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彤  李雪敏  张子慧 《神州》2013,(15):15-15
本文通过对《倾城之恋》的分析,探讨张爱玲创作的特色:对都市女性的关注以及对人性的反思,进而表明张爱玲在一个特殊的时间段里,用自己独特的笔锋,创作出区别于当时两大文学派别的作品,以此来表现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揭露出生命的无奈,人生的不易以及在人类生存状态下灵魂的孤独。  相似文献   

2.
王爽 《神州》2011,(12):102-104
在萧红、张爱玲的笔下,具有神圣色彩的母爱已被揭去了慈爱的面纱,伴随《呼兰河传》、《金锁记》中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曹七巧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母亲形象,展示给我们的是失去了人性的恶母形象。本文从恶母形象文本分析,恶母变态行为,恶母性格,母亲异化为恶母的原因等方面,对作品中两位恶母形象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杨甜 《神州》2013,(20):13-13
《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是张爱玲以五四为背景写的知识青年婚恋小说。本篇论文主要从写作模式、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三个方面分析小说对五四启蒙构成的反讽式消解,启发我们对五四启蒙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是张爱玲以五四为背景写的知识青年婚恋小说。本篇论文主要从写作模式、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三个方面分析小说对五四启蒙构成的反讽式消解,启发我们对五四启蒙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李雪彤 《神州》2011,(9X):37-37,39
张爱玲笔下的父母多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其中小说《心经》中的父亲许峰仪和《金锁记》中的母亲曹七巧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张爱玲之所以会刻画出如此异化的父母形象,与她的人生经历和对父母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被世人看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极具传奇色彩的名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塑造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采取与世逆流的题材以及独具一格的创作特点备受世人追捧.《倾城之恋》是一部充分体现张爱玲爱情观和婚姻观的作品.在这部不朽之作中,亲情、爱情以及战争前后人们如何生存和挣扎的态度被张爱玲描写的栩栩如生.张爱玲笔下的亲情在金钱...  相似文献   

7.
吴静怡 《神州》2013,(17):23-23
在有关张爱玲作品的评价上,大多数人都推《金锁记》为经典之作,甚至连傅雷都曾著文《论张爱玲的小说》给予其最高的评价,并批评说《倾城之恋》"没有悲剧的严肃、崇高和宿命性;光暗的对照也不强烈。"的确,曹七巧这个人物形象独一无二,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作为张爱玲塑造的"不彻底人物"的典型——白流苏和范柳原。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一直备受关注,但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投向了她的一些中短篇小说,对《半生缘》的研究似乎有些不够。其实《半生缘》绝不亚于张的其他作品。本文试着从它的含蓄美和苍凉感谈起,以期更好地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9.
在有关张爱玲作品的评价上,大多数人都推《金锁记》为经典之作,甚至连傅雷都曾著文《论张爱玲的小说》给予其最高的评价,并批评说《倾城之恋》“没有悲剧的严肃、崇高和宿命性;光暗的对照也不强烈。”的确,曹七巧这个人物形象独一无二,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作为张爱玲塑造的“不彻底人物”的典型——白流苏和范柳原。  相似文献   

10.
萧红的《呼兰河传》第五章中,“团圆媳妇”、“跳大神”、愚昧的民众们以及古老的生死观都是造成小团圆媳妇之死的因素,文章在叙述这一悲剧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出一幅独特而多彩的民俗风土画。  相似文献   

11.
楚国的屈原因为其身处特殊的时代环境,且其个人的际遇遭受到了现实困境,所以屈原的生存境况带有强烈的边缘意识况味,屈赋的创作就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宋代的洪兴祖因为与屈原有着类似的历史境遇,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因此他在诠释《楚辞》时,能使解释者的视界与《楚辞》作品内容的视界两者之间达到融合,能深刻体味到《楚辞》作品的真谛,在诠释中体现了自己品读《楚辞》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2.
台湾女作家戴文采,其作品文字鲜活、哲思幽微,曾获“联合报小说奖…‘梁实秋散文奖”。她最引人注目的一段经历,莫过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与传奇女作家张爱玲做了一个月的邻居,并根据亲身经历写下了散文《华丽缘:我的邻居张爱玲》,为读者揭开张爱玲晚年隐居生活的一角,本文为其节选——  相似文献   

13.
无论张爱玲怎样投入到俗世生活的中心去津津乐道灯红酒绿和笙歌艳舞,她小说中的人物却总是穿透岁月,穿透她有意强调的城市繁华,给人一种无限蔓延的孤独感。所谓“大隐于世”,笔者以为,小说中人物所体现出的这种令人隔膜和凄冷的城市孤独,正是张爱玲的一种创作风格。那么具体到小说《琉璃瓦》,这种繁华掩抑的孤独是如何在张爱玲笔下表现的呢?冷漠的亲情营造孤独意境由于作者张爱玲本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冷冰冰的家庭中,没有得到过父亲的慈爱和母亲的温暖,所以她的作品中很少能见到合乎常伦的亲子关系。“《心经》中的父女之爱是畸形变态的。《花…  相似文献   

14.
陈瑾瑜 《神州》2020,(1):7-7
从婉约爱情到苍凉人生,电影的展述很有一番深沉的味道。张爱玲小说创作于世道曲折之时,对苍凉人生的体味是不言而喻的。原著《十八春》的结局有一道光明的“尾巴”,写男女主人公走过十八年曲折的情路之后,虽然各有家庭,但还是一同去参加国家刚解放时东北的建设,化哀怨为淡泊。许鞍华导演的《半生缘》则一刀切断了它,让这个哀怨的故事彻底以宿命的结局完成“苍凉”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正民国才女张爱玲从小就对美食有种天然的敏感。私塾先生教她读"太王事獯于"这样难念的句子,她死活记不住,不过她的脑子转得快,自己私下改为"太王嗜熏鱼",这样就记得一清二楚。张爱玲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一文中,提到童年在天津吃到的各种美味。其中一道是鸭舌小萝卜汤,对于这道童年美味,张爱玲的描述很有趣":咬住鸭舌头根上的一只小扁骨  相似文献   

16.
王可心 《神州》2011,(23):11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之一,她擅长从女性的视角来描绘人类的情感世界,也擅长刻画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征。张爱玲的作品里记述的是平凡而悲凉的人生。她更多的从现实生活寻找素材,审视女性人物的不幸命运和女性人物人性上的弱点。本文主义描述了她笔下的女性人物恋爱观,分析了她们爱情观与婚姻观形成的原因及无奈。  相似文献   

17.
王可心 《神州》2011,(10):11-11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之一,她擅长从女性的视角来描绘人类的情感世界,也擅长刻画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征。张爱玲的作品里记述的是平凡而悲凉的人生。她更多的从现实生活寻找素材,审视女性人物的不幸命运和女性人物人性上的弱点。本文主义描述了她笔下的女性人物恋爱观。分析了她们爱情观与婚姻观形成的原因及无奈。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对《红楼梦》及研究的"疯狂",是其学术专论《红楼梦魇》的非学术隐义的表征。她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对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评点和考据《红楼梦》作为间接诉情文本,消解其对时代与人性的悲剧感。  相似文献   

19.
苍凉是张爱玲悲剧美学的内核。本文旨在从身份焦虑的角度来透视张爱玲作品的荒凉意境,探讨张爱玲的身份焦虑的产生、表现形式及对苍凉的审美趣旨形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婧 《南方人物周刊》2011,(10):103-103
上海新光影艺苑,前身为1930年开张的新光大戏院。这座带有西班牙和意大利中世纪风格的建筑,曾首映过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迎接过喜剧大师卓别林,是张爱玲首度改编小说的话剧舞台,亦是李安《色·戒》的取景地。近两年,它又迎来了沪上怀旧热潮“过电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