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土地改革后新富农产生的规模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地改革结束到农业集体化高潮前夕,新富农的出现从全国范围来看是稀少而缓慢的。在各省之间,农民的富裕程度与新富农比重大小关系不明显,但在同一地区内来看,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同时,在农业合作化程度较高亦即是较早对新富农采取限制政策的地区,新富农的比重并不一定低于甚至高于其他地区。这说明多种因素对新富农的产生、发展发生作用,单因素的分析不能解释清楚新富农这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2.
永济县王村燎原农业合作社是全国第一个买汽车的农业社。1949年,刚刚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王村,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很高,但刚刚从旧社会脱胎的王村农民,耕畜、农具严重不足,要想依靠耕田种地发家致富,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是最好的发展途径。当时,王村村长高鸣钟,积极响应党中央“组织  相似文献   

3.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新中国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党中央为什么能制定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土地革命路线?毛泽东思想为什么在大革命时期萌芽?这些都与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深刻认识分不开。而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则始于大革命时期,本文试就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1999,(10)
我国土地改革,“发动群众重建基层”,使民主革命走出了“改朝换代”的旧模式,步入了“改天换地”的新格局,产权结构的公平性、激励性,深得农民拥护,其后集体化被近年以来的“家庭承包制”所取代,乃是这一构架注入社会主义制度因素后的新演变。  相似文献   

5.
张勇 《文史博览》2013,(6):10-12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在吸收马恩列斯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作出了深入思考。其主要思想有:将农民"组织起来"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合作经济;合作经济是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唯一选择;合作社是教育农民的重要组织形式。这些思想成为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6.
贵阳市乌当区现辖区域,原属贵筑县北部。1949年11月15日贵阳市及贵筑县解放后,11月24日成立贵筑县人民政府,接着派员接管民国时期的区、乡两级政权,即接管贵筑县乌当区、水田区和白云区(现乌当区部分),接管后将乌当区并入水田区。接管后的区乡政权,仍沿用保、甲建制;随着农民协会的建立。开展“五大任务”,废除了乡保甲建制,建立行政村;重新建立乡公所,选举正副乡长。笔者根据查阅资料和亲身经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50年:农业集体化道路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50年,是一部不断探索和创新制度的历史。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从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经营。每一步探索和改革,中国农民都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也付出了高昂的历史代价。最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亿万农民找到了一种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这就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府于1950年6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①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核心是剥夺地主的土地、房屋、牲畜等财产,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使农民“耕者有其田”…  相似文献   

8.
武春华 《沧桑》2011,(1):96-97,105
纵观学界对农民行为的研究及其时段来看,对转型时期的农民行为、改革开放后、当前"三农"背景下农民行为研究较多、较为深入、著述颇丰,而对集体化时代的农民行为研究关注较少。尤其对集体化时代农民日常生活状况、农民行为研究还不够全面。鉴于集体化时代在中国历时较长、影响深远和其特殊意义,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深思和反省。对集体化时代农民行为的研究还有拓展的空间。本文意在对学界有关集体化时期农民行为的研究作一回顾和总结,探索拓展研究集体化时代农民行为的理论、方法、途径和着眼点,以期对进一步开展集体化时代农民行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新中国土地改革所实行的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及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再思考 ,并分析这次土地改革成功的原因、经验及历史地位 ,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50周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是20世纪中国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解放农民的最伟大事件。没有这场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度的伟大运动,就没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就不可能有整个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土地革命,在近30年的历史中走过不少曲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取得的经验是极其丰富的。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对土地改革运动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现将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刚 《神州》2012,(34):252+254
建国初期贵州省进行土地改革,由于该省是民族杂居地区,中共贵州省委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把全省的土地改革分为四期进行,而且在少数民族地区施行了与汉族地区不一样的政策,减少了社会震荡,废除了封建领主、地主的剥削,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相似文献   

12.
吕立峰  王锦辉 《攀登》2008,27(6):16-19
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实践是一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探索活动。本文力求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相关理论和实证分析结合起来,论述了马克思等关于农民理论的立足点及其发展,分析了农业集体化道路及其挫折,通过对经典理论的重新审视,进而得出对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藏北“无人区”深处有一个西藏小康乡村,那里的90多户牧民走集体化道路,住着宽敞明亮的安居房,还可以听到广播,收看电视。  相似文献   

14.
一促进朝鲜族人口流动的诸因素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在我国各民族人口流动中,朝鲜族人口流动属于最为频繁之列。而促进朝鲜族人口急剧流动的诸因素中,既有全国共同性的因素,也有与朝鲜族相关的特有因素。l朝鲜族人口流动的契机朝鲜族曾是农业民族,而且擅长水稻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朝鲜族农民响应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积极组织起来,走在“互助组一合作社一人民公社”这一集体化道路的前面。在集体化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生产、集体劳动、收人平均分配的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都很低下。然而,朝鲜族得力于水稻…  相似文献   

15.
农业合作化历史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合作化历史回顾陈廷煊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已经40年了。回顾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从中得到对于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的分析。一、土地改革后许多农民要求互助合作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民摆...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共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否定性的意见,甚至有人提出要为地主"平反"。要对土地改革运动作出恰当的评价,必须首先对何为地主、富农进行深入探讨,其实地主的情况并非千人一面而是千差万别。旧中国的土地集中程度,并非以往宣传的那样地主、富农占有农村土地的80%,但地主、富农占有的土地仍数倍于农民亦是事实。中共将减租减息转变为"耕者有其田"即土地改革,除了动员农民应对国共战争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一些根据地农民已不满足于减租减息,而是迫切要求分配土地,需要出台一个统一的政策。土地改革激发了解放区广大农民参军参战的热情,并且使中共获得了农民对中共执政地位的充分认同。  相似文献   

17.
国内学界对集体化时期的资料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在搜集和利用集体化资料时所倚重的方法也各有侧重,历史学工作者对集体化时期的农村社会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随之也产生了思想缺位、碎片化等问题,研究者应以心理史研究为突破口、以分类研究重建宏大叙事、以档案作为回归历史学本位的立足点,循序渐进,将集体化时期资料的运用和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集体化时期山西农民的食品消费生活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集体化时期山西农民的食品消费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属绝对贫困型,食品消费支出增长缓慢,消费结构属以粮食为主要能量来源的主食型消费,营养水平低。食品生产、分配、流通中均强调国家、集体利益,农民的个人利益长期得不到重视,使山西农民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土地改革史若干问题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土地改革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 以及与武装斗争等方面的关系 以往的论著往往认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改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把这些从不同角度、针对不同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没道理把所有经历告诉别人,每个人走自己的路去吧,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谁也不能告诉谁怎么走。我吃了那么多苦,然后把这个经验告诉你,让你别走弯路?啊呸!这是我自己的,我一分都不给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