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岑春煊     
岑春煊(1861年4月11日——1933年3月2日),字云阶,广西西林人。清末,几与最有权势的疆臣袁世凯齐名,有“南岑北袁”之谓;民初,更成为反袁派的要角和资产阶级政治派别的重要领袖,但进步有限;护法之后,渐入颓唐,反对以孙中山为代  相似文献   

2.
岑春煊为兴教办学两次上奏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益晋清末两广总督岑春煊,是位显赫的政坛人物,清廷宠臣.岑是广西西林人,早年曾参加康有为的维新运动,受光绪帝的重用.有感于国势危艰,先后两次奏请清廷兴办教育并躬行之.1897年岑受光绪帝召见询维新良策时即力陈国势...  相似文献   

3.
游宇明 《文史月刊》2012,(11):41-41
帝制时代,统治者很爱干的一件事就是立节妇、树孝子。 1902年,20岁的广西西林人岑德固奉父亲岑春煊之命送母亲北上,不料行至汉口,其母偶感风寒,一病不起。没过几天,岑德固也因病离开人世。  相似文献   

4.
岑春煊(1861—1933),字云阶,广西西林县那劳村人,是我国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清末,官场上下,贪污腐收,敲诈勒索,穷凶极恶,人民深恶痛绝。岑春煊有志冒天大的风险为清廷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扭转社会风气。他的行为最后引起慈禧对他的罢职,可也得  相似文献   

5.
尹传刚 《沧桑》2010,(5):125-126
1907年5月,岑春煊面参庆亲王奕匡力,掀起丁未政潮之序幕,他和同为清流的军机大臣瞿鸿礼几企图扳倒借立宪以谋私利的奕匡力和袁世凯,庆、袁亦展开反击,并逐渐占据上风。政潮于同年8月以岑春煊被开缺而结束。丁未政潮是清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的一大高潮,它对预备立宪和岑春煊个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武志文 《文史精华》2012,(1):38-48,1
端方是百年前中国政坛上的一名闻人,生前名气很大,死后更大。近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郑孝胥品论清末四大能臣说:“岑春煊不学无术,张之洞有学无术,袁世凯不学有术,端方有学有术。”能与南皮、项城者并肩已属非常,更何况评语第一.  相似文献   

7.
清末督抚中,岑春煊貌似“不学无术”,实则心计颇深。从戊戌至辛亥,他一直与康、梁保持联系,以为宦海弄舟的进退之路。其庚子勤王.与保皇会救光绪、复新政的勤王政略暗合,行为则与徘徊观望的其他清廷勤王兵将迥异。这典型地反映出清末朝野政治关系潜在的诸多变数,从中可见王朝末世各种政治势力重新分化组合、错综复杂的种种异相。  相似文献   

8.
清末广西西林岑氏“一门三总督”是中国历史上除了封建帝制外罕见的官场现象,故其使得西林声名远播。本文钩沉清末名将两林岑氏“一门三总督”之一的“两广总督”——岑春煊的人生足迹,向世人展示其文武人生及雄才大略。  相似文献   

9.
唐论 《清史研究》2022,(5):119-128
在近代掌故之学中,丁未“假照片事件”多被视为岑春煊最终开缺之动因,但其面相颇为扑朔迷离。通过对时人函电、日记及诸家笔记之辨析,大体可以梳理出“假照片事件”的来龙去脉。在丁未政潮中,岑春煊被排挤出京后,托病稽留上海,请求开缺,被给事中陈庆桂参劾,但圣眷犹存,底缺未开。其间梁启超密谋与岑春煊在上海会面事泄,为奕劻、袁世凯所注目,交端方追查。四川建昌道员蔡乃煌为求进,献“假照片”于端方,端方遂遣蔡乃煌进京,与庆、袁等一起谋划了恽毓鼎弹章、蔡乃煌假照片相互印证以坐实岑春煊暗通康梁党人的计中计,岑由是开缺。  相似文献   

10.
《乐斋漫笔》日记是岑春煊一生戎马倥偬的生动缩影。本文首先通过选取辛亥以前有关岑春煊的一些掌故,围绕岑春煊发迹问题展开讨论。本文认为除了家世煊赫背景外,岑春煊的崛起也与自身胆识息息相关。他善于也敢于抓住不可多得的机遇,不论是戊戌变法还是"庚子事变",他总试图突破自我,实现抱负。然而岑春煊却又因何在"丁未政潮"中被贬黜呢?本文试图通过岑春煊与袁世凯的对比,从侧面给出恰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帝国主义列强随后蜂拥而至,迄至清末,强邻紧逼,边圉不靖,帝俄与日本侵略势力在蒙古地区的角逐,使中国陷入被肢解的危机,更新落后的边疆政策已是迫在眉睫问题,朝野有识之士为此屡屡呼吁。山西巡抚岑春煊、胡聘之等人力主开放蒙地,实行大规模招垦;张之洞等人则奏请改变对蒙封禁政策,全面开放;蒙古亲王贡桑诺尔布、棍楚克苏隆等人也积极条陈自强办法。改革的呼声迫使清廷不能不改弦易  相似文献   

12.
岑春煊是清末民初中国政坛上风云一时的人物。他出身名门,少年得志,深得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宠信,官列督抚大员,梗烈自恃,遇事锋发,以直谏负时望;维新立宪,直至反对帝制、赞成共和,成为孙中山的重要合作者,但晚节不保,幻想南北军阀和议,被孙中山评价为“见识思想均极愚陋,断不足  相似文献   

13.
黄霞 《黑龙江史志》2013,(19):85-86
随着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原有的保安体系已不足以维护其统治利益,在这种背景下,近代警察应运而生。四川即是清末最早举办近代警政的省份之一。从1902年,岑春煊在成都创办四川通省警务学堂肇端,直至辛亥革命,经过10余年发展,四川警政逐渐打破了传统的以军队、宗教、保甲、帮会等作为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的手段,使社会管理开始朝着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光绪三十三年发生的丁未政潮,权臣岑春煊被排挤出局,积极谋求更为权势之地,遭到朝中各势力的暗中阻挠,可视为政潮余波。湖南巡抚岑春蓂提出选取廉明刚正大员巡阅长江,实为乃兄插手沿江事务发声,引起督抚端方、张之洞的不满,提议被否定,此后被暗中弹劾。南北洋联合打压岑春煊波及甚广,岑党要员沈瑜庆亦受牵连,御史台谏充当了斗争的工具。江督端方持续针对岑春煊的根源在于其觊觎己位,对于盘踞在沪的竞争对手格外关注,自然不能容忍政敌制造复出的舆论及种种谋划,晚清报刊介入政治于此体现尤为明显。岑春煊谋求复出过程反映了光宣之际的权力格局演变与政治生态变迁。  相似文献   

15.
自粤汉路权从美国合兴公司赎回以后,粤汉铁路进入粤湘鄂三省分省合办阶段。鉴于广东绅商的集股办法存在弊端,张之洞一再强调和坚持官督商办体制,岑春煊提出广东官商"合力筹款"的思路,由官向商征收台炮捐、船捐、酒捐、盐捐等,由官收存,作为官款、公款,发给商铁路股票。这个思路和做法遭到绅商的反对,由此而出现官绅分歧,1906年(丙午)年初引发官绅冲突,是为丙午广东粤汉铁路风潮。岑春煊指责绅商阻挠路政,申述征收捐费属于"就地收捐",争辩本省人集款建本省路的合理性。绅商则指责岑春煊苛捐虐民,扰乱路政。风潮发生后,岑春煊和绅商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绅商逐渐加紧了招股、收股的行动,并有初步成效。一直注重商权的岑春煊在张之洞和广东同僚的调停下表达了"但愿路事有成"的愿望,释放了被捕的黎国廉,颁布了同意商办的告示,铁路风潮得以消解,广东粤汉铁路的自办实现了由官督商办到商办的体制转型。风潮的发生和体制的转型是粤汉铁路自办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也是粤汉铁路筹建进展的结果和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岑春煊和绅商都在探索筹款办法和体制问题,他们都不是阻挠路政或扰乱路政者,而是粤汉路政的推进者。  相似文献   

16.
陆荣廷和岑春煊,同是民国初年在中国政坛上颇有影响的广西籍军事政治人物,他们曾参与了这一时期的许多重大事件,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中华民国的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陆荣廷与岑春煊的关系,将有助于广西地方史和中华民国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清末,张之洞、岑春煊等在广东办军官学堂,建立新军。广东革命运动由宣传转入行动,风潮逐渐激烈。革命党人吸取了因经验不足和接济困难等失败教训,从依靠会党为主,转向依靠新军为主。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九月,派胡汉民等在香港黄泥涌道组设南方支部,推举胡汉民为支部长,汪精卫为秘书,林直勉为会计,主持华南各省革命事宜。胡汉民、赵声在香港主持规划。委倪映典为运动新军“总主任”。邹鲁等负责运动防  相似文献   

18.
壮族将军岑春煊的反袁风骨傅吉雅在近代壮族历史上,有两位知名度颇高的风云人物。陆荣廷的研讨会开过了,史料也陆续整理发表,而岑春煊的呼声相对沉寂。笔者近日因治学课题而广翻清人笔记,多有触及,深感到这是个性格化的人物,乃略加编集.不仅为了填空补阙,也为了抛...  相似文献   

19.
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时期最富有积极意义而又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四川省在清末新政改革中表现突出,是清末教育改制极富代表性的地区。通过展示清末四川教育改制的前因与后果,理顺其中的关系,还原一个真实的清末四川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史春秋》2005,(1):45-45
1905年1月4日 留美学生公呈外务部、鄂督张之洞。粤督岑春煊、条陈粤汉铁路收回办法四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