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变法改革。秦国大规模的改革,是在秦孝公时期(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88年)实现的。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过两次变法,不仅增加了秦国对外兼并的实力,而且为其以后  相似文献   

2.
陈小丽  王福生 《攀登》2010,29(2):71-75
我国封建时代一些持续不断的改革基本上是修补式的、局部的、单项的改革,而社会制度转型方面的改革只有商鞅变法和戊戌变法,商鞅变法是我国封建时代唯一成功的社会转型式改革。戊戌变法拉开了中国第二次社会转型的序幕,当代改革是戊戌变法以来面向现代化的未竟之社会转型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三次大 规模的变法改革运动,这就是战国时期 的商鞅变法,宋代的王安石变法和明代 的张居正改革。它们分别出现在封建社 会的早期、中期和后期,各自反映出封 建社会在其产生、发展乃至衰亡过程中 所出现的剧烈矛盾和变动。而发生于晚 明时期的张居正改革,就是在封建社会 走下坡路时,由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 士发起的一场挽救危机的运动。 改革背景:“势不容于不变” 建立于公元1368年的大明王朝,在延续了一百多年之后,至明代中叶,已经犹如一座年久失修的大厦,千疮百孔,破败剥落,呈现出末世之相。土地集中,财政困难,吏…  相似文献   

4.
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社会改革运动,变法的结果,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汉代儒者看到当时土地兼并的剧烈,社会危机的深刻化,对商鞅的变法,反而给他加上了种种罪名。如:西汉时贾说:「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前汉书食货志一则说:「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  相似文献   

5.
陈振裕 《收藏家》2002,(10):2-5
秦国本局促于关中地区,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也不与六国会盟。自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实行“重耕战”政策以后,国力渐强。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但是,秦王朝仅15年即告覆亡,是中国历史上最短的统一的封建帝国。因此,对秦代漆器的确认,一直是个十分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革难     
叶超英 《文史月刊》2013,(12):78-78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国耻使慈禧痛定思痛,思想上开始从血腥镇压变法向富国强兵转变,自图变法。1901年1月29日,慈禧在一篇以光绪帝名义颁布的“上谕”中指出变法之难:“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  相似文献   

7.
秦国本局促于关中地区,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也不与六国会盟。自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实行“重耕战”政策以后,国力渐强。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但是,秦王朝仅15年即告覆亡,是中国历史上最短的统一的封建帝国。因此,对秦代漆器的确认,一直是个十分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接二连三的经历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庚申之变.这给垂死挣扎的腐朽清王朝来说,无疑是雪上添霜。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清朝统治者于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0年1月29日)发布上谕,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相似文献   

9.
康有为是戊戍变法的领袖,所谓变法就是改革开放,以西方资本主义为榜样,改革中国的封建制度。所以,戊戍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家,是中国最早主张改革开放的先进思想家和政治家。  相似文献   

10.
商鞅变法是对秦国社会的一次大改造, 而田制改革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秦田制改 革的经济基础,考释“辕田制”之内容及其与“废井田”之 实质关系,以求对这一改革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本来是十分讲究维新和变通的——当国家的生机在旧有的模式下开始走向消沉,社会进步受到重大滞碍的时候,每每会有有识之士,深怀忧国忧民之心,挺身而出,倡导变法,呐喊维新,以为民族谋生存,以为生民解倒悬。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变法求强的故事和人物不绝于书,秦有商鞅变法,汉有晁错改制,宋有王安石变法,明有张居正变法。这些人物的  相似文献   

12.
商鞅(公元前390-前338) 是战国时代杰出的改革家。他在秦国所实行的变法,创立了地主阶级统治的新型强国,为后来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鞅的这一贡献为历来的史学家所肯定。然而,对于他在变法中所实行的抑商政策,却是褒贬不一,而贬者居多。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对此有微辞。近代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迟滞两千年,与历代治国者的抑商政策不无关系,而商鞅,正是实行这种政策的鼻祖。范文澜同志也认为商鞅的抑商政策阻碍经济规律的发展,因此,“不仅不能行施于山东六国,即在秦国也不能遏阻重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潘世杰 《收藏家》2013,(10):74-80
任何事物均有之最,然中国历代钱币铸造和行用之最更是趣谈甚多。 1.中国最早行用的货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商代中晚期,距今已经有4、5千年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六国,建立起空前统一的封建大帝国,制定了一套相应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奠定了后世封建官僚机构的基本框架和模式,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谭嗣同所云:“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本文试图对秦专制制度的形成原因作一探讨,以期对秦文化的研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法学教育的曲折与艰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从日、德等国引进的西方法律文化与东方法律文化交融,中国开始步入世界的现代法律文化之林,从而兴起了中国现代法学教育。自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打开国门之后,闭关锁国的国策失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时人认为西人之所长与中国之所需只在船坚炮利而已,以此侧重学习西方的军事技艺。继经中日甲午之役,深深刺激了社会各阶层的爱国有识之土,认为“以东海大邦,见败于扶桑三岛”,乃明治维新之故,转而向日本学习,以法政为先,学技艺次之,学法政以效维新,改革政治,时人认为变法修律,改革官制,方能国强…  相似文献   

16.
正"王安石变法",是由北宋神宗主导、宰相王安石负责推行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这场变法开启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结束于宋神宗去世时的元丰八年(1085年),前后16年有余。由于时间长,牵涉面广,牵连的人多,掀起的滔天巨浪对北宋的官场形势、人情冷暖甚至国运兴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王安石变法"的争议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期的秦国变法,是中外历史上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秦国变法的最终成功,不仅在于秦孝公、商鞅切中要害的变法举措,初步改变了秦国的社会制度,取得了富国强兵的成效,更在于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对商鞅变法的继承与发展,克服种种阻力,把变法继续推向前进。孝公、商鞅死后,"秦法未败"的历史经验是:用改法为律把变法原则细化为法律法规,以客卿制度克服宗室贵族专权的倒退逆流,用整饬吏治确保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即通过法制度建设、用人制度、整饬吏治等一系列举措保证了社会改革路线与政策的连续性,直至取得最终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五千年文明史的概念是:从“共和”上推到禹,一般公认禹起于公元前二千年左右,黄帝至禹约一千年左右,从黄帝到现在已有五千年了。中国历史有准确的纪年,起自西周共和(公元前841年)。对于共和以前的年代,尤其是帝禹至黄帝的年代,心中模模  相似文献   

19.
一庚子之役后,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内外交困的晚清统治者,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被迫发布变法上谕,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去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欲求振作,当议更张。①并于翌年三月初三日,首设督办政务处,作为新政之枢纽,拉开了晚清官制改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西学东渐,源源不绝地激荡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积水深潭。学习西方、推行变法,是十九世纪后期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旋律,也是促使中国文化向近代化迈进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在这个进程中,外国史的介绍与研究,对中国社会的革新起了特殊的促进作用,也给陈陈相因的中国史学界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