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脸色、脸面,可是,人的面部除耳鼻口眼、额颊腮颔,还哪有脸可言. 魏晋以前的汉字中,是没有“脸”字的,当时表示“脸”意的字是“面”“颜”等等.“脸”字最早出现时,也没有“颜”“面”之意,只是“颜面”上的某个部位.南朝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其中的“脸”是“睑”的意思,也就是指眼皮.梁·简文帝《妾薄命篇十韵》“玉貌歇红脸,长颦串翠眉”,还有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销残黛脸销红”,这里的“脸”都是“颊”的意思,是眼下可以施粉的部位.  相似文献   

2.
释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博简《缁衣》"万邦作"的""字,比勘传世文献应读"孚",但该字实是"巴"字。甲骨文中旧释为"御"的""、金文中旧释为"卩"的""其实也都是"巴"字。"巴"、"孚"音近,验之甲骨文、金文辞例,"巴"均读为"孚",训"信"、"应验",多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此外,"巴"与"卩"古文字形体容易混淆,诸如《诗·节南山》之"节"或作"祒",《楚辞·离骚》也有"巴"误作"节"等。从形体上分析,"巴"似是"把"的初文,是一个会意字。  相似文献   

3.
一、释"(坚)"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中有字作下揭形: 1.2.<花东>191 其字从"卜"、"又"、"止",原整理者隶定为"坚"(下文用"A"表示),未释[1].有研究者认为它是"又"、"止"、"卜"的合文,"止"又读作"此",然于义未安[2].笔者以为,"A"字似从"止""扑"声,很可能是"赴"字的异构;因为偏旁"止"与"走"可互易,"扑"又是从"卜"得声.在花东卜辞里,"A"字共出现6次,均见于同一版卜辞,如:  相似文献   

4.
叶菁 《南方文物》2013,(2):196-197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节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也称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初五"也称为"端五"。古时候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也叫"端午"。又因为午时是"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有两个"五",故又称"重五"和"重午"。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  相似文献   

5.
淅川和尚岭楚墓出土的铜器铭文"且埶"二字,以周代铭文表达之惯例,"且"字应表示祖先之"祖","埶"字应表"设"。此器应是墓主灵魂所凭依之物,楚、曾等国称之为"祖埶",依传统的礼俗则可称作"祖坐"或"神坐",若以"三礼"所载,其应是死者之子为其所设灵魂依凭的"重",或称"祖重"。在举行丧葬礼仪时,"祖埶"代表死者接受祭奠,最后随棺柩一起葬入墓内。  相似文献   

6.
《史记》、《汉书》所载之"翰海"又称作"北海",均为地道的汉语地名,指位于天山北麓吉木萨尔县以西至乌苏县境断续相连的湖泊沼泽。由于该湖泊沼泽为候鸟迁徙线路的重要补给点,岛屿上散落有大量的鸟羽,故取用表有"鸟羽"义的"翰"字命名该湖,"翰海"义为"岛屿上散布着鸟羽的湖"。自魏晋以降,由于隶书对汉字形体结构进行了调整,由形符和声符构成汉字的方法得到广泛运用。许多汉字都被增加了形符,"翰海"亦因指称湖泊而为"翰"字增添一形旁作"瀚",又被赋予"水面浩大的湖"之语义。这正是《说文》中仅收录有"翰"字而无"瀚"字的原因所在。"翰海"、"瀚海"之语义虽有别而指称的客体对象却未变。厘清"翰海"与"瀚海"之间的关系及其地理方位,不仅有助于《辞源》、《辞海》等工具书相关词条的修订,而且可明确霍去病两度出击匈奴的行军路线、苏武牧羊的地点及相关史事,有益于深化相关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老诗人苗得雨说,民谣中有一种"颠倒歌",叫"小孩子语",也就是童谣。譬如,"蚂蚁过河踩塌了桥,葫芦沉底碌碡漂,花椒树上结樱桃"。"颠倒歌"相当有意思,宛如用一段炊烟抹黑了脸,让人哭笑不得。"颠倒歌",是一种将事物倒转过来的游戏,是一种思维穿越而来的幽默态度,是一种无所不能的另类情趣。  相似文献   

8.
正男人刮脸剃须不足为奇,而女人刮脸剃须恐怕听说过的人就不多了。在闽南和台湾,不但有女人刮脸,还有不用剃刀的"挽脸"法!闽南和台湾方言"挽"乃拔的意思,"挽脸"就是一种用纱线拔除脸上汗毛的古老美容法。早年,在闽南民间,姑娘出嫁前夕既要洗发、梳妆,还要"挽脸"。闽南人习称没有出嫁的闺女为"查某根",而"挽脸"后,就意  相似文献   

9.
《攀登》2016,(3)
"青海拉面"和"兰州拉面"作为面食的一种品种,均起源于西北地区的"家常拉条",都是从4000年前的"喇家面"的根上蔓延成长并盛开的两朵并蒂莲。但不同的是,"青拉"上世纪90年代初首创于厦门,成名于菲律宾马尼拉,核心技术是"阴阳配面",重点在"面",走的是"亲帮亲、邻帮邻"的脱贫模式;"兰拉"师承河南博爱"小车老汤牛肉面",1915年后成名于兰州,核心技术是"配制汤料",重点在"汤",走的是一种品牌扩张模式。在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背景下,"青拉"和"兰拉"各显神通,抱团发展,开创"大拉面"时代,现在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0.
"云尔"最早出现于《论语》中,为"动词+代词"组合,出现的语境为框式结构"曰……云尔",其中"尔"复指前文所说话语,"云尔"带有总括意味。随着"云"和"尔"逐渐语气词化,"云尔"也慢慢词汇化,最后演变为语气词,表总括和提示语气。魏晋以降,主要出现于史书、序文和铭记中,语气义弱化,成为结束语标记。  相似文献   

11.
《神州》2010,(12):12-13
"圆明"二字,"圆"指个人的品德圆满,"明"则意味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圆明园的重心名为"九洲清晏",其九岛环列无非是"禹贡"九洲,象征国家的统一,政权集中。东面的福海象征东海,西北角上全园最高土山名叫"紫碧山房",从所处方位与紫、碧为名的含义,就是代表昆仑山。整个园林无异是宇宙范围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夔膚簠一器应定名为夒膚瑚,铭文中被误释为"夔"的字,实为"夒"字,"夒"读为"鄾",指被楚所灭的鄾国。此器为鄾国后裔所作,是难得的鄾国史料。此外,铭文干支记日及瑚字写法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元旦",即每年阳历的1月1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新年的第一天。然而,在我国古代,"元旦"一词却有着另外的含义,与今天的意思有很大的区别。正月初一,我们现在称"春节"或者"过年",但在古代,不同朝代有不同朝代的称呼。先秦时期叫"上元""元日""改岁";两汉时期则称为"岁旦""正旦""正日";魏晋时期又叫作  相似文献   

14.
"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抗战时期描绘河南惨状的流行民谣,长期以来,其中的"汤"字被理解为国民党将领汤恩伯。其实,"汤"原本指的是"匪"(蹚将),由"匪"演变为指称汤恩伯是有一个过程的。从中原方言来讲,"老汤"是"老蹚"的谐音,"老汤"的"汤"字应还原为"蹚"。所谓"蹚匠",最初主要由豫西宝丰、鲁山等地农闲时从事修筑沟渠、开垦梯田的石匠、木匠、泥水匠、铁匠等活的农民构成。后来,"蹚匠"逐渐演化为"蹚将",投身"蹚将"者多因生活所困而沦为土匪。中原民众"蹚"土匪的结果,不是被消灭,便是被招安,反反复复,清晰地折射出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原地区的社会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5.
耿超 《南方文物》2011,(1):196-199
瓷器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承载着历史的希望,体现了古人对艺术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东汉末年瓷器在浙江的正式烧成,魏晋时期青瓷的"一枝独秀",隋唐时期的"青白争锋",宋瓷的"百花齐放",元朝青花瓷的烧成,瓷器发展到明清之际尤其清代已至善至美,"瓷至清朝,器则美备,工则良巧,色则精全,模仿宋明诸器竟能青胜于蓝……"①。经过一千多年  相似文献   

16.
<楚辞·九叹>里的"九鬿",王逸注为北斗九星.误,"九鬿"应是"鬿萑",是一种能食人的猛禽.<墨子·备城门>中的"我长七寸","我"字不误,意为戈矛式武器,不烦改字.<山海经·中山经>中的"居逵",是一组反切拼音.<晋书·天文志>中的"第三星主五星",应为"第三星主五行".<书断>中的"杨固<北都赋>",应当为"阳固<北都赋>".  相似文献   

17.
正古代人讲"避讳",而皇帝的避讳更是神圣不可侵犯,结果造成了许多让人喷饭的笑谈。晋文帝名叫司马昭,那么"昭"字别人谁也不许用,于是,连古代的王昭君也得改名,叫"王明君"。唐高宗叫李治,"治"字就变成皇帝独有的字,而且和"治"同音的字也得改。在行文中凡是遇到"治"的字都改写成"持""理"等同义词的字。唐高宗的太子叫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李白全部诗歌中三百来次"金"字意象的运用,特别是通过对其含有"黄金"千金"等独特意象以表达金钱意义的诗句进行分析,概括性地提出李白诗歌中金钱的六个去处和三种对金钱的看法,反映了唐朝社会繁荣昌盛、豪华富赡的空前境况,也表达了李白傲睨权要、蔑视富贵、宣泄悲愤、抗争命运的奋斗精神,体现出伟大诗人李白浪漫主义的乐观豁达、狂放豪迈的金钱观与人生观.李白在魏晋风度、游侠思想的影响下,"轻财好施"、"存交重义",在人事无常外界险恶的环境之中,奋不顾身至死不渝追求人生理想,对金钱的那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目空一切的乐观豁达,彰显了浪漫主义的非凡气质和崇高气概.  相似文献   

19.
一、释"畛"《老子》甲本442行:"人之言必胜者胃(谓)何才(哉)?"曰:"使地工,诸侯有职。",《马王堆汉墓帛书(壹)》释文作",注曰:"下文又言'使天下工',工疑读为攻亩,谓治田亩。"《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据此把字列为亩字异体(见其书981页),字头定为。按,二书皆误,,字书未见,此实是"畛"字。帛书"写同"勿",如《老子》甲本296本、《战国纵横家书》268行、271行的轸字,《老子》甲本140行的缪字,《老子》甲本432行、《战国纵横家书》50行、227行的参字,其"形体皆与"畛"右旁同。《说文·田部》:"畛"井田间陌也。"《广韵…  相似文献   

20.
"文物"1959年第12期博物馆藏品栏内载有高至喜同志的"楚公籇戈"一文,对"楚公籇戈"作了详细的介绍.据说这件戈是湖南省博物馆从废铜中拣选出来的,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据文中关于"楚公籇戈"的描叙以及所附的图片看来,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件赝品.其理由如下:一、这件所谓"楚公籇戈",其铭文"楚公籇秉戈"五字,自左而右,绕列于"内"上.其中"秉戈"二字,尤其是"戈"字,在纳柲之后,势必为夹柲所掩.凡戈类铭文的部位适当于纳柲处者,其铭文必伪无疑.例如,"周金文存"卷六第四十页之一的所谓"作?右戈",同卷第四十四页之二的所谓"陵右戈";又"三代吉金文存"卷十九第二十七页之二的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