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明珠 《神州》2011,(11):116
日本人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这种自然观渗透在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饮食文化。本文从日本料理的特征出发,分析了日本人的自然观在日本料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论文通过以中华料理为基础的"杂拌面"和"中华汉堡包"的日本化及其成为地域品牌的两个实例,探讨了中华饮食文化在日本的变迁和发展模式。本文认为中华料理在日本与西洋料理、日本料理并列为三大菜系之一,成为日本的国民性料理,与日本华侨的传播和创新紧密相关。与日本社会一体化是中国饮食文化在日本变迁和发展的主要模式,体现了日本接受外来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亦可看到华人企业家和日本企业家的共性及其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相似文献   

3.
浅谈日本森林意识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人类的一切生活源于森林,与森林紧密相连。尤其是深受宗教文化影响的日本,可以说各方各面都体现着森林意识的存在。21世纪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其森林数量都在大幅度减少,日本却依旧是世界上的森林大国。从日本森林意识出发,研究其民族的思想文化特点,以及文化的历史演变,是研究日本文化的重要出发点。森林意识同时渗透在自然观中,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因此,本文通过对日本国民与森林相关的日常生活的介绍,以及日本的自然观等方面来阐述渗透在日本的森林意识。  相似文献   

4.
杨雪梅 《风景名胜》2015,(1):162-170,14
虽然日本的米才是最骄傲的主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称日本为面条的国度也不足为过。如果去日本旅行的话,请一定不要错过各种面条,每一种都会成为惊喜的回忆。每当走在异国一定要吃当地的特产,我在日本的每个城市中穿梭、遍尝美食的时候,也渐渐地发现了其中的玄妙。不说日本各种名贵又华丽的料理,只谈最市井最家常的名物的话,就要当属各种面制品了。最为国人广为知晓的,应该是厚重的猪骨白汤、香气浓郁的日式拉面。旅居日本,我几乎遍尝了它的每一种面制  相似文献   

5.
《文史月刊》2011,(11):55-57
一、被伪军替日本人抓了劳工 刘连仁是山东省高密县井沟镇草泊村农民。1944年农历八月廿七.正是农民忙着播种小麦的季节。31岁的刘连仁刚下地种完麦子回家,同村人吴天富叫他去吃午饭,商量请他帮忙料理丧事。刘连仁推辞不过,  相似文献   

6.
李琳 《风景名胜》2013,(6):86-89
入夜,我手拿一杯冰甜的梅酒,钻入温烫的泉水中,呼吸着山间沁人心脾的空气,看着远处闪闪灯光,在这充满爱与艺术气息的温泉旅馆,温泉之梦已然实现。早在千年前,就因温泉水可以疗病而声名远播的下吕温泉,从它的山脚到水岸边藏匿了不少品质上佳的温泉旅馆。而我此行要去的民宿,就是在日本女性中人气居高不下的纱纱罗温泉旅馆。跟许多国内的民宿不同,秉承着"一泊二食"住宿原则的日本温泉旅馆,料理的好坏与否也成为了衡量其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入住纱纱罗的当晚,我的胃就已经完全被日式料理的精致所折服。  相似文献   

7.
让孩子在厨房中长大大部分中国家庭的厨房是不对孩子开放的,因为它的潜台词是“危险”、“麻烦”等。但在日本,近来却掀起一股“幼儿厨师”热潮,儿童最热门的游戏场所是厨房,书店热卖的书籍是“儿童料理食谱”,百货公司家电柜台里“当红”的物品是“儿童专用厨具”,电视台不落伍的叫座节目是NHK的“儿童烹饪”……为什么会刮起一股这样的风潮呢?几年前,NHK教育台首先开辟一档叫“一个人也行”的儿童烹饪节目,创下7%的收视纪录。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寿司     
莫明春 《民俗研究》2005,(2):239-244
寿司是一种带菜码的米饭团,是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民族料理,它是米饭、鱼、醋巧妙组合的结晶。两千多年前,寿司曾经用中国的汉字“艏”、“鱼乍”表示过,但当时这两个汉字的意思有所不同。“艏”最初出自公元前5至公元前3世纪的《尔雅》字典里,指腌咸的鱼贝、肉类食品,尤其指腌咸的鱼;“鱼乍”最早出现在两千多年前《说文解字》字典里,指把米饭、鱼、盐放在一起,经腌制发酵后,产生一种酸味的鱼,是(熟)寿司的意思。现在日本滋贺县的寿司被称为“鲜”,  相似文献   

9.
吕姝 《风景名胜》2010,(6):76-77
都说女生到了日本容易发胖,这是有根据的。因为日本是零食、甜点、拉面的天堂,这些都是容易发胖的美味诱惑。但日本的女生却往往偏瘦。其中一个说法就是因为传统的日式料理——生鱼,加些饭,再配一碗味噌汤——和油腻。糖脂绝缘之故。其中一道国宝级的料理便是寿司。  相似文献   

10.
绝版料理 绝版理由:餐厅开在上海作为财富象征的地标性建筑金茂大厦内,地段华贵,却以不高的价格和陆家嘴的风光,以及正宗的日本怀石料理而引得饕客们趋之若鹜。  相似文献   

11.
切腹自杀是日本人的特殊自杀方式。在死亡模式中,自杀问题尤为学者关注,而日本人所追求的死亡方式,是理解日本历史及日本人性格的一把钥匙。大量史书及文学作品的描述,无疑也证实了这种死亡方式在日本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的日本观是中日关系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薛俊的日本观则是明代日本观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本文以《日本考略》为中心,主要从日本人、寄语、朝贡等方面深入分析薛俊的日本观。他对日本的认识,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代表着浙江人日本观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人的话语里,日本是最说不清的国家. 日本军人在中国的文艺作品里被描述成残暴无情的魔鬼。导演陆川试图在《南京!南京!》里做一点别样的尝试,结果毫无悬念地被愤青们炮轰得体无完肤.  相似文献   

14.
高云 《神州》2013,(8):19-19
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婚嫁风俗都有不同的特点,本文阐述对日本婚嫁风俗习惯进行探讨,虽然日本的婚嫁风俗在不断受到海外的影响,但还是将本民族的传统风俗作为基础,在这基础之上不断的演变,也就是说在日本人的观念里,人生的婚姻是一件重大的转折点,进而对婚姻问题极为慎重,年轻人在经过认识、缔结婚约、送彩礼到披露婚宴都会有很多讲究的规矩,一旦做的不好还会被人批评、议论,另外日本人结婚的时候会不计一切资金费用,尽管现在的日本让你社会观念在逐步的进步、现代化,原来传统的一些习俗观念还是没有改变。由此可见,日本的婚嫁风俗使有诸多的繁文缛节的,但又不乏趣味。  相似文献   

15.
漫话日本的生活语言文/张春玲由于留学和工作的需要,我们全家曾在日本生活了五年。在此期间,我特意对日本的生活语言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日本语在多数中国人眼里是最容易学习掌握的外语。原因是日本语中汉字很多。常听到去日旅游观光回来的人说:“在日本虽然不会说一句...  相似文献   

16.
萨哈林朝鲜人是指居住在萨哈林岛上具有朝鲜血统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在日本殖民时期从朝鲜庆尚道和全罗道移民至此。日本统治萨哈林岛时期,日本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将朝鲜劳工运往萨哈林岛,以解决劳动力紧缺。日本投降后,萨哈林朝鲜人被滞留在萨哈林岛上。本文简要地对萨哈林朝鲜人的历史及其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探求日本殖民统治对萨哈林朝鲜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者亲历日本大地震,从日本人在灾难中冷静、克制、守序等表现,探讨日本人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形成的诸多特点。如喜欢樱花刹那之美的无常思想、阴翳之美与老庄思想、对待自然的态度、武士道、日本的古典文化与中国的关系等等,从许多细微之处分析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人真正的自我认识始于 19世纪中期 ,它成为日本在现代社会中自我认识的起点。明治时期基本形成了日本人自我认识的若干流派 ,它历经各个历史时期 ,总是以不同的形式顽强地表现出来 ,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明治时期日本人自我认识的突出特点是深受“国运”的影响 ,以至出现明显的偏差。明治初期日本落后于欧美时 ,其民族自卑感十分强烈 ;一旦成为强国 ,则转向另一个极端 ,民族主义极度膨胀 ,最终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与开罗宣言而结束战争,表明将对日本自甲午战争——绝不只是自偷袭珍珠港后的太平洋战争——以来的一切对外侵略扩张活动进行清算。本文针对当今日本人中对那场侵略战争依然抱有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认识进行驳斥,包括,认为美英与日本同样有罪、日本进行的是自卫战争和解放西欧殖民地的战争、把在侵略战争中牺牲的日本人奉为“英灵”和“殉国者”等等,呼吁不应局限于个人的体验,而应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日本国家以武力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人的战争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日本平民的战争责任认识的层面,对战后日本社会出现的关于侵略战争的模糊和错误认识的根源进行了分析。指出:日本人一般习惯从自己在战争中经受的苦难的经历中理解战争,即站在“被害”的立场上认识战争,而很少意识到战争对亚洲各国的侵略性质,即缺乏“加害”的责任。战后的日本历史教育没有向年轻一代正确地传授关于侵略战争的历史知识,从而使日本社会对侵略战争的反省很不充分。文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产生于战后对日本战争犯罪责任追究的不彻底性。文章着重分析了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与当前日本社会政治右倾化的关系,强调了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