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霄 《岭南文史》2011,(3):15-20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他一生中,为推翻封建帝制,实现共和之理想,以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先后领导了十次反清起义。其中,1895年策划的乙未广州起义由于组织工作不严密而流产了。但孙中山认为“此为中国革命军举义之始”。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和革命党人流亡海外,他们一面鼓吹中国革命,一面等待时机发动和策划新的起义。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先生非常重视新闻事业,早在兴中会成立以前,他就进行过积极的报刊活动,并充分地肯定了现代报刊在开启民智、阐述新理论及培养人才等方面的作用,他主张中国要像西方国家一样,大办“学会”和“学报”,以“推陈出新,开世人无限之灵机,阐天地无穷之奥理”。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先生又亲自参加并领导了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创办工作,他还亲自撰写《民报发刊词》,第一次提出了“三民主义”。在孙中山先生的提倡之下,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始终以国民公仆自居,恪守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彻底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他为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北洋封建军阀而奋斗终身。他领导革命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迄至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孙中山又吸收了新的革命思潮,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把旧的三民主义发展为新的三民主义,推动中国革命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孙中山为革命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自述是“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事业,必然“有志竟成”。他在历史上是一个无…  相似文献   

4.
一早在19世纪80年代后半期,孙中山以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宏伟气魄,在与日人宫崎滔天的一次会晤中就提出了“为了中国苍生,为了亚洲黄种人,为了世界人类”的远大抱负。10年之后,孙中山的“亚细亚”思想有了发展。1897年至1902年,孙中山所领导的反满革命运动,得到了日本各界包括其右翼势力“黑龙会”和“玄洋社”的支持。为进一步联合日本,他开始就“亚细亚”革命运动问题具体阐发自己的观点。他对宫崎提出的“中东合同,以为亚洲之盟主。兴灭国,继绝世,用其方新之力,阻遏西势东渐之凶锋”的主张极表赞成,并再三建议为防止欧洲列强结成“联盟以制我”,要“联东西成一大众,以压俄人东向之志”。他甚至对日本“黑龙会”在对华问题  相似文献   

5.
试论孙中山振兴中国商业的经济思想及其演变林家有孙中山作为一位民主革命家,他成就了伟大的事业,领导人民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的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不愧是“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一生,是不断革命、不断前进的一生。他不但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能“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随着时代的演变,与时俱进,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改组了国民党,促进了中国革命的潮流。这是孙中山晚年革命思想与革命实践的巨大飞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断发以铭革命之志孙中山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命运奔走:1894年他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遭拒绝;同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896年孙中山断发改装,赴檀香山、美国和英国等地进行革命活动;1905年他创建同盟会,提出“民主、民权、民生”;1913年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在孙中山(1866-1925年)领导的国民革命斗争中,华侨所起的重要作用已为众人所认知。然而,在海内外有关孙中山或中国国民革命的研究中,对华侨的贡献及其认识问题仍有种种不足。近些年来,有关孙中山与华侨或华侨与中国国民革命的资料整理与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个未形成系统认识的问题,即孙中山的华侨观问题。孙中山究竟是如何看待华侨的呢?他是如何评价华侨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的呢?“华侨是革命之母”的内涵又是什么?孙中山的华侨观的形成与影响怎样,等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是近代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他把自己的学说概括为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他明确表示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孙中山的思想有的是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的则是汲取欧美先进文化的思想,或者是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生的战士。”他在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日理万机,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然关心青年的成长进步,关心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贵州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一生奋斗,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跟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能够“顺乎天理,合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在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循着孙中山思想发展的轨迹,对孙中山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做一探索。  相似文献   

12.
关于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来源,孙中山曾在《中国革命史》中说:“盖民族主义,实吾先民所遗留。”但他说的先民是谁,学界说法有三种:洪秀全、朱元璋和华夏民族意识。本文根据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演进过程,否定了以上三说,认为洪门会党才是孙中山所说的先民,即孙中山民族主义之源。  相似文献   

13.
张炜 《湖南文史》2010,(5):33-33
青天白日旗原是孙中山早年的亲密同伴陆皓东为兴中会所设计,计划在1895年广州重阳节起义中使用。起义流产,陆皓东被捕遇难,成了“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此后孙中山参与发动的历次起义打出的都是这一旗帜。至于取义,他解释说:“青天白日,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义,著于赤帜,亦为三色,其主张之理由尚多。”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章士钊是一个特殊人物。他早年参加反清斗争,在段祺瑞执政府中担任过司法总长、教育总长、执政府秘书长。章士钊与袁世凯、段祺瑞、孙中山、黄兴、陈独秀、毛泽东等都有交往。孙中山曾说他“行严矫矫如云中之鹤,苍苍如山上之松,革命得此人,可谓万山皆响。”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与孙中山训政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介石与孙中山训政思想之比较谢晓鹏孙中山先生在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划分为军政、训政和宪政三个时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革命程序论"。晚年,他又据此制定了著名的《建国大纲》。由于他的过早去世,这一设想并未能实施。19...  相似文献   

16.
《百年潮》1997,(6)
孙中山提议,苏俄红军攻取新疆、甘肃,与四川国民党人胜利会师1918年5月,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因西南军阀的背叛而失败,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转往上海。之后,孙中山一面“专理党务”,致力于中华革命党的改组工作,一面仍像过去一样,积极从境外寻求援助。这时,孙中山在秘密同日本银行界接触的同时,已经注意到了俄国革命的胜利,他明确讲:“此后我国形势,应注意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期大发展也。”为此,孙中山特别请了一位俄国教师,去教廖仲恺、朱执信、李章达和李朗如等人学习俄文。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革命史册上,记载着清末湖北新军中一位正目(相当班长),在群龙无首的危急情况下,仅以150发子弹和40来人,率先打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实现了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几十年的反清大12月20日.孙中山至香港与迎接人员在归国路上合影计,为推翻清廷王朝,结束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立下了赫赫头功。对此,孙中山先生不但多次高度赞扬了他这一惊天动地的伟大功勋,而且还特意赠送了他“熊一枪”的美称;更有趣的是,被他打下了事帝宝座的宋代皇帝博仪,盛赞他是“当今的盖世英雄”,他就是被称之为孙中山先生的铁血将…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关于铁路建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著名的政治家,革命的先行者.辛亥革命后,他主张从建造铁路、发展中国交通着手,以达中国富强之目的.他强调交通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铁路建设则处于交通建设之首位,要求发展铁路,富强国家.为此,孙中山绘制了覆盖全国的七大系统铁路网建设计划,并主张采取“批给外人筑路“的方法来发展中国的铁路建设.尽管孙中山关于铁路建设的思想在当时过于天真,但对于今天中国的铁路建设,仍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3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有16年多流亡海外。他的足迹遍及亚洲、美洲、欧洲一些国家,与那里的华侨心脉相系,骨肉情深。孙中山曾满怀激情地赞誉华侨:“热诚爱国,赞助独先”,“华侨为革命之母,没有华侨,就没有中国革命”。冯自由,就是曾对中国国民革命作出贡献的日本华侨。  相似文献   

20.
臧运祜 《民国档案》2005,(4):60-65,78
孙中山生前,虽然发表过五权宪法的诸多演说,但他本人并未拟订出一份关于“五权宪法”的法律文本。本文就1922年夏间,叶夏声奉孙中山之命,拟就的一份《五权宪法草案》,进行了研析。经过初步考证,笔者认为该文本虽然与孙中山的关系尚待证明,但却是一个与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有较大关联的文件。该文本在内容上,基本体现了孙中山基于三民主义的五权宪法思想。这是其主要特点与价值所在,应该被视为研究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珍贵资料。但是,作为“个人之见”,它与“圣人之先见”毕竟又有距离,而不可能全面、真正地体现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后者乃是国人后继者至今尚未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