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徽六安出土一件大型商代铜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勇  顾岩 《文物》2000,(12)
1999年3月,安徽省六安地委党校教学楼施工工地出土一件大型青铜尊,我馆接到报告后即派员前往现场。这时铜尊已被抬离现场,出土区域已基本挖到生土层,坑内尚散落部分陶器残片。现介绍如下。六安地委党校位于六安城区西北郊,南距城区0.5公里,西距淠河0.5公里,北距汉代白沙城4.5公里。由于出土地点破坏严重,清理后呈一不规则长方形,两端窄中间宽,最宽处1,25,东端宽0.58、西端宽0.54,底部距地表1.65米(图一)。据民工介绍,出土前铜尊横卧在土坑东端,周围有部分陶片,土坑西  相似文献   

2.
甘肃平凉发现一件商代铜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3月在甘肃省平凉县的废品回收站拣选出1件铜镜。这件铜镜保存完好,圆  相似文献   

3.
湖北随县发现商代青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7年8月间,在距随县县城南10公里的浙河公社三大队(图一),社员们在平整耕地时发现古代青铜器。公社文化站干部赶到现场察看,因地层扰乱严重,已难以辨认是否属于墓葬。县文化馆随即派人前往协助,将文物收集入藏。这次出土的青铜器,有酒器、生产工具和兵器共计十三件。  相似文献   

4.
1975年6月,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在宜昌市郊前坪发掘了一批汉墓.其中78号西汉墓中出土一件石鼎,系用一完整的石料雕凿而成.器表打磨光滑,有光泽和透明感.口微敛,下腹内折,圜底,腹部外表一道凸弦纹,足的横断面略呈方形,上端较宽,下端细而外撇,方形耳,盖内沿有子母口,盖正中一园形钮,钮围有四片草叶纹和三道凸弦纹,口外径15.2、腹外径18.4、通高21.5厘米(见  相似文献   

5.
枣阳县吴店公社赵湖大队第一生产队(曹门湾)社员张明福同志,于一九八三年元月在村东侧的水塘边挖堤引水灌地,发现了一组青铜器,当即报告给公社文化站,并交文化站收存、由文化站又转告县文化馆.省博物馆派同志会同地区博物馆的同志一道,赴枣阳县了解文物工作情况时,获知此事,即到铜器出土现场进行了考查和清理,现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耿超  李文龙  邵凤芝 《文物》2015,(3):94-96
<正>河北大学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商代青铜三牛尊,现介绍如下。三牛尊为河北大学博物馆1954年收藏,出土时间与地点已不可考。此器侈口,束颈,折肩,口径略大于肩径,深腹,腹壁圆曲向底部内收,高圈足。颈部饰三周弦纹;肩部、腹部均饰兽面纹,兽面双目突出,兽面纹上下各饰一周连珠纹;肩部饰有三个浅浮雕兽首,兽首双目突出,面饰云雷纹,双角开展,似牛角形;圈足  相似文献   

7.
沙市近郊出土的商代大型铜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7年元月下旬,沙市郊区立新乡农民在东岳村二组兴修鱼塘时发现了一件铜尊。我馆闻讯后即派人前往实地调查,惜出土现场已失原貌,铜尊已被取出置于农民家中。但据当事人口述,铜尊原埋藏于泥土之中,在表士之下约60—70厘米,出土时作横卧状,口朝东底向西,器内积满黄色淤泥,周围未见其他遗迹。  相似文献   

8.
安徽六安商代青铜尊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程红 《中原文物》2004,(5):59-60
1999年3月,原安徽省六安地委党校教学楼工地出土一件商代晚期大口青铜尊,其形体之大堪称国内已见同时期、同器型青铜器之最(见<文物>2000年第12期).(图一)该器物的出土是六安地区殷商考古的重要发现,同时也引起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缺少珍贵的地层资料,使我们对许多问题一时难以说清楚.这里将笔者在清理残存遗迹和整理器物资料中的肤浅认识整理成文,为大家研究提供方便.不妥之处,敬请赐教.  相似文献   

9.
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获重大发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九连墩墓地位于湖北襄樊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与兴隆镇乌金村以西一带,地处枣阳南部大洪山余脉的一条南北向低岗上。岗地基岩为白垩纪第三系紫红色砂岩,原生土为第四纪黄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山岗土壤,海拔高程在110至135米之间。岗地以南约1公里有  相似文献   

10.
开封文物商店于1972年收购了一件巨型青铜钺。后经多次了解调查,该钺是早年在河南新郑县城北望京楼附近一座古墓中出土的。该钺呈梯形,方内,平肩,两肩各有近似长方形的小穿孔作为穿绳系柄而用,两侧斜直,刃部平直。器体饰镂空饕餮纹,纹饰  相似文献   

11.
尊:青铜礼器。一九六五年在汉阳东城垸(附近是纱帽山)出土。高37.1、口径26.4、底径16.5cm。喇叭口,腹略鼓,高圈足。器表三层花纹:云雷纹衬地;颈饰薰叶纹,其下作回首夔龙,腹部及圈足饰饕餮纹;在主纹的凸线条表面刻划脉络以为勾勒。圈足上部有两个对称的不透空十字形镂孔。器身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安徽六安出土的商代大口尊为线索,与国内其他地区出土的同类器物作比较,分析商代大口尊的发展规律,并根据这类大口尊的出土分布状况,探讨商文化入川的路经。  相似文献   

13.
涟源市出土一件商代铜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8月,湖南省涟源市桥头河镇水洞村村民在该村石山上平整土地时,于一土坑中发现一件铜卣。涟源市文化局、文物管理所闻讯后迅速赶往现场,使这件青铜器得到很好的保护。卣为扁圆体,直口,斜肩,宽垂腹,纵向提梁,平底,圈足。盖与身锈死,通体蓝锈,略有浅绿。器盖由二个兽面组成,纹饰直通盖口,上有四道扉棱,纽顶做六瓣形,每瓣有蝉纹图案,两耳呈纽形,上翘。提梁做绳索状,两端为  相似文献   

14.
季永才 《安徽钱币》2005,(2):5-5,F008
清末至民国时期,不少地区,尤其是江南乡镇中出现各种形式的代用币(券)。这些地方代用币(券)在无论是在数量上、品种上还是在用途上都极为繁杂,在钱币研究工作中,应是一项专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江西遂川出土一件商代铜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5年7月13日,在遂川县泉江镇枚江乡洪门村公路施工中,一民工于地表下发现一裸露出一半的铜器,挖出见是一件完整的青铜卣,当即送交县文物保管部门收藏。铜卣器身断面椭圆形,色泽碧绿,纹饰庄重(图版捌:1、2)。有盖,盖口用子母口紧紧扣合。盖顶部有一蘑菇状纽,分六瓣,每瓣饰阴蝉纹;纽下施扉棱四条,呈十字形排列,扉棱中间饰云雷纹地饕餮纹;盖下檐一周有二扉棱和二空心竖耳,与盖面上扉棱相应;扉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太仓市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商代铜戈,为1961年太仓城厢镇长春村小西门河附近农田出土。铜戈出土后被农民交售至城厢镇收购站,后转交文博部门收藏。南京博物院闻讯后曾派员前往调查。铜戈为銎内式,略有锈蚀,刃部残损,援中段有一横向裂纹。无阑,无胡,有脊,援面及刃均较薄。内前端近援处为椭圆形銎,后端略宽,有一近方形框,饰有虎首形兽面纹。戈正反两面形制、纹饰相同。通长22,援长15、援后宽6,内长7、后端宽4,銎孔长径3,厚05厘米(图一、二)。此戈的形制与1984年济南大辛庄遗址发现的銎内式戈基本相同[1];与《中国青铜器》中列举的舌条形銎…  相似文献   

17.
<正>斤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生产工具。商代青铜斤见于著录的不少,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铸有铭文的,达观斋却收藏有一件商代铭文铜斤。该铜斤全长11.8厘米,弧形刃宽6  相似文献   

18.
记江陵岑河庙兴八姑台出土商代铜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2年11月下旬,湖北省江陵县岑河镇陈龙村一农民在庙兴村砖瓦厂取土时发现两件大型铜尊,庙兴村委员会报告了荆州地区博物馆。接到报告后,我馆当即将二尊征集妥善保藏。并派人前往实地调查,清理了有关现场。两件铜尊形制基本相同,但有大小之别。均为大敞口,口沿上折,尖唇,束颈,略呈喇叭状。广折肩,斜直腹,下壁微内收,大平底微圜,高圈足,足壁微外鼓。颈根部饰凸弦纹3周。肩、腹、圈足某些部位以云雷纹衬地。肩部雕铸三鸟三牺首,鸟身向外,作  相似文献   

19.
湖北枣阳毛狗洞遗址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毛狗洞遗址位于梁集区梁坡大队南郑凹生产队西约100米的台地上。北距枣阳县县城约20公里,西偏北距梁集区所在地梁坡约1公里,有一条小溪自东北而西南从遗址西部250米处流过。遗址位于滚河与沙河间的土台地上(图一),原为一坟场,高出周围田地约3米,解放后开垦为耕地,逐年有所平整,尤为1981年挖去台地约70公分铺路,  相似文献   

20.
迁安县发现商代器物1992年10月,迁安县夏官营镇马哨村村民李贵和黄官营村村民钱军,在马哨村南500米处拉取沙土时,于离地表0.5米深处,发现了两件青铜器,铜鼎和铜簋。县文管所得到消息后,将两件铜器征集回所,并进行了小面积清理,又出土了三件陶器,别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