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出笼经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珮云 《百年潮》2006,(2):4-10
1966年5月25日,在康生及其妻子曹轶欧策动下,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七人在北大校园里贴出大字报,攻击、诬蔑中共北京市委大学科学工作部、北京大学党委主要领导宋硕、陆平、彭珮云。康生背着在北京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2.
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聂元梓等7人的大字报,被毛泽东赞誉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关于它的产生,有不同的说法。“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权威的说法是:这张大字报由康生和他的妻子曹轶欧策划,并且指使或者授意聂元梓等人写成。笔者主要依据对大字报作者等当事人的访问及其他口述资料对此说提出质疑,并  相似文献   

3.
1966年5月25日,在北京大学贴出了聂元梓牵头的“第一张大字报”,题目是:《宋硕、陆平、彭珮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这张大字报是怎样炮制的?粉碎“四人帮”后,北大党委作了调查,把康生插手北大的几件大事(包括他插手这张大字报的事),向中央政治局常委写了报告,要求在北大揭批康生的罪行(当时康生的反革命面貌还未公开)。经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党委书记周林于1978年12月9日召开全校师生员工大会,传达党中央指示,揭露康生、曹轶欧的罪行。1980年  相似文献   

4.
1980年10月中共中央批转中纪委关于康生问题的审查报告中,认定康生的反革命罪行之一,就是在他的幕后策划下、在他及其妻子曹轶欧指使下,炮制了“第一张大字报”。各种有关的书籍刊物也都是这样认定的。可是1999年7月,印红标先生在《百年潮》上发表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出笼记》却说:“这张大字报是由哲学系少数教师自己发起的,没有人指使。”另一位先生在另一刊物上发表类似文章说“七人大字报是他们自发的举动”。总之,他们是以“自发论”来否定中央的定论。凡是要否定一种说法,必先了解该说法的根据是什么,然后有根据地提出新的论…  相似文献   

5.
“文革”初期的上海 1966年6月1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广播了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梓等7人在康生授意下写的攻击北京市委与北大党委的大字报。毛主席称它是:“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为贯彻执行中央《五一六通知》精神,上海市委于6月2日成立“文化革命小组”,部署各部、委、办,区、县、局,大专院校、科研所等普遍成立“文革”领导小组,要求在各单位党组、党委领导下开展运动。  相似文献   

6.
《百年潮》1999,(7)
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七人在校园里贴出大字报,攻击中共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和北京大学党委主要领导人宋硕、陆平、彭珮云。6月1日,毛泽东决定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这张大字报,从而点燃了自下而上冲击领导的群众运动的烈火。毛泽东曾盛赞它是“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北京公社的宣言。这张大字报的七个署  相似文献   

7.
涤生 《湖南文史》2010,(1):49-49
延安时期,带着极左的眼镜看干部,对干部最为挑剔,要数康生和他的老婆曹轶欧了。当时,康生兼任中央党校的校长,曹轶欧则在中央党校负责干部工作。  相似文献   

8.
二十多年前,把康生这位党内的大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是震动全国的一大快事。1977年春。康生和曹轶欧一手控制的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仍然寒凝大地。尽管康生在1975年冬死去,康办主任曹轶欧还活着。康生做的很多恶,她都有份。而且康生这块“金字”招牌并没倒。1977年,胡耀邦到中央党校主持工作。这年12月初的一个晚上,胡耀邦的老部下,在党校哲学教研室搞教学工作的李公天找到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后来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韩树英,道:“我想通过小字报,把康生和曹轶欧的罪恶,给揭出来。你看怎样?”韩树英赞成,但又建议他…  相似文献   

9.
《百年潮》1998,(5)
当有人谈到贴第一张大字报的七人中有四五个人现在不赞同聂元梓时,毛主席说:“分裂就分裂,不在聂元梓这个人有缺点,这是政治,她打了第一枪。”  相似文献   

10.
夜半抄家记     
公元1966年,“8&;#183;18”毛泽东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百万红卫兵之前的北京大学,虽然是文化大革命群众造反运动的发源(不是策源)地,却还没有红卫兵群众组织。那是因为,以“5&;#183;25”“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作者聂元梓为代表的北大“左派”团队,在6月凭借毛泽东直接批示,冲垮了北京旧市委支持的以陆平为首的北大旧党委,7月凭借中央文革直接出面赶走了新市委派出的张承先工作组之后,又在江青、康生直接授意下,于8月初通过选举建立了文化大革命的“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以聂元梓为首的“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简称“校文革”)。  相似文献   

11.
曾志 《福建史志》2002,(5):14-20,27
一九六六年五月,中央调陶铸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广州太冷清,我被准予去北京养病;新家设在中南海杨尚昆曾住过的房子;陶铸突然脱下军装改穿便服;“中央文革小组”把康生的老婆曹轶欧派到陶铸那里“协助工作”;浙江高中生陆荣根,给陶铸贴了六十张大字报  相似文献   

12.
涤生 《文史博览》2010,(1):49-49
<正>延安时期,带着极左的眼镜看干部,对干部最为挑剔,要数康生和他的老婆曹轶欧了。当时,康生兼任中央党校的校长,曹轶欧则在中央党校负责干部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一夜英雄”聂元梓[北京]金汕文化大革命对某些人的巨大诱惑,是一夜之间可以使一个普通人甚至无赖变为家喻户晓的英雄。"文革"初期因一张大字报震惊中外并得到老人家首肯的聂元梓,当时无疑曾被好些跃跃欲试者奉为"楷模"。聂元梓的崛起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如果不...  相似文献   

14.
一“黑楼”并非黑色之楼,乃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厂区内西北一隅新盖的尚未竣工的约莫五六百平方米的浅色小楼。由于在这座二层楼房内关押着一批被“无产阶级革命派”册封为“牛、鬼、蛇、神”的“反革命黑帮分子”,故而群众给小楼起了一个挺人的怪名“黑楼”。“黑楼”进门处,赫然张贴着一张“看管犯人条例”的布告,这就是说造反“左”派已经公开把这儿变成一座监牢了。二1966年5月31日,中央广播电台广播了聂元梓等写的一张大字报,6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张大字报,还发表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作为一个生产精神产品的电影厂首当其…  相似文献   

15.
何蜀 《文史精华》2001,(6):28-40
当“文化大革命”如狂飚骤起般席卷中国大陆之后,不仅大陆上的广大干部、群众满怀革命激情和对毛泽东的无限信仰投身其中,就连当时正在中国大陆帮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外国朋友们,也被席卷进去,与中国人民一起参加了这场起初显得像是革命的正剧,后来才逐渐暴露其真面目的悲剧和闹剧的史无前例的演出。一、外国专家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以毛泽东下令向全国公开宣传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所写的大字报为开端。毛泽东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一文中,对聂元梓等人这张大字报作了高度评价,誉之…  相似文献   

16.
一、1968年北京高校发生武斗共产党搞群众运动,都是自上而下,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这是共产党的惯例,也是共产国际运动的惯例。1966年6月1日经毛泽东批准发表聂元梓大字报后,高校的群众首先发动起来。刘少奇、邓小平按照惯例派了工作组,事先请示过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刘晋 《炎黄春秋》2008,(5):31-34
“红卫兵”最早起源于北京清华附中,当时我是清华附中的工作组长,我亲眼看到了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1966年6月1日,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七人批判学校教育路线的大字报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北京市各大中学校的文化革命出现了高潮,学生自动罢课,领导组织瘫痪。  相似文献   

18.
何洛  孟金 《百年潮》2011,(1):57-63
聂元梓有过不少对记者访问的谈话,如《前哨》登载钟淙写的《北大灾星聂元梓的晚年》,涂光群写的《我认识的聂元梓》及《聂元梓——从造反到炼狱》,还有《当年风光换来晚景凄凉》的采访报道等。比较系统的“自述”我们看到的有两个:一是1980年12月聂元梓写的《总结》,一是2003年的部分回忆章节和2005年1月在海外出版的《聂元梓回忆录》。  相似文献   

19.
朱开定 《江淮文史》2016,(5):99-110
正同室相处"文革"中,身为北大副校长的周培源先生目睹政治暴发户聂元梓大树特树个人绝对权威,在北大按照"反聂即反动"的逻辑,把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和群众组织打成"反革命",大批干部和教师打成"牛鬼蛇神",关进"牛棚",实施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暴政,出于正义感和老知识分子的良知,周先生公开贴出一张万言大字报,忠言谠论,无所偏颇,对聂元梓提出了善意和中肯的批评,触怒了聂元梓,从此对周先生视若寇仇。1967年,围绕聂元梓的是非争论持续发酵,北大形成了保聂与批  相似文献   

20.
196 6年 6月 9日下午 ,晴空万里。一架北京飞来的银灰色的专机刚刚在杭州滑落 ,刘少奇、邓小平便步履匆匆下机 ,满面愁色乘车前往毛泽东在杭州的“休憩”处 ,汇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 96 6年 5月 4日至 2 6日 )的情况并请示工作。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因毛泽东在杭州 ,由刘少奇主持 ,会议主要有这样几个议程 :一是决定撤销由彭真主持制定的“二月提纲” ,撤销彭真 (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北京市委第一书记 )、陆定一(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 )、康生、吴冷西、许立群 (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文化革命五人小组” ,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