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我国,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俗称“七夕”,“夕”是夜晚的意思,古称“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等。唐朝大诗人杜牧《七夕》中说:“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生动地描写了七夕夜晚观看银河系“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形。那么,“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奇异天象与中国的七夕文化究竟有什么关联呢?  相似文献   

2.
天下有情     
赵焕军 《神州》2011,(16):1
晴朗夏夜,"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流传了2000多年的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已被中国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千百年来,"七夕"成为中国的爱情节,也成了最具中国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  相似文献   

3.
《神州民俗》2007,(8):32-32
东莞人多是秦汉、南宋时期南移的汉族,多保持中原古代风俗,民国民俗学家、篆刻家、东莞人邓尔雅有《癸亥(1923年)七夕竹枝词》记载东莞家乡风俗云:“纸醉金迷斗巧工,民间俗尚仿深宫。改将七夕从初六,南国犹存五代风。”并注:“七夕改为六夕,始于五代。以七夕诸大臣须赴宫乞巧会也。”可知东莞乞巧节历史悠久。在望牛墩,[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王闿运的七夕诗突破历代七夕诗传统节日文化的题材范围;其创作实践表征了王闿运从传统向新变的突围。七夕诗系统记录了中国近代的历史和诗人的人生遭际。其七夕诗婉转自然、沉郁典雅的艺术风格又体现了他诗歌艺术中新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
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在汉魏之际确立之后,一直到唐代,其节日活动主要是以拜星乞巧为主,相沿成习,未有大变。但到了宋代,七夕风俗却大为改观,不仅节日气氛空前热闹,而且出现了众多前所未有的节物,如泥孩儿摩喉罗、谷板、种生等。尤其是摩喉罗,更是令宋代官民趋之若狂。关于摩喉罗的来历,近世学者一般都认为源于佛教。本文比较宋代七夕风俗与古代西亚哀悼塔穆兹(阿多尼斯)风俗,证明宋代七夕崇拜摩喉罗的风俗并非源于印度,而是来自更为遥远的西亚和更为古老的巴比伦。古巴比伦人在万物盛极而衰的夏至之际悼念植物和谷物之神塔穆兹(Tammuz)的风俗,在上古时期传遍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在希伯来旧约以及古希腊文献中都有记载。此种风俗随波斯人的统治传入中亚粟特国家,演变为(汉历)七月初一到初七日历时七天的“哭神儿节”。隋朝韦节于公元605年出使康国亲历其事,并在《西蕃记》一书中留下记载。此种风俗在中古时期随入华的粟特人和祆教风俗传入中国。因其在节日风俗上与七夕有相通之处,尤其是节期恰好也在七月七日,因此逐渐融入七夕风俗,使宋代的七夕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异域风情。宋代七夕令众生痴狂的泥孩儿摩喉罗,就是脱胎于西亚的植物神塔穆兹或阿多尼斯,宋代七夕的谷板和种生则是西亚阿多尼斯花园的变种,而西亚的“塔穆兹”或“阿多尼斯”在中土之所以改名为“摩喉罗”,则与中亚粟特地区印度教、佛教与祆教的融合有关。宋代七夕风俗的西域文化渊源之揭示,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古以降西域文化对于中国节日风俗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华遗产》2013,(8):158-159
有人说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至今仍为民俗佳话。“牵线搭桥”是撮合青年男女的民间俗语,牵线牵的是月老的红线,搭桥搭的是喜鹊的爱桥。但七夕最初在民众心目中并非是吉日良辰,而是凄苦的分离忌日。七夕从忌日到良辰的历史变化映射着古代社会民众时间观念的重大变迁。  相似文献   

7.
文献记载的中国七夕早在日本奈良时代传至日本,作为宫廷的惯例,以"展示丝织品和诗宴"的形式直到平安时代。中国民间传承的七夕竹竿晾衣曝晒与愿丝乞巧,在日本庶民文化渐起的室町时代骤然以"竹竿悬挂五色绢丝乞巧"的形式大量出现,至江户时代青竹"笹"代替竹竿进入七夕,五色绢丝换成五色"短册",并参与"七夕送"的活动,是庶民文化的重大转折。日本的"七夕祭"因为神道和佛教因素的渗入,从而真正具备了"祭祀"的意义。而完成宫廷乞巧风雅向民间祭祀转变的标志,就是青竹"笹"代替竹竿悬挂五色"短册"的出现。"笹"是日本既尊重传统又迎合时代变化的七夕文化标志,它保留了来自中国七夕文化的主体"竹",也结合了本土文化"青竹",承载着日本七夕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寄托着日本人对生活的无限美好愿望与期盼。  相似文献   

8.
七夕,就是农历的七月七日。因为乞巧是七夕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所以七夕又有乞巧节之称。在这一天乞巧的风俗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每年到了七夕的晚上,大家就会出门去看牵牛、织女星渡河相会。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里记有“喜鹊填桥”的民间说法,“七月七日,清晨乌鸦喜鹊飞鸣较迟,俗谓之填桥去”。传说中的织女手艺高超,织出的衣裳如天边的云彩一般美丽。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女陛之间,遂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  相似文献   

9.
独家优惠:前十位读者凭《风景名胜》杂志可免费游玩月老山森林公园. 时间:2017年9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详情扫描《风景名胜》二维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每年七夕这天,我们总会看见喜鹊的头顶突然秃去.相传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牛郎织女的故事听了不下百遍,这个月的28号便是七夕,想好带着女票或者男票去哪里共度浪漫了吗? 想要浪漫,何不去国内唯一一座以“爱情”为主题的森林公园——月老山,乘心心相印船游爱情海,漫步爱情长廊、婚纱廊、去月老庙祈福求签,在爱之屋比翼齐飞,共度良辰.“七夕”期间更有七夕文化节、相亲会等节庆活动.这里处处洋溢爱的氛围,时时刻刻绽放爱的激情.  相似文献   

10.
刘明杉 《文博》2007,(4):20-25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宋人秦观《鹊桥仙》中脍炙人口的佳句。古来多少名士才女,将对美满姻缘的企盼,吟诵成华彩诗章。这些咏叹爱情的创作源泉,就是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个古老而凄美的爱情神话。七夕乞巧节,绵延数千载,隆重程度堪比春节。农历七月初七,青年女子们聚集在月下乞  相似文献   

11.
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 [宋]张先《菩萨蛮·七夕》  相似文献   

12.
唐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不少令节风俗也尽入歌行,其中尤以咏怀七夕的诗章居多,从中亦可看出唐代七夕风貌与士庶心态.一七夕风俗,盛唐最烈,而盛唐宫廷又为甚.盛唐宫廷展现的七夕风俗有两个场所.一为嫔妃乞巧的“楼殿”,名唤“乞巧楼”.王建《宫词》曰:“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诸亲”,指他宠爱的嫔妃.因此得到敕赐乞巧楼的殊遇.乞巧楼,据五代王仁裕追记:“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灸,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以锦结楼,能容数十名嫔妃,可见“楼殿”之大,縻费之广.由于穿针的对象是“诸亲”,故十分考究.至于整线贯针的风俗,则承自前代.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  相似文献   

13.
1949年5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武汉,全市人民敲锣打鼓欢庆解放。军管会文教组丁兆一同志于7月进驻共和舞台群众汉剧组。他首先找到我,我把该组的一些情况向他作了介绍。该组的戏班是一个农村单台乡班,没有多少名角,二三等贴补角较多,青年演员较多,大多数是贫苦家庭出身,他们热爱共产党、毛主席。丁同志听了很高兴,马上支持戏班排练新戏《义凤山》、《七夕泪》。同年,《七夕泪》参加了武汉市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被评为汉剧类的甲等奖。但有不少人不服气,说是没有名演员参加演出。当时我是评委,不同意这个观点,名演员是演出…  相似文献   

14.
古代较普遍的节日大体都是在农闲之时。“七”在《周易》的卦爻辞中有“反复”、“归来”的意思,故牵牛织女传说中以“七月七日”为相会之日。东汉中期以前,这一天称作“七月七日”,应劭《风俗通义》中最早称作“七夕”。乞巧之俗起于宫廷内彩女,因为宫廷彩女不可能突显爱情主题而庆牛女相会,因而由织女的“织”字引发出“巧”的主题,而开展“乞巧”活动。所以这个节俗传到社会上之后.妇女们借这个节日表达反对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由等思想,但表面上仍以乞巧为主题,称作“乞巧节”。编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西和乞巧歌》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七夕节的内容实际上十分丰富。或同牛郎织女传说有关,或同妇女的种种劳动有关。乞巧的方式也丰富多彩,各地不同,表现出两千年来广大妇女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5.
西和七夕风俗是第一个在我国国家层面上受到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和的七夕风俗及乞巧歌,作为“秦风”的遗响,在继西周和秦之后陇南地区被边缘化的封闭社会环境中,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历史途程,能以比较完整的形态传承延续至今,意义非凡。七夕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全民节日不同,在其初期或原初的意义上,其参与主体是未婚的少女,在其后的发展中,逐渐把少妇这个群体囊括进来。节俗的内涵,主要是在“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六个环节组成的祭拜巧娘娘的仪式上,吟唱各种社会内容的乞巧歌。乞巧歌是社会历史和少女群体民俗的重要载体,乞巧歌是依附于七夕这一特定节候而产生和咏唱妇女的社会心理诉求的口头文学。故而,七夕节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乞巧节文化内涵的核心是“乞巧”和“巧”。“巧”是妇女对人生的憧憬,是他们现实生活的需要,是他们改变悲苦命运的法宝。  相似文献   

16.
光泽是闽赣边境的一个山区小县,地处偏僻,民风古朴。清版《光泽县志》“风俗”中便有“人物犷真,民风淳朴”之说。千百年来,光泽民间流行着许多年节风俗习惯,每年七夕这天的“量桥”风俗,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李霞 《沧桑》2010,(5):155-156
七夕节起源于古代天体日月星辰崇拜,蕴含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爱情观、道德观和婚恋观,包含着社会性别的确认、生殖崇拜和巩固家庭稳定的民俗文化功能,七夕节的文化透视出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男耕女织"的观念和模式,明确了男女的社会分工。  相似文献   

18.
位于江西省新余市西南的仙女湖,因1600年前东晋文学家千宝所著《搜神记》“七仙女下凡”的传说故事得名,是中国七夕情人节的发祥地,在这里,演绎了一段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 同时这里也是中国古代科技巨著《天工开物》的原创地、是现代国画大师傅抱石的故乡. 地处庐山、井冈山、三清山、藤王阁等著名景区中心,也称得上景中景.又有浙赣铁路穿境而过,距昌北机场两个小时车程.无论驾车还是乘车出行,都十分便利,非常适宜周末散心游玩.来这里体验一把人人称羡的“朝九晚五与浪迹天涯”并行的生活方式,惬意舒心,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相似文献   

19.
七夕节     
农历每年的七月初七为七夕节,2016年的七夕节为公历8月9日. 七夕节,始于汉朝,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文馨 《黑龙江史志》2013,(21):164-164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正遭遇着一场文化的侵略。圣诞节、情人节无声无息走入我们生活当中,而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与七夕,人们大多感叹没有往日的热闹。如此同时",韩流"风也深得中国年轻人的追捧。面对现实挑战,2011年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分析其定义,提出几点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