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在盛京设立管理盛京地区皇室事务的专司机构——盛京内务府,它在处理各项事务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往来文书档案,内容包罗万象,详细的反映盛京地区社会历史发展情况.目前,盛京内务府文书档案保管在辽宁省档案馆,之前从未对外公布.对这些档案以专题形式进行整理翻译,必将对研究满族历史文化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朝在盛京设立管理盛京地区皇室事务的专司机构——盛京内务府,它在处理各项事务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往来文书档案,内容包罗万象,详细的反映盛京地区社会历史发展情况.目前,盛京内务府文书档案保管在辽宁省档案馆,之前从未对外公布.对这些档案以专题形式进行整理翻译,必将对研究满族历史文化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清朝在盛京设立管理盛京地区皇室事务的专司机构——盛京内务府,它在处理各项事务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往来文书档案,内容包罗万象,详细的反映盛京地区社会历史发展情况。目前,盛京内务府文书档案保管在辽宁省档案馆,之前从未对外公布。对这些档案以专题形式进行整理翻译,将对研究满族历史文化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满族发源于辽宁,他们的先辈在这里建立了政权,并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清王朝.在清代用满文形成了大量文书档案.这些档案除记录政务活动外,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满族以周边各个民族的生活状态.盛京内务府是清朝在盛京设立管理盛京地区皇室事务的专司机构,它在处理各项事务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往来文书档案,这些档案始于康熙元年(1662)止于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档案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康熙朝全部用满文书写,雍正朝有个别文件是汉文,乾隆朝的大多数文件用满文书写,嘉庆朝之后满文文件的数量逐渐减少,咸丰朝以后则主要以汉文书写.盛京内务府档案记载了盛京内务府的设置及其对盛京地区皇室产业庄园山场河泡的管理、宫殿的守护陵寝的祭祀、清帝巡幸盛京的准备和东巡活动、宫中所需地方土特产品的供应等等,内容包罗万象,较为详细的反映盛京地区社会历史发展情况.盛京内务府文书档案目前保管在辽宁省档案馆,以稿档和册档两种形式存在.我们将从这些档案中以不同专题的形式进行整理和翻译.这些档案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公布,相信这些档案对满族的历史和文化研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佟永功 《满族研究》2002,273(1):29-34
本对清代盛京总管内务腐设置的时间、职能、裁撤等问题作了较详细考证,认为最初设置于顺治三年,称包衣佐领。乾隆十七年,根据皇帝东巡,加强对皇室事务管理需要,正式设置洋总管内务腐,作为盛京地区皇室及宫廷事务的管理机关,如同北京总管内务腐。1924年被盛京内务腐一产事宜处接管,第二年交奉天省政府,宣千清代的盛京总管内务府解体。  相似文献   

6.
7.
辽宁省馆藏清代满文文书档案数量仅次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位居全国第二.辽宁省满文档案内容丰富,史料价值珍贵.对辽宁省馆藏满文档案的开发整理,将对清史和满族史研究产生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灵灵 《清史研究》2022,(6):113-122
盛京内务府商人正式补放于清康熙十年(1671),作为“皇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自盛京内务府包衣。这些商人在盛京境内经营各类铺子,并来往于盛京、吉林地区经商,对于活跃周边经济起到一定作用。关于内务府商人研究,以往以北京总管内务府商人为主,且以著名“皇商”为重点。对于盛京内务府商人,因汉文史料有限,尚少专门探讨。本文以辽宁省档案馆藏满文《黑图档》为基本史料,就康熙朝盛京内务府商人的补放、管理、贸易范围及特点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9.
刘灿 《清史研究》2022,(6):123-138
1907年东北改行省制,彰显陪都体制尊崇地位的盛京内务府被纳入行省公署体系,受旗务司辖制。民国成立后,盛京内务府作为专办清室事务的“皇室机关”留存,却不断被中央政府和奉天当局限制事权,迭经改组仅余办事处建置。为扭转遥控不力的局面,清室于1915年派人赴奉整顿官员贪渎、旗兵困顿等积弊;至1924年更重设内务府大臣,以便提拨奉天皇产经费供“小朝廷”使用,这是清王朝吏治乱象的延续。在民国政府于经济层面严格管控、人事层面让渡微小权力的优待限度下,清室对东北社会的影响被削弱,国家主权得到维护,但同时也折射出民初的政局动荡与国力空虚。  相似文献   

10.
清代内务府拥有众多的房产。自清初内务府即开展房产经营活动,其经营方式主要有租赁、销售和开设店铺。通过房产经营,内务府获取了一笔稳定的收入,并将之应用于各方面。内务府的房产经营是皇权至上、资产增多的结果,亦是其银两生息思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满文档案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文档案种类丰富,数量巨大,对满文档案进行深入开发可以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传承.本文主要探讨了满文档案开发利用的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满文档案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满文档案随着明清档案的发现、整理及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而由于语文障碍,满文档案的编译逐渐发展起来。本文从满文档案编译的意义、原则、方式和编译成果等四个方面对近代以来满文档案的编译进行研究,总结满文档案编译的经验,促进满文档案编译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清初前往中江与朝鲜贸易的主体是盛京将军辖区内凤凰城、岫岩和新城(今属辽宁省辽阳市)八旗驻防官兵与满族商人.中江之名源于鸭绿江下游的三条水道之一,於赤岛恰好位于西江和小西江之间,故又被称为中江,贸易市场即设在於赤岛上.中江贸易始于万历二十年(1592),是应朝鲜方面要求设立的,后金天聪年间仅有两次交易,自顺治三年(1646)起恢复,存在长达230余年之久.盛京满族与朝鲜的中江贸易以公市为主导,采取以物易物的贸易方式,具有明显的互补性,满足了两国边民的物资交流需要.  相似文献   

14.
吴元丰 《满族研究》2008,(1):99-114
满族作为曾经建立过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民族,不仅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满文,而且将满文作为清朝的法定文字来推广和使用,形成了大量的满文古籍文献.这些满文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本文就满文及其古籍文献作一综述,以期人们进一步了解满文及其古籍文献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清代内务府皇庄是皇室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初在东北地区及长城内外设立大批的皇庄。皇庄作为清朝皇室的私产,建立时间早,经营时间长,经营管理完善,是皇室经济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皇庄的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对壮丁的剥削严重,由于壮丁的反抗、租佃关系的发展,皇庄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6.
清代盛京围场纳贡机制的运行,主要依靠的是盛京将军下辖的总管内务府、衙署工司、衙署兵司和衙署礼司等部门来处理纳贡相关事宜,此外还辅以管理具体纳贡事务的下属机构。  相似文献   

17.
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其得名 ,盖因此地有池二 ,一曰“呼伦”,一曰“贝尔”。此地水草丰茂 ,适放牧 ,多为蒙古喀尔喀部人移驻。初设五名总管 ,分管索伦、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厄鲁特、鄂伦春五路。雍正十年 (1732年 )奏准 ,编成五十个佐领 ,分为左右两翼 ,总管关防由博尔本察掌管 ,加副都统衔。光绪七年 (1881年 ) ,升副都统衔总管为副都统 ,遂设副都统衙门。光绪三十三年 (190 7年 ) ,东三省改制 ,裁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次年 ,设呼伦厅。 192 0年改厅为县。此地居民中以蒙古人为绝大多数 ,故不通行汉文 ,政府公文或用满文或用蒙文。辽宁省…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满文档案随着明清档案的发现、整理及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各满文档案保管单位对其管理也进入了科学模式。本文主要从满文档案的征集、整理、鉴定和保护四个方面对建国后满文档案的管理进行研究,并对满文档案的整理进行重点论述,总结满文档案管理的经验,促进满文档案的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有清一代满语、满文作为"国语"、"清字"被满族统治者置于崇高的地位。清朝统治长达268年之久,留下浩如烟海的满文档案。笔者在查阅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满文档案时发现这一时期的公文档案中出现大量"新词",故尝试对这一现象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都虞司作为内务府所辖的事繁之司,其职能从负责膳食、渔猎,逐步扩展到掌管三旗禁旅、议叙议处府属文武官员,其中议处府属文官的职能是会典、则例等成文章法所不曾规定的,但是内务府档案却显示了这一职能。在议处官员方面,都虞司与专司审判的慎刑司在案件事实陈述、法律适用等方面并无二致,区别在于数量不同。在都虞司所辖群体诉讼方面,案情重大的则由都虞司移交慎刑司。都虞司分享了慎刑司的部分审判职能,这说明了内务府机构职能分工混乱。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皇权,皇权主导下的成文章法也会为皇权所变通,甚至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