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数学融入生活。下面我简单地谈一谈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一点体会。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2.
王道秀 《神州》2012,(13):85-85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3.
杜林丽 《神州》2012,(18):195-195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面对这一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考虑数学教学中能不能把现实的问题与之相联,能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去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能不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这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联想到如果数学教师能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那么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4.
许建国 《神州》2012,(7):270-27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号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马素梅 《神州》2012,(3):361-36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6.
铁梅 《神州》2012,(6):234-23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境,让孩子们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不仅让孩子们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验数学的价值、魅力。孩子们会用学得的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情感体验。还要让每一次体验学习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领悟,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曾富彬 《神州》2012,(13):306-306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数学,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课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他们的思维方式,发展他们的大脑是不发达的大脑细胞,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8.
黄晓玲  杨武霞 《神州》2012,(4):74-74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长期以来,“数学抽象,难以理解,枯燥乏味”是学生对数学的普遍的认识。但实际上,数学是一种工具,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数学来源于生活,它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数学本身的自然规律,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和用数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并用数学知识较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郭艳玲 《神州》2012,(16):111-111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利于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既满足了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数学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联系在一起,激发其理解抽象与具体关系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数学。老师作为教育实施者要帮助学生在数学情境学习中,掌握学习主动权,在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快乐、满足、自信的情绪,从而高效地增强学习兴趣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贾艳辉 《神州》2012,(12):198-198
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j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祁春霞 《神州》2013,(13):203-203
课程标准指出:"不独立设置应用题单元,取消对应用题的人为分类。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课程标准中对应用题部分所占的比例有所削弱,但统揽小学数学教材,我们仍能发现应用题的教学依然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选择了现实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允许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笔者从以下几点入手,使这一单元的教学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3.
胡超 《旅游纵览》2011,(3):111-111
<正>"职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理论思想贯穿了整个职业教育,职业中学教材在内容上注重学生实际,注意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职业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思路就是采取适合的方法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职教课改实施  相似文献   

14.
数学的产生源于生活,数学的课堂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自身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鑫 《神州》2020,(5):133-133
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基本特点。考虑到小学生数学学科思维发展的特点,能够用生活的直观熟悉等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要借助各种先进的手段,帮助小学生在生活化的框架之下,掌握数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张银霞 《神州》2012,(4):226-226
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有效的操作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有效的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在有效的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阴海涛 《神州》2012,(3):373-373
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有效的操作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有效的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在有效的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陈雯婷 《神州》2011,(26):155
数学是一门实用学科,新课标指出"要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将对如何落实这一任务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殷伟霞 《神州》2012,(13):307-307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我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徐广芬  郑丽 《神州》2012,(22):125-125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