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心竞争力是高职"两课"教师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动能支点,是高职"两课"教师综合素质实现动态优化组合的导向坐标。深入探讨高职"两课"教师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塑造大学生美好的灵魂,要实现这一目标“,两课”教师就必须充分认清自身在学生价值观培养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应发挥的作用“。两课”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是教师,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提高“两课”教师的素质才能真正实现“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邢致远 《东南文化》2012,(2):105-109
基本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江苏发展的明确目标。在这一目标下,江苏"十二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把建设覆盖全省的县级博物馆体系作为"约束性指标"。江苏县级博物馆体系规划需从目标、布局、体系、阶段、制度等五个层面来构建,实现这一目标的五种有效途径,即强调政府的主导责任、事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建设过程中的科学规律、投入主体多元的鼓励、恪守博物馆公益性和行业道德规范。通过博物馆体系规划,将促进江苏县级博物馆整体功能优势进一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两课"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两课"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两课"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前提条件。大多数教师在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时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具有随意性,缺乏整体考察、全盘分析和一定的理论导向性。从学生、教师、理论三个方面全面了解"实际"概念的深刻内涵,并以之来规划和指导教师教学行为,"两课"教学才能真正地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5.
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新课程背景下,引领教师开发教材时用的频率比较高的一句话。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的重要资源。但教育的超前性与教材的滞后性永远是一对矛盾。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应用。"。因此,教师要改变"用教材教"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  相似文献   

6.
伦敦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建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其交通体系呈现出立体化、采用新技术、城郊合理布局、管理趋于有序以及"福利"色彩的特征,而在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产业的分布、人口的迁移、城郊的扩展以及政府的管理等方面,伦敦的历史经验充分展现了现代城市发展与交通建设之间的紧密关系,这些对于我国现代城市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适时设计一套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至关重要。可将"两课"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在教学的学时、学分分配,教学的内容、形式,考核和学分的取得等方面作些调整,有利于实现新时期培养人才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8.
困境与求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高校"两课"(思想政治课)教学在许多方面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困境,我们要寻找差距,解剖原因,加大改进和创新的力度,实现某种程度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钱敏刚 《黑龙江史志》2015,(1):238-239,241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其内涵表现为:教材仅是供人解读和参考的"文本",用于课堂教学的"教材"形式具有多样性,教学形式应注重对话与互动,"用教材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海峡两岸的交往》为例,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10.
闫希萍 《沧桑》2014,(2):191-193
走进学生心田是"两课"课堂"活"起来的前提;丰富教学内容是"两课"课堂"活"起来的保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是"两课"课堂"活"起来的关键;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两课"课堂"活"起来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李至芳教师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启发。下面就启发式的形式谈点认识。一、正问启发:这是依据教学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  相似文献   

12.
以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第二轮出版的《德庆县志(1979-2000)》和《怀集县志(1979-2000)》为例,通过对两部志书精神文明建设篇目设置、篇目排序、记述体例和记述方式的对比与分析,探讨县级志书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要不要记""怎么记""记什么"三个问题,并提出五点思考,认为新编志书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应采取分散记述和集中记述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客观记述。  相似文献   

13.
豆勇超 《黑龙江史志》2013,(21):282-283,285
高等学校两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践教学是高校两课教学的重要方面,本文以翰林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为例,分析概论课程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构建课堂、校园和社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增强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宋俊杰 《攀登》2014,33(5):5-10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急需中国生态文明多元建设主体的协同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的监管服务法治化薄弱、生态经济手段单一、社会组织及公众参与能力不足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市场手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中国生态文明主体协同治理的关键环节,实现不同功能规划区区别对待的政绩考核,加强社会组织及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方能有效实现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多元建设主体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5.
张瑞国 《神州》2011,(26):196-197
焦点理论是由光学焦点引申到语言学领域的理论,它是说话人在沟通交流或其他语言表达中所要传递的强调信息。本文分析了焦点理论在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利用词汇焦点、句子语法焦点、"a:b"形式的句式、对比和列举的形式来彰显新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刘小红 《神州》2020,(6):280-280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经验和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要充分认识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使其相得益彰形成有效治理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7.
杨军  吴九占 《沧桑》2014,(5):173-175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解析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主导性的实现需要正确处理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关系;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在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问题逻辑体系的建构以及解疑释惑中发挥教师的主要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攀登》2021,40(4):75-80
以伦理道德为内容的德治纳入乡村"三治融合"治理体系中,不仅是农民的情感支撑,也是实现乡村治理的关键。乡村德治建设有助于价值体系的重塑,增强新时代乡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村民的自觉参与意识,为乡村振兴集聚人、财、物等发展要素。新发展阶段乡村德治面临建设力度不够、内生动力缺失、成效难以落地等困难,这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德治宣传力度并加大德治文化供给、挖掘优秀文化的积极因素并重塑乡村德治价值内涵、激发多元德治主体的活力、构建多重激励机制提升乡村德治的成效,实现乡村道德伦理体系的转变,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以实现乡村善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出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多元化思潮的入侵和网民大众对社会主义认同感的缺失等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网络空间要不断应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正确舆论引导相结合、坚持"学思并举"与"知行合一"相结合、坚持网络空间环境优化与意识形态队伍建设相结合,才能不断提升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关于建设民族新文化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今天发展历史学和整个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同志建设民族新文化的思想,在《新民主主义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节有集中的论述,归纳起来为两条基本的原则:第一,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内容和民族的形式两者结合起来。他说:“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的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