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民俗文物的特征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是历史的产物 ,它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因而 ,民俗学被称之为“历史之学”。许多物质的、精神的文化事象 ,都总汇到民俗之中 ,所以研究历史不能不研究民俗。目前 ,在我国民俗学研究上 ,大体有两个途径 ,“一个是理论民俗学 ,一个是应用民俗学。理论民俗学侧重理论规律的研究和学科体系的建设。应用民俗学则方面较广 ,重在实际的应用 ,有实际的效益。”① 而作为一个民俗类型的博物馆 ,研究民俗不能不研究民俗文物 ,研究民俗文物离不开对民俗文物的调查、搜集、分类、研究、整理 ,所以侧重点要放在对物即民俗文物的研究上 ,以民俗文…  相似文献   

2.
张勃 《民俗研究》2010,(2):151-161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民俗传统的国家,也是一个乐于并善于将民俗传统记录下来、将对民俗传统的理解表达出来因而拥有丰富历史民俗文献的国家。从学术分工上看,整理研究历史民俗文献更多是由从事历史民俗学研究的学者来担当,但对历史民俗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的意义却不局限于历史民俗学,而是惠及包括历史民俗学、记录民俗学和理论民俗学在内的整个民俗学学科。民俗学的历史民俗文献研究是为着民俗学的,也是属于民俗学的。民俗学对于历史民俗文献的界定本身是对文献的一种理解,其研究过程中对文本与生活关联取向的谋求也丰富着文献研究的径路。  相似文献   

3.
福田亚细男先生,前日本民俗学会会长,历任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教授、新潟大学教授、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研究科教授等职,现任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名誉教授。福田先生是日本"二十世纪民俗学"的代表,批判性地继承了"柳田民俗学",所提出的"地域民俗论""村落社会论"等具有广泛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福田先生组织的中国调查项目历时二十年,对于中日民俗学人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施爱东研究员在日访学期间,于2010年9月3日对福田亚细男先生进行专访,旨在加深两国民俗学界的相互理解,本刊特配发福田先生的新作以飨读者。今后,还将不定期刊载对海外民俗学名家的学术专访,敬请留意。  相似文献   

4.
实践民俗学是民俗学面向当下生活进行研究时的视角转换和理论重构。实践民俗学认识到:生活实践的主体是普通民众,而不是以"民俗主义"或"传统的发明"为理论依据的民俗操弄者;在田野访谈中出现的个人叙事,其实是以个人身份进入社会文化再生产过程的不可或缺的话语形式,它与集体叙事是相互建构的关系;强调实践的民俗学,必然使研究方式由传统的实证式民俗志向交流式民俗志转变,注重研究者与民众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实践。作为具有学术转型意义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实践民俗学有助于从生活实践文化的传统及其创造性转化的视角重新认识和深刻理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历史巨变。  相似文献   

5.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他一生的民俗书写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普通民俗学,风土志、节令诗和竹枝词,民间文学,有关译介工作等的考察、研究和写作.他以现代思想者的眼光观照民俗、民间文学,其不少观点新颖独到,他的民俗书写中的人民性思想和对民俗文化三重功能的观点尤其值得关注.他的研究和书写具有一种高远的历史意识、宏阔的世界视野和清明的比较眼光.周作人对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和现代民俗学的历史梳理体现出一种敏锐的史家眼光,在中国现代民俗学学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我国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对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民俗学概论的最初酝酿,是以1928年《民俗》周刊上有关民俗学性质等问题的讨论为起点,经过译介国外人类学派的著作到独立进行思考,当时的民俗学者形成了关于民俗学概论的一些深入认识。经过40年的停顿,在上个世纪80年代民俗学恢复建设之初,民俗学概论的书写在接续历史的基础上取得了收获。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具有建设和规范的意义,包括"生活文化"的民俗定义和民俗文化分类体系都影响了众多民俗学者的研究和社会对民俗学的认知。这种影响是积极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社会生活发生巨变之时,现有民俗学概论已滞后于民俗学研究的进展,所以需要及时吸纳在民俗学调查研究中形成的一些新思想和新经验,使民俗学概论的书写能够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非遗教育并非始自21世纪,而应追溯至有着漫长历史的本土民俗教育实践,其中高校及其学者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钟敬文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案例考察可以看出,在中国民俗学领域长期开展的"民俗教育",与目前的"非遗教育"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连续性。与此同时,"非遗"概念的传入也为我国民俗教育带来了新变化:"客位教育观"更加向"主位教育观"转变;学院派民俗学日益与公共民俗学相融合。当前,非遗工作的学科化及其与民俗学的关系等,是民俗学界亟待探索并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俗主义是一个过渡性的概念,是指现代社会中对于民俗的二手传播和展演现象。在二十世纪里六十年代初,当德国民俗学者汉斯·莫泽首次使用它时还明显带有贬义色彩,随后经过学术界的广泛讨论,逐渐转化成了一个中性化的术语。以鲍辛格为代表的新一代民俗学家主张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对民俗主义现象展开经验性的文化分析,直至八十年代,东德民俗学家斯特洛巴赫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进化观出发呼吁放弃使用民俗主义的概念。中国民俗学目前也因面临学科边缘化等危机而从内部出发谋求学术上的转型,当前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民俗主义现象正可为民俗学者提供讨论的话题和研究的对象。从民俗主义的研究实践出发,中国民俗学可发展起一系列的学术分支,如公共民俗学、政治民俗学、经济民俗学、艺术民俗学、宗教民俗学等,通过与相关学科进行平等而富有建设性的对话,以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9.
试论民俗形成的社会根源张寿棋 (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z期233页民俗学与民族学的关系王文宝 (民族文化》1983年2期11页民俗学及其作用钟敬文 《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2期76页试论民俗的传承、传播与新民俗王汝澜 《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3期89页民俗·历史·生活王兵翔 《民族文化》1983年4期14页浅谈民俗学姜永兴 《民族文化》1953年5期31页民俗学的起源、发展和动态、杨成志 《民族研究》1983年s期55页民俗学和民族学杨望 《民族团结》1983年6期34页民俗和民俗学张紫晨 《百科知识》1983年9期8页我国民俗学发展李德芳 ‘百科知识》1983年9期…  相似文献   

10.
日本民俗学较为发达,早期日本民俗学又称为柳田国男民俗学。有形文化、语言艺术和心意现象民俗三部分类法在世界民俗学界具有重要影响,也是柳田国男民俗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他认为心意现象民俗资料的调查、研究,才是民俗学这个学问的最终目的。无论哪个民族或国家的民俗学研究,其最终目的就是研究和阐释那个国家的民族和当地人的心意现象。有形文化和语言艺术两个部分是为了达到调查和研究心意现象的阶段和过程。柳田国男的三部民俗分类法,奠定了日本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日本民俗分类的发展,体现了日本民俗研究对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李艳阳 《神州》2021,(1):44-45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遗留下诸多文物,其中大量的文物陈列在博物馆中,通过陈列与展览起到社会教育作用.民俗文物是宝贵的文化财产,通过保护这些民俗文物可以见证不同时代下人们的生活以及风土人情,对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都具有积极意义,所以博物馆需要在新时期继续加强对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本文从民俗文物的内涵以及保护...  相似文献   

12.
周星 《民俗研究》2016,(3):5-14
"民俗主义"这一概念及其相关的学术讨论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民俗文化事象的基本常态,承认和正视民俗主义现象的常态化,某种意义上,正是各国现代民俗学的起点。中国民俗学也必须正视中国当代社会及文化中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民俗主义化"常态,并深刻意识到民俗学者自身也程度不等地卷入到与民俗主义有关的各种事态之中。民俗主义研究视角的导入不仅促使中国民俗学全面地校正自己的研究对象,也揭示了民俗学者与民俗主义的关系而有助于推动中国民俗学对民俗学者自身角色与责任的深入反思,进而重新审视民俗学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公共性。民俗学者通过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相关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研究,将促使民俗学在中国成长为一门能够对国家文化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对现代中国社会里多种生活文化问题和民俗主义事象展开基于学理的描述、解释、揭示、评论和批评的学问。但与此同时,现代民俗学也必须面临如何理解和应对一般民众在其生活中创造民俗的实践和民俗学者的学术应用性实践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复杂性这一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是这个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整理和研究各民族的民俗文化遗产,是民族民俗学光荣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民俗是民族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纵贯古今。可谓斑斓缤纷,洋洋大观。民俗涉及各个生活领域,无处不在。民俗有其形成、发展和变异的历史。它是社会历史的一部分,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及  相似文献   

14.
在民俗的"后传承时代",民俗呈现为传承、消费、意识形态等不同形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共同体"等民俗学既有的规定性概念难以把握这些社会文化现象,民俗学提出了"日常生活"转向的学术追求;民俗学的日常生活研究,不是以日常生活为对象,而是以日常生活作为目的和分类的方法,重新把握现代社会中的民俗现象,在流动的、意向性建构的"共同体"中探究民俗的意义;鲍辛格、岩本通弥等民俗学者通过发掘日常生活实践主体运用"过去的经验""历史化""故事化"地感知、表象生活世界,致力于寻求传统民俗学与现代日常生活的相通之处,为民俗学研究开辟了新径。结合理论铺垫与前人的研究实践,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以"探究日常生活的‘民俗性’"作为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一种路径;民俗性,即实践主体在意向性生成的语境中运用"过去的经验"民俗化地感知、表象世界;民俗学需要从日常生活的表象中发现"民俗性",进而解释其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成博物馆的三个基本属性,或博物馆的特点,即是:实物收藏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宣传教育机构。民族民俗博物馆的内涵亦然。它是收藏民俗文物资料、开展民族历史研究、宣传民族工作的机构。目前,我国以民俗为单一内容的博物馆并不多见,而相当于民俗馆的单位却不乏其例,它们多见于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内蒙、新疆、广西、云南等省市。贵州民俗馆却为数甚少,近几年虽相继建立了一批专题的民俗馆.时间较短,且不规范,提供的实物资料很有限,对研究贵州各民族的发展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省内大力发展民俗博物馆建设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一…  相似文献   

16.
一民俗学研究,近几年来在我国出现了蓬勃喜人的势头。各种民俗资料的采录,民俗志的编写,以及研究论文、著作的涌现,在其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历史上任何时期所不能相比的。这个曾经一度被冷遇的学科,今天已经开始变得兴旺起来。当然我们远远不能以此为满足。不论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还是从民俗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看,都需要我们把民俗学研究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很多工作,其中的方  相似文献   

17.
感受生活的民俗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不只是研究对象的集合性概念,还指明了民俗学研究的一个根本视角,这就是要求通过民俗来观察一定地域和人群的生活,考察他们在那里一代代传承的文化。艺术家是借助某种模式化的艺术来感受生活,而民俗学者则是经由模式化的民俗来感受生活。民俗的传承与变迁从来都是与具体的人群、个人连接在一起,。同时又与时代社会背景紧密联系,所以民俗志研究可以将问题、事件、人都凝结于富有弹性变化的表达与呈现之中。这是感受生活的民俗学所应该追求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教育,是民俗博物馆的终极功能,它承担着联系历史与发展、科学文化与公众素质、博物馆与社会这三个层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所有的文物收藏和研究工作都是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教育服务的。社会教育是民俗文物和历史文物的终极价值指向。民俗博物馆正是通过对民俗文物收集、整理、陈列、展览、保护、研究,发掘民俗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民族民俗文物抢救刻不容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民族学、民俗学的研究活动中,人们往往对文献、采风(即民族民俗田野调查)等资料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重视,这些工作当然是民族学、民俗学研究不可缺少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这其中又常常忽略了一个既是基础性,又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作,即能为民族民俗学研究提供第一手实物资料的民族民俗实物,亦即民族民俗文物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杨华  胡楠 《民俗研究》2012,(6):30-35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民俗学研究的先驱,中国的日本民俗学研究的开创者。1877-1882年,黄遵宪出使日本,在日期间,他广泛考察日本民间风土人情,积极开展日本民俗研究,先后撰写《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他在两本著作中,就民俗学理论提出一系列精辟的见解,并将民俗研究付诸实践。黄遵宪的日本民俗研究,内容广泛,几乎涉及现代民俗学所包含的各个领域,在中日民俗学史上和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