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北平原农村居民点演变及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勇  邓祥征  吴锋  陈彤 《人文地理》2019,34(2):116-124
基于遥感图像分类解译数据,利用位序-规模模型、洛伦兹曲线、景观指数,定量识别了2000-2015年华北平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规模与形态演变特征,分析了社会经济因素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农村居民点南-北方向呈显著的空间分异与集聚特征,密度分布呈现南密北疏的态势,与面积规模分布存在局域负相关;农村居民点景观指数显示出密度增大、形状更加规则、斑块面积差异增大、斑块间邻近距离不断缩短的变化特征;总人口数量和乡村户数等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具有促进作用,乡村常住人口、乡村从业人员数量等的作用为负。  相似文献   

2.
对2000年、2005年及2010年的遥感影像图进行解译,得到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分类图,运用景观指数法和空间分析法等方法,对长株潭地区聚落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动因进行分析,并分析了聚落与耕地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聚落的面积、数量规模和分布密度加速扩大,集中分布在高程200 m以下;聚落空间演化的自然动因是低地平原指向,而社会动因是人口规模的变化;提出耕地与聚落面积比指数(K)概念,根据K值的大小可以将耕地与聚落的空间组合关系分为3类地区:耕地资源紧缺区、耕地资源平衡区、耕地资源盈余区;聚落与耕地的空间转移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持续稳定型和动态变化型;长沙市周边耕地转为聚落的趋势十分明显;聚落空间扩张对耕地的影响存在一个空间临界点,城市化速度越快,临界点的位置距离聚落越远。  相似文献   

3.
解放前我国地理学界关于小城镇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解放前我国地理学界关于小城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我们认为,我国地理学者对小城镇较有系统的研究起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的小城镇大体是指人口规模为1000-5000人的各种农业、工业、商业、政治、文化等聚落;这一时期我国地理学者对小城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落分类、小城镇地理位置和地理分布、小城镇形态及空间扩展、小城镇位置变迁与历史发展、小城镇人口、商业、文化特征以及城镇内部用地结构与房屋构造等六个方面;由于受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及学科发展的影响,小城镇研究内容窄、程度浅、系统性不强,所运用的理论、方法也较简单、落后。  相似文献   

4.
何晨霞 《风景名胜》2021,(6):0112-0113
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逐渐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开始城市化进程。很多小城镇具有很高的建设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小城镇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在进行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时也要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空间布局,加强管网建设和规划,利用先进的科学理念做好小城镇建设工作,只有同时建好小城镇和城市,才能够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时会有一些不理想的情况,必须因地因时制宜,科学规划,多融入新技术。因此文章主要就小城镇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聚落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历来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热点,而交通对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日益加深。以皖北的埇桥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在县域尺度定量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交通对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运输用地是乡村聚落景观斑块之间和乡村聚落景观与其它类型景观进行物质和信息传递的景观廊道;乡村聚落景观面积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在数量上存在正相关关系;交通是影响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重要因子,且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交通与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的相关性不同;国道、省道和县道与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有正相关性,铁路、高速公路和农村道路与乡村聚落景观分布则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县城经济职能的加强、建制镇的普遍兴起及其数量发展方面论述了北宋关中小城镇的兴起与发展,并对其结构类型与布局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宋代是关中小城镇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其类型多样且能相互转化,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边、交通干道与工矿产区。  相似文献   

7.
陈晨  修春亮 《人文地理》2014,29(5):81-87
交通网络中心性是测度交通网络及社会经济活动可达性的有效手段。从交通网络中心性视角,结合可达时间研究长春市中心城区大型综合医院空间可达性。大型综合医院邻近度和中间性与距离(到人民广场路网距离)均呈负相关,在距人民广场最近处二者大致相等且最高,随着距离的增加,邻近度超过中间性。距人民广场4740-5799米处中间性超过邻近度并形成高值分布区,7862-8400米处二者均降到最低。约33.3%的大型综合医院空间可达性最好,其集中分布于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城市中心。空间可达性最差的大型综合医院约占总数的24.1%,多分布于城市边缘。空间可达性较差的大型综合医院为数不多,且多分布于城市周边。但高邻近度、高中间性、可达时间较长的大型综合医院主要分布于安达街沿线。高邻近度、低中间性,可达时间较短的大型综合医院则多分布于火车站前与新民大街沿线等城市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聚落分布、规模、内涵、年代、等级等方面对关中地区西周时期的聚落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关中西部地区聚落数量明显多于关中东部区域,这主要与考古发现情况和关中地区的地貌有关。西周早期是关中地区聚落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时期,西周中晚期之后聚落数量逐渐减少并集中到关中中部的岐山、扶风、武功、西安一带,说明周人此时在畿内地区已经开始逐渐丧失其实际控制的领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松山区三座店石城布局、规模和城墙建筑的分析,认为该城的军事防御价值并不高。结合石城与周边分布的其他石城址的布局关系,以及与史前本地区双生聚落的文化传承,作者提出夏家店下层文化双生聚落是一种确定无疑存在的现象,与文中讨论的聚落的非军事性质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选取土默特平原1934、1982和2019年的聚落人口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研究区聚落分布形态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34—2019年土默特平原以小聚落为主,大规模聚落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人口等级结构由“扁平”向“长高”金字塔形转变。聚落空间分布整体呈现集聚分布特征,大规模聚落集聚性不显著,其他规模的聚落分布模式由随机向集聚转变,研究区人口极化现象显著;聚落空间分布非均衡发展趋势明显,呈现由极核式向点轴式演变的迹象;聚落网络联系的空间近邻效应显著,人口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区成为强联系节点。地形、河流、交通是研究区聚落分布形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聚落低海拔、邻河流、邻干道、邻城镇的指向性强。该研究便于厘清土默特平原近百年聚落分布形态的演变脉络,为当地聚落的空间布局优化与调控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县域城乡和不同乡镇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卫生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在偏远农区,医疗资源短缺、卫生服务落后和健康保障缺位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以湖北省松滋市为研究区域,以包括行政村和居委会的聚落点为基本研究单元,将可达性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评估并表达不同区域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并探讨相关公共政策。结果表明:(1)在县域尺度,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现出中心城区向周边递减的情况;(2)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分布格局上存在空间同型特征;(3)聚落中心、交通沿线可达性较高,而交通的改善会显著降低空间阻抗系数,促进均等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大问题。它建设的好坏、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等重大战略问题。但长期以来对搞好小城镇的建设认识不清,重视不够,致使小城镇的发展较为缓慢,存在不少的问题。越来越难以适应和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要求。有必要认识、探讨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客观要求,是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步骤,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最近,我们就青海省小城镇建设情况,到海西、海东的2个市、8个县、12个乡镇进行了专题调查,形成了一些认识和意见。 一 小城镇是按照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融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中心,是农村牧区一定区域内的人流、物流集散地。主要包括县城、建制镇、小集镇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县级尺度交通可达性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学  李同升 《人文地理》2010,25(1):100-104
本文以陕西省为例,采用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指标,对县级尺度的到区内节点、火车站、主要干线公路和机场的交通可达性分别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陕北的东北部、西北部,陕南的东南部各方面交通可达性表现都很差,西安及周围临近县市各方面则表现良好。通过对到区内节点可达性和三种方式的区外交通可达性加权求和得出的区域交通可达性进行的研究表明,陕西形成了以西安与其周围临近县市组成的片状可达性低值区,可达性良好;陕北的大部分及陕南的南部可达性差;陕西省整体可达性分布不均衡。陕西省今后交通建设的重点应是提高区域交通可达性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15.
大洪山南麓发现的史前遗存不仅数量多、保存好,而且价值高、影响大,是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的探讨中华文明进程的重要热点区域之一.2008年,通过大洪山南麓以石家河为中心的区域进行的系统调查显示,在约15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集中分布73处史前遗址,我们选择文化堆积单纯的遗址作为基本参数分析聚落规模级差,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于该区域聚落形成发展及变化的认识,并借此加深对大洪山南麓以石家河为中心的史前聚落的数量、规模、年代、文化内涵、分布及其关系等方面的认识,提供分析以石家河古城为核心的聚落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础性资料,进而推动该区域文明进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洹北商城和殷墟是商代都城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阶段,其周边聚落既是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历时性变迁的缩影。本文通过梳理既往研究与近年来发现的新材料,结合洹北商城和殷墟聚落形态、功能、等级和性质讨论,认为中晚商时期洹河流域的聚落至少已形成三级差序格局,但都城仍是核心,与以往“一大带众小”的认识相比更丰富、更立体。随着都邑中心由洹北迁移至洹南,次级聚落成为都邑之下的手工业生产中心,分布于洹河两岸的基层聚落数量也保持增加的态势,共同奠定了“大邑商”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村医疗设施空间分布的公平性问题,提出了使用GIS技术和空间可达性指标评估医疗设施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兰考县乡级以上卫生院为例,建立人口分布、医疗设施位置、行政区域等地理数据库,选择人均医疗资源分配、就医的最近距离、选择医院的机会、重力模型及改进的重力模型5个空间可达性模型,计算了各乡镇、各行政村的医疗设施可达性指标,并制作了相应的专题地图;在此基础上对医疗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空间可达性指标全面地反映医疗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鉴别出资源分配较薄弱的区位,是农村医疗改革中设施规划和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甄江红  赵明 《人文地理》2006,21(1):21-24
九五"以来,内蒙古小城镇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仍存在着数量少、规模小、质量低、基础弱,必需型资源短缺,二、三产业发展迟缓,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规划与建设缺乏科学性,政策体制与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等诸多问题与制约因素。为此,本文提出科学规划、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快内蒙古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白东 《沧桑》2010,(3):64-65,201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增收的关键就是就业。我国由于人口多,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大中城市容纳力有限,致使大部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可能都到大中城市就业,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合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小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便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渠道,这也正是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李晓英  伍文强 《沧桑》2015,(2):80-85,109
在西安周边区县存在着大量的堡寨,这些堡寨的出现与隋唐时期出现的乡里制关系密切。在历代的陕西地方志中的乡里变化折射出自然聚落的变迁,这些聚落出现与消亡大部分都和战争相关。也正是战争催生出西安周边的堡寨,而对于堡寨形制的研究也正是围绕着应对战争而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