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秀芹 《神州》2012,(12):229-229
一节好的数学课的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能够唤起学生求知欲,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因此在设计课堂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入手,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孩子从书本通向生活。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己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
朱哲影 《神州》2014,(17):139-139
学生注意力分散一直是教师最为痛疼的问题,正确了解、理解注意规律将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投入课堂,积极学习新知。熟练的运用注意规律,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使教师教学高效突破重点难点,掌控课堂节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建民 《神州》2012,(21):93-94
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根据教材创设具体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以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梦誓警方法,在课堂中创设形泉的情境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心理。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把精力最大程度地集中在课堂学习内容上。  相似文献   

4.
蒋玉红 《神州》2011,(5X):96-97
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容量小,结构流程简单,学生所得并不多,又因形式单一,常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造成“少慢差费”的现象。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对语文教师来说,教育的现代化除了要求教师的观念现代化之外,还应包括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唤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负担、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弥补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拓展学生思考维度;学以致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进而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郑毅 《神州》2012,(4):261-261
苏霍姆林斯基大声疾呼“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激励是唤醒的前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主动、适时的激励性评价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期待,能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6.
贾艳红 《神州》2012,(24):167-167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7.
李季红 《神州》2012,(6):76-76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可见语文教学关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获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张兰先 《神州》2011,(8S):122-12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9.
刘圆圆 《神州》2011,(7X):215-215
“注意”这一心理现象,认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的导入、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动作、表情、对学生的评价以及课型结构的安排等方面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更好地利用好课堂40分钟,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0.
吴俊荣 《神州》2012,(4):283-283
社会生活普遍“数字化”,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应是生活化的,实践“教育即生活”。在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中如何使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呢?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实施课的导入“生活化”,学习过程“生活化”;知识运用“生活化”。从而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能在数学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学习生活中必需的数学,培养有开拓创新精神新人,更好地实践课改精神,推进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张瑞姣 《神州》2012,(12):204-204
“生活即教育”,新课程也强调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注意从生活的源头汲取活水,让数学与生活联袂,从而扩大数学教学时空,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真正让学生喜欢上这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因此,我在课程改革当中力求能够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相似文献   

12.
谭振 《神州》2011,(1X):126-126
社会在进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枯燥乏味的“满堂灌”的教法要更新。以人为本,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时期,这个时候的学生身心智力均在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只是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渗透德育,潜移默化使学生人格、素质得到培养和完整,引导学生身心智力健康发展。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学〉-7兴趣和学〉-7动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周学良 《丝绸之路》2009,(8):123-125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学重理论灌输,轻情感培养,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造就了一个个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表现截然不同的“两面人”。为了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必须坚持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心灵出发,在课堂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把学生学习的背景生活化,打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郭利芳 《神州》2012,(21):119-120
作文教学生活化,即在作文教学中,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要写生活内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面对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作文走近学生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  相似文献   

15.
林则林 《神州》2014,(3):79-79
<正>教育家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萎,溪水自然奔流不歇。"可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上讲授作文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观察、体验生活。从丰富的生活中,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1、接触生活,指导学生观察教育家叶圣陶说曾说过:"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生活,但他们的作文却很空洞,这不是说学生没有观察,而是在观察时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可见,在指导学生观  相似文献   

16.
张守兰 《神州》2012,(4):58-58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教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从“引趣”引导、“预设问题”引导、“悬念”引导方面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会颖 《神州》2012,(27):223-223
素质教育的理论为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路,教师要大胆打破文言文教学的常规模式,要为学生打开传统文化这个宝殿的大门,让学生为它的魅力所吸引,要让学生吸收其精华,并能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有如下几点拙见:一、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现代教育的最新理念是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由于文言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距太遥远。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大多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因此必须想办法唤起他们的参与热情,激发起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钱翠芬 《神州》2014,(15):78-78
“课中操”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课堂上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和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尤其的枯燥的练习课和紧张的复习阶段,“课中操”的运用,能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良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葛殿茹 《神州》2013,(31):174-174
初三化学复习教学课堂的效率的提升策略有多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采取的措施具有针对性。文章从要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以课本为基础、以联想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注重思考、帮助学生学会“巧”记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常剑锋 《神州》2012,(16):148-148
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获取知识、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体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是一项涉及学生与教师双方的实践活动,师生互动更是“二期课改”背景下探究性课堂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