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金融市场短期利率、长期利率、股票指数、日元汇率指标的变动,来评估次贷危机对日本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文章认为次贷危机使日本丧失了一个难得的金融政策正常化以及走向长期经济增长的机会,日本金融指标变动与美欧的同步化使得日本难以独善其身,而高企的日元汇率随时有反转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徐芳 《神州》2012,(17):259-259
虽然美国次贷危机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深重的灾难,还有关于危机的思考。"经济学是健忘的",历史很容易重演。因此,对各类危机进行比较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这两次危机的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方面分析,讨论二者的异同点,并最终得出这两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防范金融危机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忠东 《史学集刊》2002,(3):62-68,55
印度支那地区(越、老、柬三国)是美国冷战时期遏制政策中的重要一环。当时美国政府阻止共产主义“扩张”的半月牙遏制线包括朝鲜半岛38°线、台湾海峡、印度支那17°线。冷战期间,在这条遏制线上风起云涌,先后爆发两场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三次危机(1955年台海危机、1958年台海危机、1961一1962年老挝危机)。肯尼迪政府在处理老挝危机时显示出其灵活的一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本质仍是其前届艾森豪威尔政府奉行的“中立是不道德”原则的变种.其根本目标仍在与东、西方冷战中掘取第三世界国家对西方的亲近或支持。老挝危机的政治解决对越南问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肯尼迪政府在越南干涉的重大升级,从而使美国政府在越南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4.
谢坚明 《民国档案》2005,34(3):68-74
卢沟桥事变是一次严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涉外突发性事件。国民政府在卢沟桥事变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危机,在做应战准备的同时谋求和平解决,采取应战而不求战的方针直至被迫进行全面对日作战。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危机应对,从总体上看符合当时的国情,捍卫了国家利益,顺应了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迫切要求抵抗外国侵略的时代潮流,应该予以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汤颖跃 《沧桑》2009,(4):108-108,12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国家不可能单纯通过行政手段来间接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而对于微观主体的公司而言,如何将自身财务风险降到最低,维持公司长期生存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引发次贷危机的原因入手,分析其对公司财务管理的启示,希望公司能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宋慧珠 《攀登》2010,29(2):103-10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进而对地方税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结合青海实际,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青海地方税收呈现的主要特点;进而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了影响青海地方税收增减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促进青海地方税收增长的路径选择等。  相似文献   

7.
热词     
《环球人物》2020,(9):7-7
GAP停发工资近日,美国服装巨头GAP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品牌在全球的门店关闭了90%,自2月以来已损失10亿美元(1美元约合7.08元人民币)。为了应对危机,GAP采取了11项措施,包括暂停给8万多名员工发放工资,让他们休假,等等。  相似文献   

8.
正是美国次贷膨胀和中国房产私有化的刺激让中国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现在这个过程要逆转了——美国金融危机对应的是中国实体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9.
救市,救市!还是救市!这是全球经济连续几周内惟一的关键词。当这场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进入一个危急时期,美国和欧洲各国政府开始频频重磅出手,以挽救  相似文献   

10.
毛毅 《旅游纵览》2013,(7):293-294
次贷危机已经动摇了全球市场,强调风险管理和标准不当在一些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1.
张威 《安徽史学》2015,(6):118-127
1971年印巴危机是冷战时代一次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地区危机。危机期间,因受东巴内战与印巴冲突的双重影响,大量东巴居民逃往印度,沦为难民。东巴难民持续涌入印度不仅是东巴危机转变为印巴危机的主要诱因,同时也是导致南亚持续紧张、敌对氛围难以消解的重要根源。为妥善解决难民问题,美国积极谋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意图妥善解决难民问题,化解危机。但是美国采取的积极措施并未减缓危机冲突的不断升级。在处理难民问题的过程中,美巴政策协调趋于一致,而印度与美巴在难民问题上的政策倾向却渐行渐远。归根究底,是否应该在难民问题上附加最终促成东巴独立的政治条件是美巴与印度的根本分歧所在。而这一根本分歧的悬而未决最终成为引爆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2.
2007年9月18日上午9点30分股市开盘前,华尔街依旧笼罩在美国次级信贷危机的阴云之下,雷曼兄弟的第三季度财务报表在此时出炉。作为美国商业按揭抵押债券的最大承销商,雷曼兄弟的季报业绩将直接反映目前信贷市场的现状,以及金融机构在危机中的损失情况,所以备受市场关注。次级信贷作为一项中国金融市场上没有的金融产品,国人很难从正面去体会这次它闯的"祸"到底有多大,但单从美联储选择在同一天(9月18日)宣布四年来的首次降息,便可知事态之严重。这被看作是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在一轮强劲增长之后的拐点。  相似文献   

13.
奥斯曼帝国并不是由于外债而亡国,但探讨外债问题,可以揭示奥斯曼帝国逐渐衰弱、几度危机直至最后瓦解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虽然帝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和贸易收入一直是增长的,但赶不上军费、警务开支和其他行政费用的增长。由于财政困难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政府被迫举债。奥斯曼政府不同时期举借外债的原因不同,外债规模也有差异。为清偿债务而成立的公债管理处,带给奥斯曼帝国直接的益处和深层的危害。这个机构化解了帝国的外债危机,但其职能扩大之后深入奥斯曼帝国的各个领域,对帝国的政府管理和普通民众的观念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削弱了帝国臣民对统治者的忠诚。  相似文献   

14.
邓峰 《世界历史》2008,(2):14-23
EC-121危机发生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迅速讨论了主张军事报复的军方方案和反对报复的国务院方案。尼克松总统决定接受国务院方案中的一项建议,在朝鲜附近海域立刻恢复有战斗机护航的侦察飞行。这表明美国不会对朝鲜实施军事报复。具体原因在于:首先,美国陷入越南战场,无暇他顾;其次,尼克松政府推行新亚洲战略的必然结果;第三,防止新政府内部出现分裂;最后,苏联缓和措施发挥的作用。EC-121危机既给美国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亦给尼克松新政府带来一些积极影响。无论如何,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在一场亚洲局部危机中选择行动的余地居然如此之小,显然昭示其力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条约组织是美国出于反共目的而在东南亚地区倡导成立的一个军事、政治集团。由于成员国之间在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现实政治利益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该组织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软弱的特征。1960—1962年的老挝危机是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但该组织并未担当起某些成员国所期待的责任。以泰国为代表的亚洲成员国因而对该组织失望至极,美国的信心也备受打击,东南亚条约组织一度走到崩溃的边缘。然而美国担心该组织解体可能会给其亚洲战略带来严重冲击。最后在美国暗中主导下,该组织走上一条垂而不死、衰而未亡的道路。与之相伴的,是美国在东南亚的干涉行动大踏步走向单边主义。  相似文献   

16.
柴韬 《黑龙江史志》2013,(23):202-202
当今社会,危机无处不在。在这个社会危机广布又频繁发生的时代,作为社会重要的公共场所之一的图书馆,也无法避免危机的产生。图书馆拥有海量的信息存储,负责书籍资料的保管、储存、传递和组织,而图书馆的危机也来自于方方面面,自然灾害,偷盗,计算机系统发生故障或被破坏都会对图书馆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如何对图书馆危机进行管理,降低危险性,是图书馆当前面临的问题。本文就图书馆危机和图书馆危机管理进行介绍,阐述其含义并说明其内容。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危机处理是博物馆发生危机时,博物馆管理者为阻止危机的扩散和继续,减少博物馆损失,维护博物馆形象而采取的控制、处理危机的有效措施。为保障危机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博物馆必须遵循一定的危机处理流程,设计合理的应急机制。危机处理流程和各项应急机制共同构成了博物馆危机处理的内涵。此外,博物馆危机处理还需要放在危机管理的系统中,加强与其它环节的配合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8.
小鹏 《旅游》2009,(12):70-77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本已被次贷危机盘剥得七零八落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纽约的天空竟被华尔街的阴霾和百老汇的艳阳一分为二。是的,忘了该死的经济报表吧,还有什么比看一场欢快的音乐剧更能让人获得一次疗效卓著的精神按摩?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和<帝国主义论>过去都读过,而且很认真地读过,但是很多年没有重新再读了.这次西方经济出了这么大问题,发生了金融危机,我感到重新读这两本书确实可以有新的认识.这次西方金融危机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现在已经演变成为经济危机.下一步如果继续发展,可能演变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危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的危机.目前危机尚未见底,我们要观察它的发展.现在我主要讲三点感想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9·11”纪念日,美国面临的,不是外部的恐怖攻击威胁,而是内部的宗教冲突危机。全世界都清楚,在军事力量仍然雄居全球第一的情况下,美国不会被外敌击溃;但是,任何严密雄伟的堡垒,都可能从内部被攻破,美国正面临这样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