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欣 《黑龙江史志》2013,(13):11-11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中国传统壁画历史悠久,具有灿烂的文化艺术色彩,是中国传统艺术色彩装饰的得力传承者,长期以来在中国的艺术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从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念出发,研究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传统的审美观念、西域文化、工艺材料等方面的较大影响,是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装饰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壁画的主要展示形式,如人们现实生活状况、历史时代和英雄故事和宗教等。  相似文献   

2.
张勇 《神州》2011,(9X):17-18
在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继承与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它不仅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思想和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中国人文化艺术审美方式发展的重要体现。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精神、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精神以及中国传统绘画的古典精神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发芽、结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有机的结合。而马克思主义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有机结合的深层次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理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道德理想等方面取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与之实现结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区域文化系统,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文节俱高、务实求新、勤奋笃学的鲜明特质。在内容上,也不断融入和渗透了民俗文化、地理、宗教、书院、异地风情等方面,并且也体现了中国革命文化精神的内涵。弘扬、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优秀成果,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经济活动、教育等事业的发展,也能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卢宏伟 《神州》2013,(20):31-31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区域文化系统,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文节俱高、务实求新、勤奋笃学的鲜明特质。在内容上,也不断融入和渗透了民俗文化、地理、宗教、书院、异地风情等方面,并且也体现了中国革命文化精神的内涵。弘扬、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优秀成果,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经济活动、教育等事业的发展,也能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林 《史学集刊》2007,4(3):31-3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广泛传播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着某些契合点。例如,中国社会原有的均平理想、人学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和敢于斗争的传统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民主性精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7.
王志刚 《黑龙江史志》2013,(15):155+157
顾友仁博士的著作《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阐述了我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历史进程,论述了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融通"等创新观点。文本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新的盘点和分析,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和理解。在"国学热"与党和国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该著作的出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浩明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信息的曾国藩家书详加评点,认为曾国藩是传统中国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者,曾氏将传统文化全方位地运用到居官为政、统驭军队、教育子弟等各方面,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贡献。评点曾氏家书的目的是揭示其给后人的“启迪性和昭示性”,并进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唐浩明对曾氏家书既有肯定赞扬,又有批判、否定。  相似文献   

9.
2017年1月14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度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年会在甘肃省委党校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州的100多名学者和专家以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者就如何在生活服务和学术研究两个层面进一步研究、弘扬甘肃的中国传统文化,挖掘甘肃传统文化的特有内涵,展示甘肃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佛教史学是一个复杂的融合体。它既有佛教因子的影响,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如易学、玄学、史学、理学等思潮对中国佛教史学形成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即在佛教与中土文化融合的大视野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着重阐释中国宋代佛教史家如何将中土传统文化融入到佛教史学视野中,从而成为中国佛教史学一个要素。  相似文献   

11.
杨文欣 《风景名胜》2020,(1):0128-0128
中国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是诗词、书画意境的实体展现,还反映了古代文人、工匠的自然观、世界观和审美观等。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构建中国特色风景园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高校风景园林专业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可供借鉴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陈龙 《神州》2013,(19):234-234
在文化极度受国家重视的当代,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写意油画,是在东方文化的氛围逐渐地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写意油画更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诠释出来。本研究从中国写意油画的内涵、写意油画的民族情结、中国写意油画的现状、写意油画的时代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对写意油画的影响等内容,全面地诠释了中国写意油画。  相似文献   

13.
陈慧颖 《神州》2013,(21):25-25
如何把传统文化元素创新地用于现代的食品包装设计,值得我们去发掘去探索。本文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应用的意义,从传统文化的应用分析、结合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传统文化的设计分析、表现手法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教堂艺术的本土化嬗变,主要表现在建筑传统、民俗文化等对外来教堂建筑坐向、装饰与形式等方面。中国近代基督教教堂艺术的本土化嬗变,绝不仅仅是形式的变化,本质上是异质文化相互融合的必然结果。不同文化的融合取决于当地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有目的有取舍的吸收,即能为我所用的自觉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实生活、中国乡土民俗,必然要对外来的基督教文化和教堂艺术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珺 《沧桑》2008,(5):142-144
廉政文化建设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进步的东西,使之更好地从中国特色出发,为中国当代反腐倡廉提供文化武器;晋商文化的研究也需要实现从传统的经济价值的研究向社会价值和伦理意义的转向。二者的相关性研究将使两种文化产生碰撞与交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入手,对当今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常景涵 《丝绸之路》2013,(6):134-135
中国在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重要元素的标志设计展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努力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艺术特色,是标志设计民族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2月14日至15日,由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与传统文化研究院与香港孔子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国际研讨会”在香港理工大学会议厅举行。一如过去三届,研讨会的宗旨是为促进我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使其系统更趋完善,发展更为长远。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地的35名学者,就文献的厘订与流传等有关古文献与传统文化研究的诸多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切磋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黎丽萍 《沧桑》2013,(2):59-61,65
作为异质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中国化,不仅是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的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品格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前提;马克思主义吸收、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两者之间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两者之间文化精神的会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文化基础。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波  杨京玲 《东南文化》2011,(3):123-126
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布局方式和人文思想等方面。建筑设计必须在继承中创新,有选择性地保留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创造性地将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追求自然和谐的效果,以推进古建筑以及文物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吕娟霞 《丝绸之路》2010,(22):76-77
广告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必然受到其所属民族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涵着丰富的设计元素,对中国现代广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传统审美文化、传统伦理文化、礼仪风俗和传统文学艺术四个方面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产生的重要影响,以便正确把握中国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提高广告创作水平,努力实现中国广告走向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