a motley coalition of progressive Peronists and born-again Menemistas and Duhaldistas trying to scrape together some form of governability from the 2001 default, turn into one of the ‘pink tide’ governments most virulently hated by the Right? Why did long-forgotten concepts and terminologies from the epic past of revolutionary struggle suddenly resurface in the context of what, at least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autonomist Left, was hardly more than a mildly redistributive administration of scarcity, aided by the post-millennial commodity boom? In this intervention, historian Javier Trímboli urges us to take seriously some of the discursive anachronisms that flourished during Néstor and Cristina Kirchner’s periods in office (2003–2015), which, he suggests, rather than merely a form of discursive cover for clientelist politics, may have been symptomatic of the way in which some of the foundational fault-lines of modern Argentine society continue to shape political identities, styles and forms of struggle in the present.  相似文献   

15.
16.
关于区位论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西方区位理论的发展历程,论述了我国区位论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区位论对完善地理学理论、拓宽实践领域的重要意义,以及区位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宫兰一 《史学集刊》2022,(2):130-141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东南局引领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浙江的传播,为浙江的红色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严峻的抗战形势,中共中央东南局紧紧抓牢抗战进步文化的领导权,通过创办抗战红色报刊、开展抗战文艺活动、依靠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等多种途径来传播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动了浙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传播内容、手段和效果上,呈现出隐蔽性与灵活性、多样性与主导性、时代性与先进性相统一的地域性特点。全面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浙江的传播深刻改变了群众的思想状况和话语体系,影响了人们的判断和选择,为中国共产党赢得抗战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英国的史实为主,法国的史实为辅,探讨了大规模圈地运动之前英国和法国的公地制度长期经历的侵蚀与反侵蚀的斗争。本文试图说明,近代圈地运动的兴起,公地制度的衰亡,圈地者同反圈地者之间剧烈的冲突,决非突然发生,而是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9.
Michelle Buckley 《对极》2013,45(2):256-27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ortrayals of neoliberalism in Dubai have often hinged on narratives about the hyper‐exploi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city. In this paper I interrogate these narratives by exploring the governance of lower‐waged construction migrants and their recent role in market‐led processes of urbanization. Through a focus on the recent growth of private worker welfare initiatives and dozens of illegal labour strikes led by migrant builders, I draw attention to the fraught and contradictory character of autocratic neoliberalism that operates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se workers, and point to workers’ bodily capital and the construction labour camp as two emergent sites in which these labour politics are unfolding. I argue that these social reproductive realms of the body and the mass‐worker household have offered a temporary spatial fix to the limitations of autocratic rule in a neoliberalizing city, while also conjuring moments of political possibility for construction migrants.  相似文献   

20.
人的依赖、独立与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观是一种辩证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好载体与充分显现,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发展问题方面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多重思考的理论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最高概括。它高度关注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终极关怀是人的发展,但其实现却是建立在物的充分发展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始终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