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珊 《史学月刊》2003,(8):101-104
中国史学界对美国“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的介绍往往是与“史汀生主义”相提并论的,而事实上“不承认主义”并不等于“史汀生主义”,它的使用范围远远超过了“史汀生主义”的使用范围。更为重要的是,1932年“史汀生主义”的提出,并非美国政府第一次对华使用“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早在1915年,美国就在对华问题上使用过“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了。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的“美国因素”进行了系统考察。二战后美国的日本政策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美国政府通过托管琉球与“第27号令”将中国钓鱼岛纳入其托管之下。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又将钓鱼岛的“施政权”作为冲绳的一部分“归还”给日本,为中日钓鱼岛争端打下“楔子”。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上由“模糊中立”到当今小布什政府的“小心介入”,反映了美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立场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刘以林 《旅游》2007,(8):10-11
要说哪个国家最好,在周游世界之后,我说是瑞士。我不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这些国家都太“老牌”了,我也不说美国或跟着美国跑的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都有点以为自己的国家才是国家,别的国家都不像是国家;当然,我也不说蒙古、尼泊尔、以色列、埃及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不是太穷困,就是在一种难言的困境里。  相似文献   

4.
张勇安 《史学月刊》2005,26(4):69-76
州是美国大麻管制的先驱和领头雁,是大麻从合法到非法蜕变的旗手,同时也是大麻管制从分散到初步统一再到“联邦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简言之,州的活动是美国大麻管制“联邦化”的决定性因素;反过来,联邦政府通过联邦麻醉品局的活动又推动了州大麻法的出台和统一。这样,大麻管制“联邦化”的确立使州与联邦在大麻管制上逐渐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推动了美国20世纪前半期大麻问题的解决,遏阻了大麻在美国第一次吸毒浪潮中的泛滥。  相似文献   

5.
美国法律史研究领域的"赫斯特革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铁 《史学月刊》2003,(8):92-100
J .威拉德·赫斯特教授在 2 0世纪下半叶使美国法律史研究走出了专注于法律自身演变的所谓法律内史的黑盒子 ,转而从法律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探讨美国法律的历史发展 ,在法律史学界掀起了一场“赫斯特革命” ,结果使美国法律史研究经历了一次群星荟萃的学术复兴。尽管“赫斯特革命”的局限性在世纪之交时变得日益明显 ,但它在美国法律史研究中的主流地位仍未动摇。因此 ,不研究赫斯特和他的影响 ,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对于在美国法律史研究上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学术界来说 ,就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孔凡保 《史学月刊》2002,(11):126-128
自从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国内关于美国金融体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20世纪80年代的放松管制改革.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的金融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场争论似乎是以对罗斯福“新政”金融立法的全面否定而告终。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有必要对“新政”的金融立法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视野     
《南方人物周刊》2013,(14):14-14
自动说故事睡衣 据台湾尔森电视台网站报道,作为6个孩子的父亲,美国爱达荷州46岁的男子莫铎发明了“会自动说故事的睡衣”。这件睡衣上有47个点点,这些点点就是启动故事的条形码,当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扫描,  相似文献   

8.
周钢 《史学月刊》2006,13(1):105-113
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内战以后迅速兴起。工业社会的勃兴和城市人口的剧增使美国原有的肉类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这种巨大的需求推动了美国西部的牧业开发。内战以后,在密西西比河以西至太平洋沿岸,牧牛业和牧羊业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一个疆域辽阔的“牧畜王国”。西部牧区成为美国新的重要肉产品生产基地,放牧业成了当时最赚钱的行业之一。“牧畜王国”繁荣兴旺了二十余年,到1885年以后盛极而衰。在导致“牧畜王国”衰落的诸多因素中,牧区天灾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牧场主们竭草而牧的掠夺式经营更加重了牧区天灾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9.
林登·约翰逊的"伟大社会"与美国工业社会的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鹏飞 《史学月刊》2006,(11):78-83
“伟大社会”是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所实施的当代美国最为雄心勃勃的社会经济改革纲领。纲领的福利计划、反贫困计划、保障民权的举措以及税制改革、城市更新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行动,在立法上都获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功,在实践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它把美国进一步推向“福利国家”的道路,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它部分地解决了美国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提高了美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了美国工业社会的完善与成熟。  相似文献   

10.
乔谦 《文史月刊》2009,(10):78-79
纽约的朋友告诉我说,想了解美国就来纽约,想了解纽约就去曼哈顿、就去华尔街。 有两个条件决定了我有段时间可以经常光顾纽约:一是就读的美国康州大学,离纽约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二是校方为我们这些留学生提供了几辆车,而我又有幸成为其中一辆车的“主人”和司机。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中国学术界对现代化的研究出现了一个“美国热”(罗荣渠先生语),涌现出了一批探讨美国现代化历程的著作。这些著作都力求以现代化的新视角、新方法去重新构架和发现美国史。其中许多成果是富有启示性的,也是很有建树的。本文主要就这些著作所体现出的中国美国史研究的现代化取向进行综合评论①。  相似文献   

12.
我离开中国已经30多年了,我算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中国给了我生命,美国给了我很好的成长环境。中国是我的根,美国是我的家。特别是我有幸和“飞虎队”结缘,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的先生、美国“飞虎队”飞行员彼特·莱特,在2007年去世前曾一再叮嘱我说:“你是个中国人,懂两国文化,以后要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多做点儿事。”  相似文献   

13.
遇上“一根筋”的孩子,家长们常常尴尬不已,啼笑皆非,要避免这种情况,家长们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必要时,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家长倒不如“网开一面”,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4.
“汉字叔叔”是广大中国网友赋予理查德·西尔斯的呢称。这位来自美国的“汉字叔叔”花费多年时间,整理中国甲骨文、金文、小策等字形,将这些字符一一扫描编码建立数据库,并创建一个名叫“汉字字源网”的网站,解析了八千多个汉字,收录近十万个古汉字字形。如今,他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录视频讲述他和汉字的故事,然后放到自己的新网站上,让汉字不仅电脑化,还要“多媒体化”。  相似文献   

15.
石斌 《史学月刊》2002,5(12):54-59
研究冷战高潮时期苏东地区的重大政治事件与美国针对苏东内部事态的政策演进历程,有助于更准确地认识“演变”战略的起源与性质。本所利用的档案材料表明,1953年的东德事件对美国决策层初步反省原先过于露骨的旨在激发或助长苏东内部社会紧张乃至“造反”行动的“激变”战略,开始酝酿“演变”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演变”战略的特征在美国对东德事件的反应中已初露端倪。这一政策转变的原因,除了原有政策在实践中的弊端和斯大林之后苏东形势的变化,也与美国决策的战略指导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16.
尽管美国学术界已对一批美籍华裔作家创作的文艺作品给予了特定的关注,但这些作品至今仍然没能成为美国文学传统的一部分;大多数美国读者还是把这些作品视为"局外人"或"另类人"的故事.本文试图从审视海外华文文学的角度,对这批作品中的两篇著名小说做一些探讨.本文所讨论的两篇作品分别是谭恩美的长篇小说<喜福会>和汤婷婷的长篇小说<顽猴爷的赝书>.在讨论中,本文将专注于两篇小说所反映的一个海外华人共有的问题,即"文化认同"问题.作为华人移民的第二代,谭恩美和汤婷婷都在其小说中着重表现了中国移民的母体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的对峙,居美华人与其他族群的冲突,以及居美华人自身男女之间、两代人或几代人之间的矛盾."文化认同"的问题就存在或产生于这类对峙、冲突和矛盾中.本文认为,两篇小说不仅揭示了以上种种的矛盾和冲突,而且还都努力为居美华人走出"文化认同"的危机指出了方向,当然两位作者所采用的视点和处理手法很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孙有光 《百年潮》2008,(7):40-44
新中国成立后,空投成了敌对势力派遣特务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50年代,美国支持自我标榜既反共又反蒋的第三种势力——“自由中国运动”,不断向大陆空投武装特务。湘西地处湘、鄂、川、黔交界,山多人稀,便于藏身,成为空投的重点地区。这些空投下来的特务,少的三人,多的六人,或被击毙或被活捉,全部被歼灭。这是美国扶植第三种势力反对中国革命的又一次不光彩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简报     
《山茶》2014,(5):44-44
牙齿的故事 我们向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一些其他国家版本求教,询问各国怎样庆祝小孩早换下乳牙。美国大众中流行的“牙仙”传说影响甚广,另一些国家的传统则各异其趣。  相似文献   

19.
《风景名胜》2012,(10):172-173
作者在美国居留数月,抽空也风驰电掣跑了一些地方,因此只能是“飞阆”——飞速阅览。所不同的是,又并非以匆匆游客的方式走访各地,而是以“准居民”的身份有计划地安排行程,拥有一定程度的从容、冷静。在飞阅美国一些地方时,作者随手写下了若干文字,信手拍下了一些图片。为了防止在记忆中流失,  相似文献   

20.
“亭”的起源应追溯到殷商时代苑囿中的“台”和军事上的城防“台”,当时的“台”有很大一部分都在方台上建“观榭”。这种建筑,在宫苑中的一支在战国秦汉时期达到了高潮,而军事上的一支则与司法邮驿系统相结合,保留了“亭燧”烽火台和城防台的建筑特征,成为“亭”这个机构的建筑标志。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又借用了“亭”或台楼这种建筑形式作为最初的中国式佛塔,以后才发展出楼阁式、密檐式等多种佛塔。唐代化对“亭”的描写,使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唐“亭”的功能和内部设施,知道了“亭”是怎样从驿馆演变为园林的,并进而了解到作为真正的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亭子,不是出现在盛唐,而是迟至北宋时期才成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