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志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其渊源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方志,源于先秦,兴于两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  相似文献   

2.
曹琦佳 《沧桑》2010,(6):159-160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以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为历史背景,以批判、否定、超越近现代主义主流文化为理论基础。它的存在和发展深深根植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之中,是当今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危机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左惠文 《神州》2011,(30):104-105
前苏联解体二十年来,该国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窘困,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以及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被抛弃,但新的价值观却又没有完全形成,使俄罗斯青少年陷于种种苦闷和矛盾之中。分析研究当代俄罗斯青少年问题,借鉴其经验,有助于反思同是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当代青少年的现况和所面临的问题,应用于对青少年思想政治和教育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4.
江沛 《安徽史学》2013,(1):39-47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拯救民族危机与向现代转型是发展的两条主线,由此形成了既要反对西方侵略、维护民族尊严,就要倡导中国文化独立性,反对西方文化传入;既要开放中国,学习西方以融入世界,就必须反对民族主义思潮,批判传统文化的相互矛盾的双线走向。在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战国策派"主要人物与追求自由主义信仰的众多知识界人士一样,在思想理念上发生了迎合民族主义思潮的转变,倡导"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呼吁个人自由暂时让位于民族自由,为时势所迫主张集权政治,并将民主政治与民主主义硬性割裂。救亡与启蒙的两难,观念与现实的冲突,自由主义内核与民族主义外衣的交织,在战国策学人论述中表现十分突出,也是那个动荡时代知识群体中思潮繁杂现象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5.
晚清政治思想超前发展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奇学 《安徽史学》2004,(1):80-85,74
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晚清政治思想的重要特点.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日见严重,传统的政治文化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无能为力,于是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向西方(包括甲午后的日本)学习要求.相比较而言,政治思想的学习远比社会经济变革来得快.近代政治思想的超前发展带动了社会变革.但是,不是建立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的近代政治思想缺憾甚多,并给晚清社会的变革留下若干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界限逐渐模糊的今天,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西方绘画保持距离和相对的独立性是可贵的。然而,时代的发展与推进,水墨画也逐步从少数文人精英画中解脱出来,将时代性、民族性的本土化意识融合于了外来文化。当代水墨画的国际性促进了实验水墨画的多极化,它是多种文化相融,联姻的结果。多极化必然呈现水墨艺术的繁荣,繁荣的艺术一定有新的气象,在当今的架上绘画出现普遍危机的情形下,艺术表现语言走向多元综合是一种必然。西方的新绘画运动能从现代主义的低谷走出来而绝路逢生,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宽容性,即折衷主义的多元  相似文献   

7.
参与社会文化建设,推动当代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是档案工作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生存之基。本文通过分析档案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地位和功能,阐述档案工作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思路和举措,积极作为,彰显"档案文化力",为当代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加油添力!  相似文献   

8.
沈祖炜 《世纪》2020,(1):1-1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西方炮舰迫使中国门户开放,按李鸿章的说法,那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尽管已是独立自强的社会主义大国,可是仍然需要应对剧烈动荡的世界局势和国内社会发展的挑战,所以变革始终是时代的主旋律。由于传统社会的衰败和崩塌,中国曾经被动地纳入了以西方资本主义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世界反全球化思潮与运动风起云涌。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中心-外围"的世界体系;社会经济原因是利益不均和社会不公;政治文化原因是西方政治和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10.
黄佳明 《沧桑》2010,(4):179-180,253
完全成长于开放时代的当代青年,他们对西方节日的推崇和对传统节日的冷落,一定程度反映了国民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本文从社会政治、经济及观念层面上分析传统节日式微的原因,并对"洋节"热现象作针对性透析,以此提出,只有融合西方节日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因素,才能寓教于节,实现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文化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 《史学月刊》2007,(6):111-116
当代国外的西方文化史研究具有实用性、多元化、国际化的特点,研究内容从单纯的政治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扩展到经济文化、社会文化、比较文化、心理发展文化以及影视文化等领域,研究视角大体包括概览性研究、分类性研究、阶段性研究、国别性研究、比较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中国的西方文化史研究是随着西方文化在近代中国的扩张和传播而兴起的,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关的著述大体可分为综述性、专门性、比较性和理论性四类。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西方文化史研究,许多涉及“西方文化史”本体的问题迄今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有唐一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兴盛时期,长期的政治统一、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使唐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成为亚洲乃至当时世界之强国。其国都长安更是繁荣富庶,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呈现出国际大都会的风貌。唐朝京师长安的政治中心,即唐帝国的政治中枢,长时期又在长安的大明宫。  相似文献   

13.
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当今丝绸之路文化业已成为东西方进行和平友好交流的友谊和象征符号。在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丝绸之路丰富的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建设的强大文化依托,因此其对于在国内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在国际上实现各国共同繁荣的世界梦,进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而积极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雯 《沧桑》2004,(Z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第一,必须把先进文化建设提升到与经济、政治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定社会的文化固然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决不是消极被动的。先进文化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一旦被广大群众所自觉接受和掌握,就会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关于这一辩证关系,马克思讲过,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化研究当包括从政制精神、政治价值、政治思想、政治生态四重维度,对特定时期、特定社会共同体公共权力设置与运作情况的考察。明清时代的中国,在社会生活与经济结构乃至文化风气各领域都发生深刻变迁的同时,政治文化之主导方面仍沿着帝制体系传统轨道推演。明清时代中国社会形态的突出特征,正是商业经济发展与社会自由度的增强以及庶民文化的发达趋势与中央集权的君主—官僚—贵族体制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一种自洽格局。这种自洽格局显示出帝制农商社会在商品经济繁荣情况下继续延伸的潜能。19世纪中叶的中西方冲突,不是处于同一历史过程不同阶段的两个社会的相遇,而是两个处于不同历史过程中的文明体系在亚洲大陆时空格局中的交汇。  相似文献   

16.
古代汀州城是闽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从唐代草创到明清时繁荣,逐步发展为具有传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促使汀州城发展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客家人的入迁,中原文化与闽越族文化的融合;汀江航运交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政治文化是研究现代西方政治文化的重要逻辑起点,古希腊政治文化以其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等内在价值理念的追求对现代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和政治四个维度对古希腊政治文化产生的基础进行了探讨,力求从源头上对古希腊政治文化的生成环境给予全景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一些报刊讨论史学的繁荣与“危机”问题。有的同志认为,当前史学界(包括世界史)出现一种繁荣与“危机”并存的局面。繁荣与危机本来是对立的,两者并存,岂不矛盾?原来这是指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从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十年中,史学研究确实取得了很大进步,成果不少,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但另一方面,相对说来,与经济、法  相似文献   

19.
浅论西方学术界关于全球化问题的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江 《世界历史》2003,26(2):2-11
西方学术界在是否存在全球化问题上 ,分为“怀疑论”和“全球主义”两大对立阵营。“怀疑论者”认为 :目前所谓的“全球”经济是虚构的 ,由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政治体系也并没有因全球化而发生任何本质的变化 ,并且人类社会根本没有出现什么全球文明或全球文化。“全球主义者”则认为 :当代的世界经济已经从国际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经济 ,同时全球化已经导致民族—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能力的下降 ,某种全球政治体系已开始产生 ,并且不论愿意与否 ,全球化已经带来某种超越民族和传统文明集团的世界文化。我们不应将西方有关全球化的理论话语与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理论相混淆。  相似文献   

20.
朱移山  陈涛 《安徽史学》2015,(1):141-149
1932年皖北宿县因烟捐引发民变是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治下乡村危机频发的侧影。民变前,国家政权与乡村精英结合掌控乡村,而精英间为争夺乡村权力展开派系斗争,官民矛盾、绅民矛盾和绅士间矛盾尖锐。皖省政府依靠乡绅课征烟税,劣绅借机盘剥农民,绅民、官民矛盾激化。民变发生后,关系各方展开利益博弈,政府交替运用武力与怀柔之策控制民变,但无助于化解官民矛盾、绅民矛盾、官绅矛盾和乡绅不同派系间的利益纠葛,反致乡村危机在政府控制下被雪藏。乡村危机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元因素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并非如学界过往所认同的经济单线性诱致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