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东满族望族八大姓姓氏探源赵维和,沈秀清辽东地区是满族的发祥地,现今仍是满族人民集居的地方。在辽东诸多的满族姓氏中,满族集居地人民通常将佟、关、马、索、赫、富、那、郎八个满族姓氏,推崇为陈满洲著姓,同时又将其俗称谓"满洲人大姓"。然而,现今俗称谓人大...  相似文献   

2.
引论满语“哈拉”,泛指姓氏。满族姓氏流长源远,其上限可追溯到原始图腾时代的族徽,金代以来系代表女真人社会血缘集团的标记,传承到明代女真,氏族繁衍,大者称哈拉为姓,小者称穆昆为氏,姓表同祖,氏表分支,姓氏标志着部族群体的亲疏远近,哈拉穆昆的分衍意味着血缘关系的变化。演变到清代,满族哈拉冠以汉字,象征着民族的融合,历史的变迁。满族哈拉,瓜瓞绵长,或者以地为姓,或者以部为姓,或沿用旧姓,或更族改姓,盖为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血缘集团。历尽历史沧桑,女真人在内外合力的鞭策下,从老白山走出来,从松花江畔推过来,同一哈拉的人们辐射开去,愈走愈远,血缘关系由密而疏,地域联系由近及远,在松辽大地上逐次发展起新的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满族是一个姓氏繁多的民族。满族称姓氏为哈拉,共有哈拉679个。其来源不一,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其一、沿袭金代女真旧姓。如:完颜氏、钮祜禄氏等。 其二、以部族名称为姓氏。如:纳喇氏、辉和氏等。 其三、以所居地名为姓氏。如:宁古塔氏、董鄂氏等。 其四、赐与姓氏。如:吴拜本姓瓜尔佳氏,纳木泰本姓舒穆禄氏,努尔哈赤以军功皆赐姓觉罗氏。 其五、以名为姓氏,也叫“随名姓”,即  相似文献   

4.
曹德全 《满族研究》2003,(2):84-87,96
“满族八大姓”历来在民间有此说法,但这“八大姓”含义是指地位显赫还是指人口数量多?其中有何联系?本文通过《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等历史文献记载,论述了“满族八大姓”的来历。  相似文献   

5.
京旗的满族(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长期生活在汉人当中,不深入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常常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每一个民族人人必都有姓。姓与名必须连写。姓氏必须写在名字前面。姓氏决不能改,改了就是奇耻大辱。“赘婿”(养老女婿)古代所以列入贱民之列,就是因为他们改从了妻家的姓氏。这些观念都是满族邻近民族汉族的观念。满族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又接受了汉族文化,便视上述习惯为本身的习惯。其实少数民族的习惯,并非一概如此。  相似文献   

6.
蒋蕾  荆宏 《满族研究》2006,(1):91-98
本文对黑龙江省宁安市满族关姓家庭萨满祭祀活动的全过程作了真实的记录。通过实地调查、现场采访,了解到萨满祭祀活动的程序、规则和诸多禁忌以及满族家祭活动得以延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阐述了满族萨满祭祀对祖先的英雄崇拜,并揭示这一活动对族人产生凝聚力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广州满族现有4000余人,分布在广州市及市辖县区之中,本介绍了广州满族的来源、姓氏、社团等方面情况,对了解广州满族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中国人是一个非常重视姓氏的民族,同时也拥有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姓氏文化。中华民族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姓氏的概念,那个时候的姓在数量上比如今要少得多,而且有着特别鲜明的个性,上古八大姓就可以作为典型的例子。上古八大姓之中有四个是我们非常熟悉或比较熟悉的——姜、姚、姬、嬴,另外四个则大多数现代人听都没听说过的,它们分别是姒、妫、妊、妘。  相似文献   

9.
青龙满族自治县朱障子乡前白枣山村西蔡峪,原名据乾隆二十二年《迁安县志》载为“西蔡家峪”。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名逐渐变为现在的“西蔡峪”了。 西蔡峪是满族聚居的村落,解放前始终居住着赵、夏、佟、齐、商五大户,均系满族。现在齐姓已迁到张障子乡兴隆沟居住,西蔡峪庄只剩四姓满族。赵姓180口人,夏姓159口人,佟姓107口人,商姓114口人,四姓满族共560口人,占全庄总人口的80%。由于时间久远,时政不断变革,加之历次水患为害,各姓家族保存的家谱已多为散失,知情的老年人又相继病故,该庄的满族历史已无处问津了。人们只知道自己是满族,但对本族的历史状况连最简单的情况也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
现不少姓氏是中华文明史发展的见证。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除了人们熟知的百家姓外,还涌现出一些有趣味的姓氏。“死”姓有其人。此姓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中国人通常是避讳“死”的,所以这个姓氏在人们眼中就有些“另类”甚至是“恐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北魏国家的不断汉化,勋臣八姓的氏族组织逐渐解体。平城时期,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家族文化产生并缓慢发展。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通过推行孝道、分定姓族等举措,加速了勋臣八姓家族文化的发展。北魏后期,勋臣八姓家族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伦理道德、嫡长子继承、五服制为核心的家族文化,八姓家族整体的汉化程度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12.
满族的家祭     
满族的家祭是指满族内务姓氏以血缘族姓联系为单位举行的阖族祭祀祖先神的一种萨满教祭祀活动。它是以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原始萨满教祭祀为蓝本的,经过清初历朝统治者的不断改造、规范,将原始的各部为一系的祭祀,规划成全民族为一系但仍以血族姓氏为单位举行的祭祀。关于家祭前人多有述及,但无论是记述还是研究,舛误甚多,其全貌与真髓始终未得见。在研究满族萨满教中,家祭是一项主要内容,因此我们将近年的调查研究公诸于世,就教于诸位专家。  相似文献   

13.
谈爱新觉罗氏的汉字姓佐海峰爱新觉罗是个满语姓。早在金代女真人中就有交鲁氏。交鲁,即觉罗。女真人每迁至新地常在原来姓氏上加个新地名而成新的姓氏。觉罗氏居爱新水(牡丹江)者,称爱新觉罗氏。这个姓氏的来源跟三仙女的神话传说是一致的。但满族人在名字上从不冠姓...  相似文献   

14.
一、明赐琉球闽人三十六姓时间。关于赐闽人三十六姓的时间有五种说法,本文认为洪武二十五年一说时间最早,而史籍记载中这种说法也最多。通过分析认为“洪武二十五年赐闽人三十六姓”是对前此闽人移居琉球的正式认可,是其后逐年闽人移居琉球的法律依据。洪武二十五年后的赐闽人三十六姓,并非对“洪武二十五年”说法的否定,而是具体的实施。二、三十六姓考。本文依据史籍资料从三十六姓的职业身份,辑录了四十一个闽人姓氏。对其中十五个姓氏考定为赐给琉球的闽人姓氏,余下二十六姓,也利用间接的材料加以考证,并说明为何在琉球的闽人姓氏会超出三十六姓的两个原因。三、赐闽人三十六姓的原因。明朝统治者赐琉球闽人三十六姓的四个原因:(1)以利朝贡。(2)变民用为官用,将私人贸易合法化。(3)“用夏变夷”传统思想的影响。(4)真心爱护弱小邻邦。四、闽人移居琉球的作用。(1)航海贸易的主体活动。闽人三十六姓主持下的琉球中介贸易曾一度是明代对外贸易的主要部分。(2)治理琉球国家方面,及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5.
满族与蒙古族在语言文化上的相互影响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满族蒙古族的语言文化地位是不同的,其语言文化接触与互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女真人借用蒙古文字阶段;满族、蒙古族语言文化互相影响阶段;满族、蒙古族语言文化接触弱化——满语受到汉语影响迅速汉化的阶段,反映了不同民族历史环境的积淀,折射出民族交往、发展的轨迹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剑  雷泉君 《中华遗产》2006,(5):126-139
在全中国,每20人就有一人姓陈。在福建。台湾和广东,每9个人就有一人姓陈。陈姓是中国第五大姓,占全国人口的4.53%。但即使你姓陈,你也不一定知道你的始祖是谁,你的根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而更不为人所知的是,王,胡、姚、袁等60多个姓氏,他们的祖先也姓陈。  相似文献   

17.
正在韩国有一种说法,从首都首尔市中心的南山顶扔下一块石头,肯定会砸到一个姓金、姓李或姓朴的人。金、李、朴这三个姓氏加起来,几乎占了韩国如今姓氏的二分之一。这是为何?最初朝鲜民族姓氏是稀有的。高丽王朝(918-1392)时,开国皇帝王建曾试图通过授予姓氏,以突显忠诚之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郊区的满族中,营房是大的聚居点,散居者是由营房中搬迁出来的,园寝附近则是小的聚居点。 我们要研究满族和汉族之间的同化问题。营房和散居的满族是比较直接的,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满族习俗→满汉混合习俗→汉族习俗表中所谓“满族”实包括东部蒙古人,辽东汉人、达呼尔、赫哲、锡伯,甚至朝鲜等族在内。但总的来看是比较简单,因为我们重点研究的是近代,北方各族同化于满族不在我们研究的范围之内。 园寝满族,原是属于内务府包衣佐领的汉军(即辽东汉人,也就是东北人),他们的汉化过程非常有意思,若列表表示,则为:  相似文献   

19.
一、千姓的来源千姓源出于古代少数民族氐族 ,相传是东汉氐族酋长杨千万的后裔。清代学者张澍在他所撰的《姓氏寻源》一书中说 :“氐王杨千万入蜀 ,故蜀有千姓。”他还说 :“蜀有阡姓 ,或氐王杨千万之后 ,加邑为阡。”(按 :原文有误 ,“阝”字作偏旁部首是“左阜右邑” ,阡字从  相似文献   

20.
满族书法家铁保江南有清一代,书家辈出,但循沿守常者多,创新自立者少。满族著名书法家铁保不取媚世俗,一脱康乾两朝馆阁气息而独具风貌,卓然成为一代大家,诚为难能可贵。铁保(1752──1824),旧谱姓觉罗氏,后改栋鄂氏,字冶亭,一字铁卿,号梅庵,晚号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