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汪洪亮著,中华书局2020年出版,28.2万字,68元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导致高等教育与学术地图的显著变化。既有研究大多关注西南联大、西北联大,而对成都华西坝教会五大学(包括东道主华西协合大学和内迁的金陵大学、齐鲁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这个曾被称为"华西联合大学"的办学联合体则较少措意。出于"抗战建国"须认识边疆之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叶茂成为康奈尔大学首位来自中国的学生校董。在美国高校的权力构架中,校董地位举足轻重。康奈尔大学宪章规定,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重大事项由校董们讨论决定,校董对全校重大事务拥有发言权和决策权,有权了解学校的预算决算、人事变动、校产投资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巴斯 《钟山风雨》2012,(1):55-57
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一般都采取单独迁徙的形式,如中央大学;但是也有一些学校采取了联合迁徙与办学的形式,先后诞生了几所联合大学,即西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东南联合大学,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值得关注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4.
八年抗战期间,国民革命军的 11 所军校先后迁至贵州各地办学。地瘠民贫的贵州节衣缩食,倾其所有,为国家培植桢干之才、为民族蓄养浩然之气、为反攻铺筑胜利之基,真可谓坚苦卓绝,厥功至伟!不可不铭之于青史!陆军军医学校在安顺中央陆军军医学校,前身是1902年创办于天津的北洋军医学堂,辛亥革命后易名陆军军医学校,1917年迁北京,1933年再迁南京,隶属于国民政府军政部,改称中央陆军军医学校,并设广州分校。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南京本校迁往广州并与广州分校合并。次年辗转内迁贵州安顺北兵营。该校迁安顺时已属完善的5年制本科大学。有本科生8个班,均为面向  相似文献   

5.
2007年9月南京出版社出版了孟国祥著的《南京文化的劫难(1937—1945)》,32万字。该书分十七章,论析了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日军对南京古建筑;文化古物;中央及地方图书馆藏书、民间藏书;中央研究机构和学校内迁(物资);教育与文化的破坏、劫掠。战后南京文物的封存与清理。  相似文献   

6.
中央大学在抗战之初从南京成功迁至重庆,成为全国内迁最为彻底和成功的高校,为学校的重建和发展积蓄了力量。由于校长罗家伦本人的特殊政治身份和人际网络,中央大学迁校的决策过程反映了国立大学、教育部与蒋介石以及国民党中央核心层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中大的迁校过程也蕴涵了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与四川省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央大学内迁重庆后开始着力于重建教学与研究体系,稳定校园正常秩序,并调动师生的"抗战精神"。在这一过程中,中央大学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战时背景使得国家的教育政策在中央大学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与体现。  相似文献   

7.
全面抗战前期,国民政府试图在盐务上“改制废岸”,但因战争等因素,至1939年5月四川才在国民政府指令下改行官收、官运、先行招商代运的制度。消息一经公布,便遭到盐商激烈抵制,并引起地方势力声援,新盐制施行举步维艰。究其原因,除国民政府与川商的利益冲突、四川官商对外来势力的排斥外,还与国民政府借施行新盐制从财权上整合四川地方势力,以加速国家化进程的政治意图相关。国民政府为了稳固四川,坚持抗战,采取了一些破解困局之举。最终,在国民政府软硬兼施下,四川官商被迫接受新盐制。这反映了国民政府中央内迁四川后,在坚持抗战与统整地方上所面临的困难,呈现了战时中央与地方政治生态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正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13日淞沪会战拉开序幕,大夏大学开始西迁。最初,大夏、复旦、光华、大同四所著名的私立大学,准备组成联合大学,后因意见不合,光华、大同两校退出(其后光华大学迁往成都,大同大学留守上海),改由大夏与复旦两校合并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联合大学,迁往江西庐山牯岭。大夏大学首批师生在副校长欧元怀的带领下,携带图书、仪器、档案由上海西站出发,经沪杭铁路、浙赣铁路、南浔铁路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爆发导致国内大批高校停办或内迁,致使大量学生流亡,催生战时校际借读这一独特历史镜像。国内未受战争影响之大学,通过接受申请、资格审核和编级考试等程序,积极收容他校学生予以借读。国民政府及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各大学,出台借读政策办法,安抚救助借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延续,并为其后数十年的国家建设培养了骨干力量。战时大学借读之价值足与同期大学内迁相媲美,深入探讨这一现象,有助于完善对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生产范式变革下集群企业的去地方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和地方化共同作用下,经济活动的去地方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与一般的产业转移概念不同,去地方化着重强调企业受到某种作用脱离地方生产网络,进而对地方生产网络产生的影响。目前关于去地方化的研究多集中在欧美国家,且多是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而由企业生产范式变革引起的去地方化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实际上,在中国沿海地区,集群内创新型企业进行生产范式变革,引起企业去地方化现象十分明显,对地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建立生产范式变革、组织协同与企业去地方化的理论架构,分别以东莞鞋业集群和华宏鞋业公司为例,分析鞋业集群和企业在生产范式变革下的去地方化现象,为地方政府更好地制定实施集群政策和产业转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938年底1939年初,华东、华中地区依次陷入敌手,军政部所属第二俘虏收容所奉令内迁至贵州省镇远县.本组史料包括从1939年1月收容所初迁镇远县及至1944年6月间收容所与镇远县政府间产生的系列相关文件,对于研究国民政府内迁时中央与地方关系及国民政府战时俘虏政策等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西北联合大学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作为在抗战期间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内迁西北地区后组建的大学,存在时间仅一年零四个月。时间虽短,但西北联大鲜明的育人特色、教师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学生笃学力行的个性之美,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由西北联大衍生出的众多高校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内迁高等学校对贵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内迁高校简述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随着日本侵华的规模越来越大,沦陷区的面积也随之增大,各高等院校开始实施“文化的大迁移”,陆续迁往内地。在高校向内地迁入的过程中,共有9所来到了贵州。这9所高校是:唐山工程学院、浙江大学、之江大学工程学院、广西大学、桂林师范学院、大夏大学、湘雅医学院、华北农村建设协会乡镇学校、国立江西中正医学院。唐山工程学院是内迁贵州较早的高校,在卢沟桥事变后由唐山迁出,先迁湖南,后移广州,最终于1939年1月到达贵州平越(今福泉),2月在此复课。后来它与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合并,成立国立交通大学。浙…  相似文献   

14.
夏泉 《民国档案》2006,(3):101-104
国立东南联合大学是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教育部为收留上海内撤的公私立大学学生而筹建的一所高校。由国立暨南大学校长何炳松兼任东南联大筹委会主任,先设校于浙江金华,第二次浙赣战争爆发后迁址福建建阳。浙赣战争爆发导致上海高校师生内迁交通阻断,1943年6月,教育部指令东南联大文、理、商三学院并入暨南大学,法学院与艺术专修科并入英士大学。东南联大虽未筹建成功,但在我国抗战时期高教史上仍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15.
1946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朱经农辞职,担任私立光华大学校长兼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朱经农作为私立大学校长,充分调动自己在政商两界的各种资源,为光华大学谋求发展。为了消弭国共斗争在大学中的影响,朱经农提倡"爱的教育",主张同学之间精诚合作。然而,在政治斗争日益白热化,中国经济、社会趋于总崩溃的背景下,此种希望重振私立大学、安定校园的努力注定会遭遇顿挫。朱经农执掌光华大学的挫败,既反映了战后一般大学校长面临的普遍治理困境,也与学校的私立性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中国高校的内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军侵略中国,除在乡村实行“三光”政策外,还对医院、学校进行摧残和破坏。当时中国各大城市的高校都不能正常上课,被迫内迁。  相似文献   

17.
浅析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析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作用和意义徐国利抗战时期,我国高校向西南、西北及粤赣闽浙等省山区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迁徙。高校内迁对中国抗战的胜利、开展抗日民主运动、恢复和发展战时高等教育、推动落后地区教育文化乃至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一、高校...  相似文献   

18.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南京的金陵大学内迁成都,不过出于维护校产的考虑,该校一部分中、美籍教师留守南京。南京沦陷时期,金陵大学分别在成都和南京办学,致其治理结构发生调整。在校董会无法召集的情况下,校方进行了制度修补,虽然战前的治理架构未发生本质性改变,但是南京校园的办学及其校务机构的相对独立,使金陵大学形成“两地办学”的体制。“两地办学”体制维系并强化了南京各校的政治底线,使留守南京的教职员开办中小学教育与社会教育,坚持不向日伪当局立案,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余子侠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遭受到近代社会以来空前的劫难和绝大的损害。为谋保存以应变起仓卒的时局,其时绝大多数专上学校机构,不得不以种种避难方式作出迁徙之计。这些移迁学校所达地域,近者或入租界...  相似文献   

20.
抗战初期,北平、天津等地多所院校内迁大西北,先在西安奉命合组为西安临时大学,后迁陕西汉中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此后,屡有分合、迁徙,但各学校最强势的科系始终保留下来。其中,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一直保持了单独建制,成为西北联大乃至西北师范学院中比较有特色的专业。当时,家政学兼有文、理、艺三科性质,既是新兴的家事教育事业,又带有强烈的教育救国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