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长期以来,德国作为对二战历史彻底反省的典范,一直被中国推崇。那么,德国的具体反省历程是怎样的?哪些经验应该借鉴?我们的了解其实还不够。奥地利在1938年被德国吞并,成为第三帝国的一部分,它如何看待自己在二战中充当的角色?是加害者?被害者?还是兼而有之?近几年奥地利为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回看东亚,中日、日韩一直围绕历史认识问题争执不下,是不是应该走出东亚,了解西方特别是德国、奥地利的战争记忆和反省,与欧洲学者一道进行思考?为此,  相似文献   

2.
正一般中国学者会认为德国对二战历史的反省彻底而又没有任何遗留,但事实上德国人的反省不是这样简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26年前,当德国统一时,大概没有多少人能预料到东、西德在反省希特勒第三帝国的问题上会出现明显的区别。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被全世界公认为是一个成功面对第三帝国历史的国家,它的精英阶层包括知识分子,都以为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众  相似文献   

3.
蒋廷瑜 《广西文史》2004,(4):83-87,92
中国大陆南部是世界上铸造、使用铜鼓历史最长、保存铜鼓数量最多的地区,也是拥有铜鼓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地区。中国学术界对铜鼓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上海市博物馆郑师许著《铜鼓考略》出版,辑录了大量铜鼓文献,也介绍了国外学者研究铜鼓的情况,将德国学者黑格尔的铜鼓分类法介绍给中国学者。  相似文献   

4.
正抗战史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大量相关档案文献资料的数据库开发和建设,更加推进了这一领域的纵深发展。不过,就已有研究成果而言,我仍愿把美国学者马克·赛尔登(Mark Selden)著的《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视为经典之作,推荐给读者。书中指出,《延安道路》一书以地方和地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家黎澍,早年投身革命,在主编报刊的同时,即从事近代史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主要致力于学术研究。他精通马列著作,但绝不搞教条,而是用以分析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研究他生前的社会实践活动,阅读他的著作和论述,会使我们活生生地感受到他作为史家的深沉,智者的聪慧,战士的无畏。今年是黎澍逝世十周年,本刊不惜篇幅发表丁守和研究员的文章,把黎澍这样一位学者介绍给读者。我认识黎澍是在1953─1954年间。那时他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我在中央编译局,一次开会姜椿芳局长介绍说,50年代初《人民日报》发表的《为纯洁祖国的…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风景名胜》杂志我已订阅多年,感觉很好。摄影技术好,感染力强,每期都有许多精品,值得阅读更值得收藏。这几年旅游特点增加了不少,介绍的版面很有吸引力。但对杂志的宣传似乎少一些,以至有人从我这儿借,不知去订阅。(朱晓青贵阳读者)朱晓青读者:您好!这几年《风景名胜》在增加旅游特色、介绍风景名胜方面确实作了不少努力,尽力把好的风景和风情传达给读者,期待大家多提出意见和建议。杂志自身对外的广告和宣传确实做得不多,同时这也是一个应该慎重的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怎样更好地把我们杂志的情况和信息传递给读者。  相似文献   

7.
“我出生在尼泊尔山区,离西藏很近。儿时就渴望去山那边的神秘世界看看。后来,我实现了去中国的心愿。中文老师给我起了个名字高亮,跟我的尼泊尔名字读音很像。”高亮和记者说话时,始终和善地笑着,散发出温文尔雅的学者气息。  相似文献   

8.
姜华宣 《百年潮》2022,(6):81-83
<正>光阴似箭、岁月如歌。198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的时候,人民日报《党史研究资料》栏目从5月21日至6月29日连续发表了我撰写的《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介绍》。这一栏目作为一个平台把编者、作者、读者的心紧密地联系起来,发挥了普及、宣传党史知识,资政育人的良好效果。这件往事让我难以忘怀,特别是编者和读者给我的大量信件,提出的有关问题,以及对我的鼓励和鞭策,进一步激励我在党史教学和研究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9.
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考古学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已成为引人关注的课题。为此,有必要把国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考古研究论著介绍给国内读者。从本期起将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已故著名日本学者小林行雄的《日本考古学概论》的译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关于剑桥大学中国学研究的若干说明张国刚《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3期发表了我的《剑桥大学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一文。文章的起因是1991年暑假我作为德国汉堡大学的洪堡学者(AlexandervonHumboldtstipendiat),曾访问过那里...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新闻     
《神州》2005,(9)
日本回避“侵略行为”8月2日,日本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战后60周年决议”。该决议对历史认识的表述中说:“我国过去一个时期的行为给以亚洲为首的其他国家国民带来极大的苦难,我们对此深刻反省,再次对所有的牺牲者致以追悼之诚意。”此项决议与十年前“战后50周年决议”相比,明显去掉了“殖民地统治”、“侵略行为”等字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日本非但没有反省军国主义侵略历史,认真汲取历史教训,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反而竭力否认、淡化甚至美化侵略历史,开历史的倒车。  相似文献   

12.
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 ,五六十年代时曾有相当热烈的讨论。改革开放初期 ,史学界又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 ,但因种种原因而未能深入。得益于基础研究和实证研究近 2 0年来的发展和进步 ,使我们今天有可能从新的高度重新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涉及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再做反省和研究 ,已经重新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本刊编辑部与南开大学历史系在去年 11月联合召开了“中国社会形态及其相关理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这里发表的是会后我们约请部分学者撰写的笔谈。我们欢迎对此问题有兴趣的学者积极参与讨论 ,以促进史学理论研究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放学时,程程的爷爷塞给我一张小纸片,我接过一看,是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标题是《反省日记搭建师生成长平台》,这是南京一所幼儿园的研究课题——《幼儿园教师自我反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看过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下子想到了前几天发生的事。  相似文献   

14.
“我属于在历史巨变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回忆就是咀嚼痛苦。实事求是地梳理和反省历史,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个常识问题。对读者而言,我所能做的工作就是—一丕原历史,奉献常识”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移民史》第 6卷《清、民国时期》第 8章《台湾的移民垦殖》的开篇语中 (31 6页 ) ,我交待了本章写作内容的由来 :台湾的学者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 ,作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和搜集工作 ,进行了大量有关移民、垦殖及台湾社会史方面的研究 ,所取得的成果为中国其他区域研究难于望其项背。因此 ,本章主要根据台湾学者的已有成果 ,按照本书的体例和要求 ,对清代台湾移民史的诸问题作一简单的介绍。由于上海地区台湾版图书收藏有限 ,阅读更难 ,所叙当有缺漏和错误之处 ,亦在所难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阅读台湾学者的有关著作。本章除第 6节…  相似文献   

16.
暝色中的中关村尽收眼底。“冯先生,你多大接触佛教?”明影法师把问题抛给了前座的美国学者冯克强。“在俄勒冈大学读书时,我学习到了禅宗。研究中国历史后又开始研究达摩。”冯克强扭过头来温和笑着。于是,他直面我说:“你看,一个1969年到1973年间读大学的美国人,能在大学里很轻松地读到达摩,知道禅宗。中国大学生,包括现在的,真正了解佛教有多少?起码在1990年以前,我是不知道佛教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琉球出土中国陶瓷的考古工作与发现情况,以及琉球本土学者和日本学者对相关问题所做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涉及到对出土陶瓷的分类与分期研究、产地研究,以及对琉球发现的元青花与东南亚陶瓷的探讨,使读者可以较全面便捷地了解琉球出土中国瓷器发现和研究情况,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试论滕固现代绘画史学中的“德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时期的学者滕固曾留学德国 ,在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中 ,作为德语国家文化与学术模式在中国的重要代表人物 ,吸收德国的现代艺术史学方法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第一次把西方“风格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中国绘画史研究 ,成为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第一位具有现代艺术史学意识的专业的艺术史家。其“德国模式”的绘画史学方法在中国现代绘画史学的发展过程中 ,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近多年来,王震中同志在中国史前文化与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上多有创获,发表了确有创见的一批论文。最近,他在深入探讨文明起源问题所获新成果的基础上,写成了《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决定出版)我读了稿本后觉得颇有新意,是很值得向读者推荐的。文明起源问题是中外学者共同关注和研  相似文献   

20.
从德日比较看日本为何不能坦诚地反省侵略战争林治波德国与日本分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西方和东方的战争策源地,战争的结局是他们都遭到了彻底失败。战争结束了,两国都面临着对法西斯主义和侵略战争的反省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两国的政治、军事走向,而且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