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红 《神州》2011,(7X):101-101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初中课本上所选的古诗文占教材的30%左右。学习文言文,可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语感和思维,提升精神品格。可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箴言,教法僵化,使学生日生厌倦之情。文言文的教学是进入课改后最为混乱和困惑的,有的教师过于强调对文言文语法掌握,对实词、虚词的理解,把它当作工具书来上;有的教师缘于对新课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80篇”的误解,把它当作现代文来上,只要求学生读读背背即可。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  相似文献   

2.
侯新颖 《神州》2011,(7S):53-53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要掌握一种语言,必须全面掌握语音,语法和词汇。然而,无论是语音还是语法,都是通过词汇来体现的。扩大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因此词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英语单词,我们就必须懂得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秦宣青 《神州》2011,(6X):116-116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如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果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一、语法教学存在"偏颇"现阶段中学语文语法教学存在的各种"偏颇"现象也是中学语文语法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一大阻碍。重视英语语法教学而轻视汉语语法教学,使得学生对母语语法的掌握受限,在日常的学习考试中,出现了使用英语语法分析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甚至古代汉语语法问题的情况,得出的结果令人无奈。重视教材理论、举例而轻视联系实际也是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中的一个硬伤。语法教学本来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能力,而中学教材语法的讲解例子选取目前  相似文献   

5.
柴洁 《神州》2012,(3):359-360
多年来,中学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形武,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忽视培养交际能力和掌握语言运用能力。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得不花过多的时间讲解繁杂又枯燥的语法规则。这种重语言形式,轻语言交际的教学思想。长期笼罩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是交际为语言服务.还是语言为交际服务,一直成为英语教学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从理论上就如何用交际法教语法作了初步探讨,通过运用交际和模拟交际指导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6.
庞海霞 《神州》2012,(7):63-63
“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则,是语言本身的结构规律。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行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内容基本都安排在初中,因内容抽象,学生难掌握,纯语法知识基本上又不考查,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都认为花时间教语法不值得,所以往往对它淡化处理甚至弃之一边。这就导致了许多高中生语法基础薄弱,许多学生对一些简单的语法现象不能解释,不会分析,对复杂的多重复句更是理不清头绪。语法水平低,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受到影响,从而阻碍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千万不可忽视,语法教学应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黄桂新 《神州》2011,(8S):67-67
现代的教育是提倡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怎样教,把重点放在教“懂”、教“好”上,把学生这一“主体”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那么怎样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掌握物理知识,已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本人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几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陈建玲 《神州》2012,(19):135-135
长期以来,中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延袭使用语法翻译法。很多教师认为,教英语无非是让学生掌握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判定学生英语学习好与坏的标准是看其英语知识掌握的多少。这样就导致了语法学得挺好。交际中却常常出错。  相似文献   

9.
马志昆 《神州》2012,(3):171-172
文言文教学,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是考试中学生最容易失分的部分。因此,如何搞好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全国各地的语文教育专家和教师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和实践。但收效甚微.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文言文教与学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在吸收分步教学法等优秀教研成果的基础上,突破了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通译全文,然后学生背诵的传统模武,摸索出了一套新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即高中文言文分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10.
高武 《神州》2011,(8):89-89
根据自己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往往不得法。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经常教给学生以下五种技巧,即大意判断法、意项试验法、标志确认法、语气推断法和语法分析法。  相似文献   

11.
秦晨 《神州》2011,(9S):82-82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和选修)所选文言文篇目大都是久经传诵的名篇佳作,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来最有利于引发师生双方浓厚的教、学兴趣。可是,尽管教师和学生都为学好文言文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意。目前,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文言文的现象极为普遍,某些中学生甚至把文言文视为学习的敌人。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文言文真的就这么可怕吗?看看目前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12.
包小琴 《神州》2012,(3):93-94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普遍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很难达到理想。在多年的课堂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只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使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活”起来,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感受、领悟文言文的魅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如何教好初中的文言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多少年来,在初中文言文教学方面,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这种"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学方法。致使人误以为教文言文就该这样教,舍此别无他途。这就是文言文教学为什么会让学生觉得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最大的原因就是缺少文言文教学的创新。近年来,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探索开展了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点收获,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4.
一大部分学生害怕文言文的学习,部分教师也觉得文言文教学难度较大,在实际生活中没有用场,导致文言文教学用力不小,收效不大。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从更好的继承中国悠久、优秀的传统文化出发,本文试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一些教学方法,以推进我们新课改之下的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黄时大 《神州》2013,(19):55-55
对于初中英语的学习来说,掌握基础的词汇、语法和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工程。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法学习难度系数较大,不太容易掌握英语语法的固定结构、特殊用法等。语法,简单的理解就是英语语言的用法,词汇之间的组合技巧,只有学好和正确的运用语法才能达到英语交际和灵活运用的目的。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语法常识才能有效的提高英语表达、理解、阅读和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扎实地掌握语言知识,实现学以致用,学为所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张光莉 《神州》2013,(17):162-162
高中文言文教学更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从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入手,深入学习文言语法知识,加强积累、巩固基础,同时应要求熟练掌握课本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只有坚实的基础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文言文,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中文言文教学更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从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入手,深入学习文言语法知识,加强积累、巩固基础,同时应要求熟练掌握课本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只有坚实的基础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文言文,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李飙 《神州》2011,(5X):109-109
语文的教学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善于读书的人,能自己提出问题来自己解答。中学生思维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一定的发展,这就为发展发散性思维提供了可能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用问胚教学法来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呢?  相似文献   

19.
刘素侠 《神州》2011,(7):84-84
(一)认识高中语文文言文的重要性文言文的教学在高中语文新课程中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课程教材文言文篇目数量增多,课文难度增大,在高考试卷中文言文占有的比重也较大,它是考试中学生最容易失分的部分。2009年的广东省高考中文言文就占有22分,可以说学好文言文,是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玲玲 《神州》2011,(7X):190-190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最好教的是死知识,教者只需“照本宣科”,但效果也是最差的;而最难教的则是最活的“教学教法”,即教会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学会最多的知识的方法。因为它是要因人、因地、囡时、因条件而异的,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对教师水平的一种全面、综合性的考察。它需要我们教师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