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成效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本文就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这一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中出现了舍语文而讲人文的现泉,“以为只要是在进行读写听说活动就是在学习语文,或以为学习课文的内客就是在学习语文”,出现了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活动课等泛语文、非语文的倾向。其实,坚守语文本位,加强双基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新课标的固有之义,只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理解和操作的偏差而造成语文本位的失落。本文仅对语文教学中的本位缺失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一种心理过程,阅读能力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才能得到提高,而提高的目的又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阅读活动。可是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原本应该充满趣味的阅读活动却不够吸引受众。下面将通过对阅读活动的分类探讨,寻求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4.
指导学生对作品产生感性的直觉非常重要。这里的悟包含了对内在情感的悟和语言技巧的悟。这个悟的实质体现了情感教育和语感培养。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特别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采用什么方式去阅读,采用什么方法教学是教师要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积累知识,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主要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形成良好的语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要展现其中丰富而生动的魅力,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给力。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初中生自主阅读应该遵循的原则,并且就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进行探究分析,提出了一些培养策略,旨在提高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百科之母,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密切联系生活.然而,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农村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语文环境先天不足,阅读教学观念陈旧,考点练习针对性强,学生阅读量少.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农村语文阅读教学.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让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心灵息息相通,从而达... 相似文献
9.
10.
11.
新课程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多探究的时间。对此我们务必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改传统知识传授为探究能力培养,改传统教师中心为学生主体,改单纯智能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改平均教育为因材施教等。以期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探索一条更高效实用的语文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2.
教学创新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为了适应历史教学新形势的需要,必须遵照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要求,创新历史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等。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的教学特别需要有针对的方法进行指导,而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赞美激励法、利用课外时间和课外实践机会、发现和引导学生们的趣味、传授成功的经验、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初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和探索。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思想政治课五步教学法,本文即是对这一教学方法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对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语文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应该具有目标的阶段性、连续性,形式的多样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过程的高效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主要通过联系实际,以学生由内而外的“内省”为突破口,将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来,变“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学好”,找回学生内心人性的东西,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各种心理需要,每一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都应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并注意引发学生创新的需要。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需要,就有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内部动力,推动学生去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能使人的创造心理活动全部都处于亢奋状态,为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不竭的能源。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新课堂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要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宗旨,践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新理念,构造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教学观,扎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进行语感训练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重要手段。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文章通过分析语感的含义,探索语文实施语感教学的方法,着眼于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的感悟创造,让学生通过实践训练而获得实践意义上的启迪,从而创造性地让学生获得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动自主地学〉--j探究,使语感教学真正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