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娟 《神州》2012,(3):354-355
从培养高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出发,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从内心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同时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做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观念转变,变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为愉快的主动学习知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樊明霞 《神州》2012,(6):52-52
政治这门课,在初中升学考试中所占分数较少,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多教学生对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便成了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要让学生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提高学习成绩,非让学生产生兴趣不可。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愉快教学法”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曾冬敏 《神州》2011,(9S):113-113
感恩,是一种情怀,是所有美德的基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幕与感恩极不相符的画面:孩子看到父母烧好的饭菜不合胃口,便把碗一推.翘起嘴巴大叫:烧的什么菜,我不喜欢吃;顽皮的孙子坐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骑马;爸爸、妈妈喂孩子吃饭,孩子还挑三拣四.提要求,不满足他,就不吃等等。这些现象表明,很多孩子缺乏感恩意识,养尊处优,唯我独尊,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 “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某政协委员在两会上的呐喊。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亟须解决的教育问题。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光要教给学生知识,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还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感恩教育,唤醒学生那颗感恩的心。我觉得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盖晋 《神州》2020,(5):188-188
意识中,“品学兼优”这个词的含义是品德与学业都达到优秀的程度,是人们对学生的美好期望,是判断作为一名好学生的标准。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常把这样的话“希望你能够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鼓励性的语句写在学生的成长记录册中。时间长了,对这个词也不以为然了。但若仔细的思考一下,“品”为何要放在“学”之前呢?就会引发我们的思考,“品”与“学”二者孰轻孰重?  相似文献   

5.
追星这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就是一种投射的表现。内心有什么,就把它投射出去。粉丝们大多觉得自己内心有个黑洞,觉得自己不够好,在心里产生了对自己的幻想,所以要投射出去。而那些光环四射的明星就成了投射的对象。如果一个人在成长中受到挫折多的话,就容易在心里形成“我不够好”的观念。为了能显得“我够好”,就  相似文献   

6.
唐俊杰 《神州》2012,(22):12-12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教育也主张“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自主”绝不是放任自流,“张扬个性”也绝不能让孩子丢弃纪律、道德与责任。我们的教育目标首先是“成人”教育,再是“成才”教育。“成人”教育的内容涵盖了人性的“真”、“善”、“关”等方面。反映人性善的感恩,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一一会感恩,才会从善;会感恩,才会尊重、理解、宽容他人;会感恩,才会热爱生活!因此,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同时,教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7.
赵利民 《神州》2012,(7):59-59
体验型学习是指“学习者亲身经历某种真实的或模拟的学习情境,从而使身心受到影响的学习活动和方式。”这种课堂模式主张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及引导鼓励,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阅读兴趣,使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以内化、体认、内省并参悟,从而实现学生内心自主性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8.
王素芳 《神州》2012,(16):127-127
怎样学习英语,怎样学好英语是我们每个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是被动的学习。在新课改的实施中,就要转变职高英语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9.
恩重如山     
三年以来,我始终告诉自己,要学会两样东西:一是宽容,二是感恩。学会宽容与感恩或许是对自己骄横浮躁的心的一种约束和净化。我没有爱因斯坦那么伟大,起码在现在;至于将来,说不准。但我却和他一样正在感恩,感恩于那些曾帮助过我的人。此时身在考场,我仍觉得他们的目光在注视着我,注视着我写下的每一个字。“感恩的心,感恩的情”,这首歌炽烈而幸福。我总喜欢从这首优美的歌曲中找到自己感恩的幸福。有人  相似文献   

10.
袁功胜 《神州》2013,(21):187-18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产生探索的直接原因,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强动机,浓兴趣”的原则,使枯燥的学习内容变为有趣的东西,将学生引入探索的积极状态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往往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黄曾樾是"同光体"诗论家陈衍高足,留学攻工科,却醉心古典诗作,近年发现其《慈竹居诗稿》,抒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事与心声,充满爱国激情和关切民瘼的情愫。诗如其人。  相似文献   

12.
李秀珍 《神州》2012,(6):128-128
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重视在每节课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上语文课的乐趣。教师如能将语文教学活动融入创设的最佳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贴近生活的廊受,这不仅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杜会化功能,而且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悦,并能对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I am grateful to Dave Kaplan for helping me to sharpen the argument at a number of points, and indeed for raising major theoretical issues which I have been unable to tackle adequately in this context.  相似文献   

14.
李素芹 《神州》2011,(3X):64-64,67
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刘颖 《神州》2011,(3X):94-94
传统的英语教学应以语法知识为主,教学中严重地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高分低能现象大量存在。时代呼唤英语教学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其效果始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而其客观标准又具双重性:既要实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目标,又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金海茶 《神州》2012,(6):130-130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水平。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它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池胜利 《神州》2012,(6):309-309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备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韦彦荣 《神州》2012,(6):127-127
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知识与能力,态度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与要求,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人格的养成。“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姚华通过大力弘扬戏曲的"俗"性所带来的社会教化作用,来放大戏曲的社会价值,从而提升戏曲的社会地位。其戏曲理论中的"真",主要包括"真情"与"真事"两个层面,所谓"真情",是指戏曲要抒发真情实感,而"真事"则涵盖了相应的两层含义:一是戏曲中自然景物描摹的逼真;二是戏曲所叙之事的历史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
邵朋刚 《神州》2011,(3X):39-39,41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重要的是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多少启发,能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是否得到了发展。我们老师需要从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育机智、教育手段和课堂细节等方面充分准备和思考,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位,在课堂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确保课堂“三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