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益聪 《神州》2011,(8X):262-262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教学中,阅读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是一种眼、手、口、脑等器官充分配合、共同参与地认知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会求知、推动进步的基础,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在素质教育逐渐深入的过程中,高中历史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教师要根据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历史综合能力,并学会运用历史知识看待和分析问题,使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实现高效的教学。一、用新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银平 《神州》2012,(10):44-44
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选择。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成为有知识的人,会思考的人,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成为会学习、会探索的创造型人才。而要使学生的基础和核心就是阅读能力,只有学会阅读,才会吸收,有了吸收、才会有创造。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提高素质。为此,我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栗菁 《神州》2012,(22):117-117
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是一种意识,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意识,而不是一种形式。它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陌生领域施展才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人生、世界,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周玉霞 《神州》2012,(3):98-98
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手段。阅读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阅读能力是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教师应该有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本文对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历史的课程标准中,学生阅读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材料分析的能力被尤为关注,提到了重点位置。而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则是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良好途径,要想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要从材料分析题入手,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那么如何教导学生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呢?本文将作出探究。  相似文献   

8.
魏海 《神州》2013,(33):200-200
数学也离不开阅读,尤其是高中数学,更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阅读水平,才能读懂题干,迅速把握题旨。可以说,阅读是学好所有学科的前提,阅读能力,是学生必备的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随着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示出其能力的不足,而需要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新授课的阅读分为概念课、命题课、解题课、研究性学习课的阅读.本文就高中数学不同课型阅读教学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姜红臣 《神州》2011,(5X):75-76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初中生已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因此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自主阅读意识,提高自主阅读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范本。如何运用好一篇篇“例子”,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刘美玲 《神州》2011,(8):59-59
在开放式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课内阅读,指导学生学会基本的阅读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力求开放学生阅读空间,提倡广泛的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领域,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学语文是一门集知识性和工具性于一身的教学科目,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以及继续求学的基础,而阅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而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但是受我国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影响,导致学生无法自由的进行阅读,只能依靠教师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学习,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成为教学的一个阻碍。下面本文就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新的探寻。  相似文献   

12.
崔欢 《神州》2013,(12):59-59
阅读能力是学习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它对听力、写作、口语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是本文首先分析的影响阅读的常见问题:学生的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的缺乏;阅读技巧掌握的缺失以及阅读中学生的耐力不足。所以,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掌握基本的背景知识与英语词汇,其次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最后摒弃不良阅读习惯,进而达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阅读理解,也是他们将来直接运用外语能力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通过强化阅读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4.
门艳军 《神州》2011,(7X):85-8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具有十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埋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肖金会 《神州》2011,(3):88-88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掌握知识的基本手段。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文化气质修养及基础综合素质的能力。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应从发展的眼光入手,着眼长远,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化功底和语言运用能力,对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自主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颖 《神州》2013,(32):79-79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短文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规定。阅读能力是逐步培养的,阅读文章之后,学生要对短文行进理解、分析、概括、总结等等,对短文形成进一步的理解和分析。本篇文章就八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效阅读的能力展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杨玉珍 《神州》2012,(21):92-9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大纲还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学会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连贯,对文章的结构和节奏把握得更加准确;可以理清文章的层次,体会文章的主旨;可以丰富材料,锻炼语言能力.规范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18.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是英语学习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课堂的英语教学中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精读,泛读中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达到高效的系统化的阅读能力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梁乐斌 《神州》2012,(12):36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培养的重点,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指导学生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帮助学生改进阅读策略、掌握阅读技巧是我们要研究的,最终的目的是要促进和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本文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20.
张立鹏 《神州》2013,(21):142-142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语言的首要条件是保证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信息输入,因此听和读是学习英语能否成功的关键。但在现有条件下,依靠听力输入毕竟有诸多限制,而阅读则是可行和可靠的。《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就我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而言,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而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所以,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否巩固,言语技能能否得到培养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真正学会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