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了巩固统一的国家政权,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颁布诏令统一度量衡,对促进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存于镇原县博物馆的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就是当时历史的见证。1976年4月1日,镇原县城关镇富坪村村民建宅取土时发现了这件珍贵的文物后,上交镇原县文博工作部门。1996年9  相似文献   

2.
西汉度量衡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石 《文物》1975,(12)
古代的度量衡问题,对研究当时社会经济制度和人民生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在阶级社会里,度量衡器也是统治阶级用来剥削劳动人民的一种工具,研究它们的演变过程,将有助于加深认识历史上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古代度量衡虽有定制,但所奉为标准的数,一直难以确知。古书中虽有所谓"黄钟律度",那只是设想的标准,不能作为依据。先秦列国的度量衡极不一致,但度量衡制的渐趋统一,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始皇统一列国后,用李斯为丞相,"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一法度衡石丈尺"的法令措施,就是在历史必然趋势中,把度量衡标准化、法定化,使全国划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为秦制创立了准则,  相似文献   

3.
《文物》1973,(12)
批判粤儒反法思想考古发掘与考古调查明《城闭里记》碑文反映的起义农民对孔教的蔑 弃包遵信从乙瑛、韩勒、史晨三碑看东汉统治者尊孔的 反动实质仪真秦始皇“书同文宇”的历史作用北文学习鲁迅彻底批孔周建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文宇的历史功绩 俞伟超高明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及  相似文献   

4.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统一了法律,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和文字等,这些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这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出生在河北,死在河北,他在位期间发生的一些重要事情也与河北有着密切联系却鲜为人知。本文根据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调查、发掘的资料,谈谈河北境内与秦始皇有关的几个问题。一、秦始皇生在河北战国时期,各国争战,为了取得信任,相互交换人质。秦国太子安国君(秦孝文王)之子子楚(秦庄襄王)是夏姬所生,夏姬不受太子宠爱,所以子楚被派到赵国作人质。子楚在赵国作人质时,…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立即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①等措施,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制造和颁发了一大批度量衡的标准器,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后世学者往往在论及秦代与秦始皇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贡献时,皆要谈及修长城、筑直道、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这些措施。关于这些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司马迁在其所撰《史记》中均有明确记载。然笔者认为,在秦王朝与秦始皇所做的上述诸统一政策中,前五件基本上得到了实施,在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均可得到证实。但最后一件“车同轨”只是一种理想,因其执行难度太大而未得到实施。  相似文献   

7.
秦始皇统一货币,如同他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一样,是出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的需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改革措施是进步的、革命的,是顺乎历史潮流的。在当前批林批孔运动中,考察这项重大措施的斗争过程和历史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入批判叛徒、卖国贼林彪祭起孔丘"克己复礼"的破旗,疯狂咒骂秦始皇的罪恶行径。一、诸侯割据称雄局面下六国货币的紊乱毛主席指出:"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这种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也反映在六国的货币制度上。  相似文献   

8.
<正>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秦王政称始皇帝,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历史由王国时代进入了帝国时代。作为巩固统一的措施,秦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史书所说"车同轨、书同文"即此。而这些政治措施,必然也要反映到实物上,流传至今且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的相关文物以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诏命的文物最为引人注目。秦始皇二十六年诏文曰:"二十六年,皇帝尽兼  相似文献   

9.
河北大学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秦代铜质斤权,体形如钟,重220克,比现有资料记载的最小斤权226克还要轻。其上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和秦二世元年两份诏书,是秦代在全国实行统一度量衡制度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了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阶级利益,巩固新的国家政权,秦始皇在政治、经济,以至文化思想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诸如中央和地方行政建制的整顿;度量衡、货币、文字的统一;对奴隶主复辟势力的镇压等等。这些改革还用法令的形式固定了下来,颁布全国。在将近两千二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还  相似文献   

11.
秦刻石新论     
陈宁 《黑龙江史志》2009,(3):33-34,38
秦始皇二十七年到三十七年,始皇帝曾多次巡游各地,视察民情民风,且大多数于每次巡游时立石刻文。以往人们将这些刻辞仅仅看作是秦始皇个人的歌功颂德之作,而没有发现其巨大的史料价值,但这种歌功颂德之作更可直接反映秦始皇的个人追求。从这些刻辞中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的“圣王”心理,到碣石刻石时,他的新的统治理念“圣王”观已基本完成了,随后又开始了风俗伦理的统一。风俗的统一不仅对国家的稳定统治十分重要,也是圣王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于是秦始皇利用会稽刻石进行了一次大的宣扬,以促人伦,正风俗。至此秦的统治不仅在政治、制度上统一了起来,在风俗伦理方面也日渐统一。  相似文献   

12.
<正>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欲令天下咸知。二十六年,始皇诏告天下,命法度"壹之"。收藏于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秦权,录有诏书全文。这枚铜权的分量,由此笃定。文物或整或残,不变的是其历史意义与文化内涵。偶得珍玩,我们可以欣喜若狂,也可以心若止水,唯怀虔敬。然猜不透文物背后的"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13.
燕兵 《丝绸之路》2015,(7):28-3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吞并天下,完成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进入经济、文化更为发达的封建社会,建立了完整的中央集权管理体制和政治文明。文字、货币、公路、度量衡的统一,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秦初,秦陇地区甘肃疆域是核心疆域。从长安出发,用于与匈奴征战的"高速公路"——直道,大部分修建在甘肃境内。现存最早秦长城的开端就在甘肃临洮境内。  相似文献   

14.
秦刻石新论     
秦始皇二十七年到三十七年,始皇帝曾多次巡游各地,视察民情民风,且大多数于每次巡游时立石刻文,以往人们将这些刻辞仅仅看作是秦始皇个人的歌功颂德之作,而没有发现其巨大的史料价值,但这种歌功颂德之作更可直接反映秦始皇的个人追求。从这些刻辞中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的"圣王"心理,到碣石刻石时,他的新的统治理念"圣王"观已基本完成了,随后又开始了风俗伦理的统一。风俗的统一不仅对国家的稳定统治十分重要,也是圣王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于是秦始皇利用会稽刻石进行了一次大的宣扬,以促人伦,正风俗。至此秦的统治不仅在政治、制度上统一了起来,在风俗伦理方面也日渐统一。  相似文献   

15.
使用肉眼、体视显微镜、超景深视频显微镜、X光探伤仪、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对邾国故城新莽铜度量衡器进行观察和分析检测,了解其形貌特征和材质特征,据此对其制造工艺、制造地点、使用方式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根据观察和分析结果,辅以模拟实验比较,认为器物系铜锡铅三元合金铸造而成,部分器物铸造后进行了退火、锻打,以减少铸造缺陷;3块方版是由较大的方版经分割而成,锯割是分割方式之一;铭文为铸后刻制而成;新莽铜度量衡器是“分区制造”,即“由多个地方分别制作,然后分发至各地使用”;诏版以四边被覆盖的方式固定在木制计量器具上;环权及铜衡为标准器而非日常使用器。  相似文献   

16.
“半两”钱始行于战国之秦。自秦惠王二年(—336)“初行钱”,经历秦朝、至汉武帝元狩四年(—119)铸“五铢”(其间武帝初年曾短期行“三铢”钱),前后跨越三个朝代,流通二百余年。从秦始皇时(—221)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种统一的法定货币,对以后的币制有着深远影响。其轻重、厚薄、大小有很多变化,但其则始终为“半两”二字。尽管版别极多,笔意各殊,却因字数既少,笔划亦稀,一般研究只据秦始皇统一字,李斯创小篆为界,  相似文献   

17.
李修贵 《沧桑》2009,(2):19-20
秦始皇具有明显的帝王史观,以“五德终始说”为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提供理论依据;他结束了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具有强烈的大一统观念;秦始皇大一统的法宝以及秦朝衰落的原因之一是其人才观;伴随历史条件的变化,秦朝制度政策也相应发生变化;他又有着进步的变易史观。  相似文献   

18.
度量衡是人们对客观物体进行评价的手段之一,它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对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众所周知,自秦统一六国以后,我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的发展基本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秦始皇时代的私营工商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续推行抑末政策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东巡,登上东方海滨的琅琊山,筑琅琊台(在今山东胶南县西南),刻石颂秦德,在刻辞中写道:“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所谓“上农除末”就是重农抑商。秦始皇自执政以来,特别在统一六国之后,继续推行了商鞅以来的抑末政策,在局部地区推行得极端严厉,故谓之“除末”,其中最严厉的有两项: 首先是“迁”。秦“迁”有两种,一是用赐  相似文献   

20.
杨豪 《岭南文史》2008,(3):75-82
近读报载新闻:《广州日报》2007年12月1日“珠三角”栏载有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依秦始皇33年(公元214年)赵佗出任龙川县令这段历史提出有:河源是“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城市定位立论。面对梅州之称“世界客都”,赣州之称“客家摇篮”说法并有所怀疑:当《羊城晚报》2008年11月11日版再次为这种河源是“客家古邑”立论重行提述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