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1990—1996年间明清天主教在华传播史研究概述①张先清1990~1996年间,我国大陆学者在明清天主教传华史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此期间,大陆学者先后出版了22部有关的书籍,在各级刊物上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约有150多篇。现...  相似文献   

2.
河南大学是一所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自建校以来,一向重视国学研究,并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传承有序的研究队伍,近百年的国学研究领域可谓人才济济,成果丰硕。在河大工作过的有高深国学造诣的学者(包括大师级学者)有数十人,出版有关著作近百种,内容涉及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等传统国学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法律史是建制于法学之中的一门学科,从业者多为法学界人士。近年来,很多历史学者进入该领域,不少重要学术成果相继出版发行,在史学界颇为瞩目,一时间呈献“显学”之势。总体而言,法律史是法学与史学的交叉学科,当然,还需要从其他相关学科中汲取养分。换言之,法律史是法学、史学学者们的“共同事业”,只有不同学科、不同背景、不同路径的学界相互交流、求同存异、互鉴学习,才能共同推进法律史研究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期开设“法律史研究的方法与路径”笔谈栏目,邀请在法律史研究领域中颇有造诣的法学、史学学科的新锐学者撰写笔谈:既有学科发展方向的思考,也有方法论的自觉与反思,还有重要概念的探讨等。本期笔谈,意在抛砖引玉,我们诚挚期盼,不同学科的学者参与进来,共同推动法律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法律史是建制于法学之中的一门学科,从业者多为法学界人士。近年来,很多历史学者进入该领域,不少重要学术成果相继出版发行,在史学界颇为瞩目,一时间呈献“显学”之势。总体而言,法律史是法学与史学的交叉学科,当然,还需要从其他相关学科中汲取养分。换言之,法律史是法学、史学学者们的“共同事业”,只有不同学科、不同背景、不同路径的学界相互交流、求同存异、互鉴学习,才能共同推进法律史研究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期开设“法律史研究的方法与路径”笔谈栏目,邀请在法律史研究领域中颇有造诣的法学、史学学科的新锐学者撰写笔谈:既有学科发展方向的思考,也有方法论的自觉与反思,还有重要概念的探讨等。本期笔谈,意在抛砖引玉,我们诚挚期盼,不同学科的学者参与进来,共同推动法律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法律史是建制于法学之中的一门学科,从业者多为法学界人士。近年来,很多历史学者进入该领域,不少重要学术成果相继出版发行,在史学界颇为瞩目,一时间呈献“显学”之势。总体而言,法律史是法学与史学的交叉学科,当然,还需要从其他相关学科中汲取养分。换言之,法律史是法学、史学学者们的“共同事业”,只有不同学科、不同背景、不同路径的学界相互交流、求同存异、互鉴学习,才能共同推进法律史研究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期开设“法律史研究的方法与路径”笔谈栏目,邀请在法律史研究领域中颇有造诣的法学、史学学科的新锐学者撰写笔谈:既有学科发展方向的思考,也有方法论的自觉与反思,还有重要概念的探讨等。本期笔谈,意在抛砖引玉,我们诚挚期盼,不同学科的学者参与进来,共同推动法律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伏俊琏先生是近年来在辞赋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学者。如果说《敦煌赋校注》、《敦煌文学文献丛稿》已奠定了他在辞赋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的话,那么新近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俗赋研究》一书作为伏俊琏先生辞赋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则把辞赋研究尤其是俗赋研究又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7.
家族史研究已成为社会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但众多学者笔下的家族与宗族关系却莫衷一是。有学者认为家族包含宗族,有学者认为家族包含于宗族,也有学者认为二者关系复杂没必要区分。鉴于概念史近些年来在国内的兴起,笔者认为对家族与宗族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徐松石先生诞辰105周年,他的一生论著甚丰,尤其在壮学研究领域很有建树。今天,我们广西民族学界、历史学界的学者共同来缅怀他在壮学研究中的功绩。他是比较系统地研究壮族的先行者,是壮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9.
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的评价历来是褒贬不一,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评价。特别是曹操用人的思想,更是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学者们已经把它嫁接到很多领域,如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而今天笔者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来阐述曹操用人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有很多积极的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但同时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我们应该避免。  相似文献   

10.
张建新 《世界历史》1999,(3):123-126
近年来,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宽,许多过去基本无人问津的冷僻领域,现在也有不少学者前往探幽揽胜。有些学者还主动放弃研究“热点”,投身于“冷门”,从而大大拓宽了我国世界史研究的广度,应该说,这也反映了世纪末我国世界史研究发展演进的一个侧面。澳洲史,可...  相似文献   

11.
<正>金史研究是中国古代史及东亚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金史研究群体中,英语世界对中国古籍文献的掌握稍逊日、韩,在考古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上也不如俄罗斯学者那样有地利之便。然而,英语世界的金史研究却在近70年间成果渐多、新论迭出,研究议题更是扩展至文化史、宗教史、思想史、民族史等领域。英语世界的金史研究是如何起步的?其研究轨迹在这70年间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这些研究成果对当前中国学界的金史研究有何裨益?目前尚鲜有学者对上述问题予以系统回答。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辛亥革命史一直是湖北省暨武汉地区史学界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特别是80年代以后,不仅在全国率先设立了许多有关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而且取得了一大批颇具分量的科研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公认的国内外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心。目前从事这一研究的,有著名学者章开沈以及陈辉、皮明麻、冯天瑜、萧致治、吴剑杰、罗福惠、严昌洪、马敏、朱英等一批知名学者。下面,即将有关情况作一简略介绍。一、湖北省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团体和机构从1978年至今,湖北省(包括以我省史学研究者为主发起创立)设立的有关辛亥革命的各类…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国内元史学界在元代政治与法律、经济与社会、思想与文化、民族边疆与中外交流、历史文献与考古等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度学者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包括译注)。一些学界前辈学者如周良霄、李涵的研究论著也在本年度再版,反映了元史研究稳定发展的势头。2022年元史研究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学术交流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过元史学界保持了较高的研究热情,元史研究在延续了近年来发展特征的同时,其在元代政治会、文化方面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黄爱平 《清史研究》2007,(1):118-121
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西学与清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和友谊宾馆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共110人,其中内地学者99人,海外学者11人,既有戴逸教授、李文海教授、龚书铎教授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专家,也有许多思想活跃、功底扎实的中青年学者,还有从事各个专门领域研究的人才。可谓基本囊括了国内外学术界相关学科领域研究有素、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5.
黄 宽 重     
黄宽重陈智超近十多年来,台湾史学界有一批中青年学者在崛起,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并在1993年9月借调到台湾清华大学新成立的历史研究所任教授兼所长的黄宽重,就是其中之一。黄宽重于1949年7月生于台湾省宜...  相似文献   

16.
王青 《中原文物》2005,(3):14-21
本文是笔者在访问英国伦敦期间收集、阅读西方学者有关文明起源方面论著的心得体会,包括介绍Robert J.Wenke、John H.Bodley、Gina L.Barnes、Stephan Seidlmayer和Sarah Allan等学者的论著,并结合我国学者的研究认为,西方关于中国和埃及文明起源研究以及我国青铜器研究的一些观点对于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魏宏运教授是中国现代史研究的知名专家,是20世纪50年代最早投身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主持华北抗日根据地史料的收集整理,率先与国外学者合作进行口述史调查研究,改进、拓宽民国社会史研究的方法与领域,培养中国现代史研究领域的年轻学者,积极推动中国现代史研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出卓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叶农 《岭南文史》2003,(3):21-24
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我们可是看到这样一位学者:他在中国近代史领域里,辛勤耕耘了40余年,成就卓著。他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著名学者,成果丰硕,著作等身;他是孙中山研究领域的重量级专家,建树良多,饮誉中外;他是每一位年轻近代史学者在研究中几乎无法绕过的座  相似文献   

19.
前言近年以来,古玉器研究的领域有愈来愈广、愈来愈深的趋势,研究的成果也愈来愈丰硕。有些学者从地质学的领域出发,运用各种实验方法来分析、讨论玉料的来源问题、并且使用矿物学原理来分析、说明古玉器的次生变化的因素;也有引用史籍、经典中的记载来剖  相似文献   

20.
李丹 《神州》2012,(8):4-4
20世纪中期,随着文化研究热潮的悄然兴起,文学领域的相关争论便自此展开。对于诸如什么是文学经典——“中学和大学里系统研读的作品”的观点,有学者反对,有学者赞成。本文以卡勒《文学理论入门》为出发点,对上述有争论的几个观点,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