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44年春夏之交,梁漱溟、何香凝、千家驹、陈此生、张锡昌、欧阳予倩、莫乃群等社会知名人士从广西桂林疏散到贺县(今贺州),坚持抗战救国。1945年春,受中共南方局的指派,一位行色匆匆的人来到广西昭平县,第二天,又赶到了黄姚镇。他叫狄超白,与邵荃麟、张锡昌原是中共南方局桂林文化工作小组成员,桂林沦陷后,张锡昌奉命疏散到昭平,他和邵荃麟则奉命疏散去了重庆。现在,狄超白又冒险穿越沦陷区,来到黄姚,肩负着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2.
岑沫 《文史春秋》2003,(12):42-46
幼承家学,名师真传帅立志别名飞一、镫恩、桑桥、子夜,自号“无帽堂主”。1924年出生于广西桂林,是将西洋画传入广西的第一人———著名美术教育家、国画家帅础坚的次子。帅础坚先生祖籍江西吉安奉新,是西洋画传入广西的开拓者。他1919年考入中国现代美术大师刘海粟等创立的上海美专,师承刘海粟、王济远、陈抱一、潘天寿等美术大师。1921年美专毕业回到桂林数所学校执教,并开创了在广西学校的美术课上开设西洋画中的透视、解剖和绘画理论等课程的先河,还在桂林创办了独树一帜的“研美画室”。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以桂林山水、烟雨、花鸟为题…  相似文献   

3.
广西艺术学院的前身,是1938年在桂林建立的广西省立艺术师资训练班。后来经历了私立桂林榕门美专阶段,1946年成立广西艺术专科学校直至解放。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把广西艺专的美术科并人中南美专,音乐科并人中南音专,使广西的艺术教育呈现一段空白。这段空白造成的损失至为可惜。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为了发展广西经济文化事业,经地方党政领导极力争取,  相似文献   

4.
广西钱币学会第二次研讨会,于1988年元月25日至28日在南宁召开。这次会议到会的有南宁、柳州、桂林、梧州、贺县、合浦、桂平、贵县、永福等市县的代表共三十人,论文二十八篇。会议由钱币学会会长喻瑞祥、秘书长卢世荣主持。会议总结分析了1985年8月成立广西钱币学会以来的工作情况。一致认为,我区钱币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发掘钱币的品种数量日益增多,钱币学术研究空气逐渐增浓,研究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研讨,为今年的钱币研  相似文献   

5.
阳朔徐悲鸿故居冷德慧徐悲鸿是我国当代杰出的绘画艺术大师,享誉中外的著名画家,还是一位卓著的美术教育家。抗日战争期间,他曾3次来广西,以1936年至1938年在桂林、阳朔时间较长,他从事美术创作活动,致力干兴办美术教育,对广西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林半觉(1907-1983)原名林泉。字半觉。笔名白水、天晓、觉斋、觉斋主人、苍松室主、钵园居士。广西融安县人。金石篆刻家、史专家。毕业于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早年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小学教员、师范讲习所教员、民众教育馆馆长、县教育科科长、省教育厅科员、省立艺术师资训练班篆刻讲师、桂林美术专科学校(后改为榕门美专)金石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林半觉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从事金石篆刻的教学和创作。并刻制了大量的印章。以印会友。结识了化界许多知名人士,通过互赠,留下了许多名人手迹,为桂林化城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名人手稿;第二件事是自1940年起,他全力搜集整理广西石刻(特别是桂林石刻)资料。着手《广西石刻志》的编辑工作。为广西。也为桂林留下了一批珍贵的石刻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7.
新桂系对迁桂学校采取比较开明、欢迎的态度;广西在抗日期间有许多教育改革家担任教育行政要职,积极推行进步教育,使得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北平香山慈幼院桂林分院幼稚师范学校、北平新闻专科学校等学校在广西桂林的教育活动获得短暂的发展,为广西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历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李海楼 《广西文史》2007,(2):21-21,28
刘介先生是“文革”前广西文史研究馆第一副馆长,字锡蕃,广西永福县百寿人。生于1890年,卒于1968年。清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桂林广西优级师范(大专)文科班。与先父李任仁同学不同班级,他晚一年入学。毕业后曾在柳州中学当教员,之后又到庆远(今宜山)中学任校长,旋调任第一师范任校长,又调桂林第二师范学校任校长,又曾在桂林任《教育日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9.
话剧运动在桂林魏华龄“五·四”以后桂林话剧的开端话剧在桂林,据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原广西省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学生、曾任桂林学生联合会会长的李文钊回忆:当时桂林大中学校学生,出于爱国热情纷纷上街宣传,深入戏院演讲和演剧。有一次广西法政专门学校的演讲队在...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在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在设立审判厅的地方设置有“官代书”,除代写诉状外,亦可出庭辩护,虽略具律师之意,但并不是律师。广西律师业兴起之源,应始于民国2年(1913年),首先是在设有审判机构的原广西省府桂林和梧州两地,后随着各地审判机构的设立,律师人数也逐渐增多。抗日战争时期,在广西南宁、桂林、梧州、柳州、郁林等地都有律师公会组织,拥有律师上百人。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七年,广西在南宁、桂林、柳州、梧州及部分县城建立有法律顾问处23个,拥有律师68人。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后,全省律师仅存54人。到一九…  相似文献   

11.
《广西文史》2010,(1):78-78
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开瑞,于2010年1月4日在全州县逝世,享年94岁。 陈开瑞,曾用名关玉,生于1916年。广西全州县人。民革党员。暨南大学肄业。曾任第五路军总司令部政训处国防艺术社宣传部干事、代主任,广西省戏剧改进会常务编审,广西桂林学校教导主任,第四战区荣誉军人管理处少校视察,国民党全县县党部书记长。  相似文献   

12.
1966年12月28日至1975年9月16日,经中国政府同意,越南民主共和国教育部将阮文追军队文化学校、越南南方普通学校、越南南方民族学校、越南南方儿童学校迁至中国广西桂林办学,四校合称"九·二"学校。"九·二"学校的越南师生迁至桂林后,中方高度重视,成立了"九·二"联络办公室协助越方办学并负担了"九·二"学校新校区建设及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的全部办学经费。中国对"九·二"学校的教育援助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在中越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沈鸿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广西旧军阀,然而他在战斗难分难解之际却给回族以绍芝阿訇赠匾,这个中的缘由是因为阿訇以绍芝冒死为民请命。广西旧军阀陆荣廷于1920年兵败出走,但仍不甘心失败,为实现他再次统治广西,做广西王的美梦,1922年回到南宁后,欲实行第二步进驻桂林。1924年春,以北洋政府授予他“广西善后督办”的名义,他遂“名正言顺”地带兵出巡桂林。当时桂林乃军阀沈鸿英部占据。沈鸿英原属陆之部下,后沈陆之间矛盾尖锐,水火不容,互相吞并。当陆荣廷率部出巡桂林时,沈鸿英表面上服从陆荣廷,将桂林的所属部队撤往平乐。但旋又…  相似文献   

14.
1942年我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后,我很想从事文化教育事业,当时和我同时毕业的一些人和我也有同样的愿望。我们商量以后,决心结伴去广西桂林。因为当时广西是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地盘,李白二人与蒋介石集团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矛盾,政治上稍为宽松一些。不少进步的文化界知名人物都云集桂林,不少一贯反对蒋介石的军政界人物如李济深、蔡廷锴等也在桂林居住。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时期,我在重庆以卖为生,曾听到一些抗战时曾在桂林呆过的友们谈,广西有二李,凭他们与广西当局的特殊关系,对进步化人庇护支持,使进步化人比在其他蒋管区少些恐惧,所以桂林才成为化城。这二李,一是李钊先生,他和李宗仁是表兄弟,1950年我在桂林联曾与他共过事,留待后写;一是白崇禧的老师李任仁先生,可惜我只见过他的侧影。那是在1950年初,我从联回岳丈家看孩子,见黎家巷口停着一部小汽车,  相似文献   

16.
正奇山秀水孕奇才"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奇山秀水的广西桂林和阳朔,孕育了许多英才雄杰,曹邺便是阳朔名载中华史册的历史文化名人。曹邺,字邺之,唐代桂州(今广西桂林市)阳朔人。据《广西通志》《阳朔县志》等资料记载,曹邺出生于约816年,卒年待考。其故宅在阳朔县城龙头山南麓(今阳朔县阳朔镇小学一带),亦有原居住在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桥南侧的曹家塘、后迁到阳朔县城的传说。曹邺天资聪颖,勤学苦读,但在京城应考10年、9次落第,最后于唐大中四年  相似文献   

17.
陈林 《贵阳文史》2011,(4):12-12
田君亮,贵州平塘人。1915年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经济学,1919年毕业。1921年回国后,在广西桂林见到孙中山,参加中华革命党,在上海、广东活动。1923年回贵州后任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教授兼教务长,贵州军事善后督办署参议。1924年任贵州省大塘县知事,清除恶霸,审理积案,县境安宁。一年后先后任四川石柱县县长,贵州务川县县长。愤于时政日趋腐败,遂弃官从教。在日留学期间,参加了反对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和“凡尔赛和约”的签字斗争。  相似文献   

18.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七月,34岁的张孝祥出知静江府(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次年六月即被人进谗言罢职北归。在广西任职的一年时间里,张孝祥不仅“治有声绩”(《宋史·张孝祥传》),还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文学作品。有人说:“张孝祥在桂林写下了20多首诗词。”(南国早报编著《寓桂历史人物》第16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但据笔者统计,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笔者在退休10年后主动请缨,为广西图书馆和广西桂林图书馆合编的《广西文献名录》审稿统编(该书已在2009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审阅众多的广西著作时,笔者发现清代著作最多的不是陈宏谋、郑献甫、龙启瑞、蒋励常等名家,而是广西临桂人氏况澄,其著作在桂图、区图所藏竟达60种之众,为广西历代文献著述最多的一位著作家,成绩斐然。于是引起笔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白先勇先生的父亲白崇禧将军,广西桂林人,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他是民国时期的军事家,国民党高级将领,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发挥过重大作用。他所著《游击战纲要》一书成为国军军事学校研讨游击战的教本,他制定的6条对日军作战的指导原则,后来成为各战区作战的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