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冰 《中原文物》2005,(5):94-96
河南地处中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气候适宜,因此,河南自旧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类在此生活居住,历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及至夏商,历史悠久,传承明晰,是我国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先秦礼乐制度的重要产生地,这一点已被河南考古发掘所出众多先秦乐器所证实.  相似文献   

2.
略论先秦时期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有人类出现就存在着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虽然,环境保护作为一门科学是在现代工业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但是,从人有意识地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关于我国先秦时期(从远古至公元前221年)的环境保护,从一些出土文物可知大端。在远古时代已有过一些环境保护措施。如西安半坡遗址发掘证实,在公元前5000年  相似文献   

3.
镐京作为西周王朝的都城,经十二王,历三百年,是周王统治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中心。随着先秦考古学的发展,镐京遗址的勘探发掘是探讨西周礼制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对于认识先秦文献记载的内容是否体现在统治阶级的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5年12月-2016年2月,考古工作者对鸡岽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并清理了先秦时期的文化遗存。遗迹仅见灰坑,遗物主要为陶器、石器,发掘区域可能是聚落的生产生活垃圾倾倒场所。鸡岽山遗址的发掘对认识后山文化面貌,完善本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晓宁 《神州》2012,(11):62-62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的动力,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新,人类就不会进步。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7年1~3月,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贵州贞丰县拉它先秦时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现灰坑5处、墓葬2座和房址1座等遗迹,出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此次发掘为研究当地先秦时期土著文化,以及与广西同时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龙形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产生龙概念的最初阶段,应早到何时?最原始的龙为何形象?龙的形象又是如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原始向定型、从简单向繁复、从写实向神化而逐步演变的?自古至今,论说纷纭。八十年代中国考古学的显著收获之一,就是多次发掘出土了五、六千年前人类产生龙概念的实物证据。从而把以往研究龙的资料线索——商代甲骨文和先秦文献记载与古代神话传说所产生的旧认识,一下子飞跃认识到: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期以前社会的人们,就已形成了对龙崇拜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川博 《文物》1961,(11)
解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考古发掘工作有了很大的开展。四川省在配合国家经济建设进行考古调查、发掘方面,也和其他兄弟省区一样,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早在1951年修筑成渝铁路时,在资阳城西黄鳝溪南岸出土了资阳人的头骨,为四川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开辟了新纪元,说明远在旧石器时代晚肌,约在五万年至十万年以前,已经有人类在四川地区生活。嗣后,前西南博物院、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及四川省博物馆历年来进行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的节庆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集体性参与活动,能够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施加普遍的影响。因此通过这些活动的规范和仪式,先秦节庆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功能。先秦时期的社会管理者通过对节庆时间、场合、仪式的安排等在有意或无意地对治下百姓进行管理和教化。通过对先秦节庆内容的研究可以发现,先秦节庆的"娱乐性"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转变,即由娱神变为娱人。而人作为娱乐主体的转变与周代思想与信仰系统的转向密切相关。先秦节庆借助对节庆日期和共同祭祀对象等事项的规定,使生活在广阔地域的人们产生了对族群的认同感,华夏族的族群边界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10.
<正>东山村遗址位于张家港市金港镇南沙办事处,东距张家港市区18公里,北离长江约4公里。遗址位于香山东脊向东延伸的坡地上(图一)。1989年南沙镇政府盖楼时发现该遗址,之后由苏州博物馆分别于1989和1990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1])。1995年,东山村遗址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鹿类动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产鹿种类最多的国家。从考古发现来看,从先秦时期以来,鹿在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了很多很重要的角色。新疆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发现的以“鹿”为形象的文化遗存很多,在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不同种类的意向表达,并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意义,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建设,2018年3月至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会理县新安傣族乡新开田村的河头地遗址I区、II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1000平方米,共清理新石器时代、元至清时期的灰坑、房址、沟、陶窑、墓葬等350余个。其中II区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清理先秦时期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20余个,出土陶、石等各类小件器物150余件(组),为研究城河流域的先秦文化及西南地区石棺葬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建设,2018年3月至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会理县新安傣族乡新开田村的河头地遗址I区、II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1000平方米,共清理新石器时代、元至清时期的灰坑、房址、沟、陶窑、墓葬等350余个。其中II区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清理先秦时期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20余个,出土陶、石等各类小件器物150余件(组),为研究城河流域的先秦文化及西南地区石棺葬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叶采欣 《文物天地》2021,(3):96-101
从2003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的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1]进行了数次考古发掘,发掘76座墓葬,发现在青铜时代遗留下的大型聚落遗址及超过300组的文物。根据考古的痕迹,此地早在史前时期就有人类活动,也曾是古代塞族人、大月氏人、乌孙人、匈奴人、突厥人的故土,一直是民族与文化的交流之地[2]。  相似文献   

15.
民族是人类的群体概念,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经历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代民族直接脱胎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由于缺乏文字记载,我们只能从考古发掘的文化遗址和世代相传的神话传说中去搜寻物证、捕捉信息。学者对于民族的划分和界定有过许多研究,归纳起来,大体包括时间的(历史阶段)、空间的(地域划分)和文化的(群体自身的,如经济生活、风俗信仰、语言与心理特征)诸要素。闽族是生活于古代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包括山地和岛屿)的部族名称。从时间上看,大约相当于中原夏、商王朝及周朝的战国中期以前(即先秦的上古三代);从空间上看,…  相似文献   

16.
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也是人类文化逐步发展的历史。作为人类文化发展一部分的中国古代刑罚文明史,其开端正是先秦时期;它为中华法系能够源远流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先秦时期的刑罚以酷刑为主,惩戒的刑具虽取自大自然,但也已具备了刑具的功能和特点,是古代刑具的雏形。作为刑罚的源头,先秦时期带给了我们太多关于刑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新疆典型考古发掘资料,结合古文献记载,概述新疆先秦至清代服饰文化之特色。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新疆服饰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1996~2000年,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成的赤峰考古队,在对内蒙古喀喇沁旗大山前遗址进行重点发掘的同时,围绕着大山前遗址群对半支箭河中游地区先秦时期的遗址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田野调查.调查结果在<半支箭河中游先秦时期遗址>中做了详尽的报导①.  相似文献   

19.
徐自强 《文献》1999,(1):68-89
所谓"巫山人",是指在巫山"龙骨坡遗址"中发掘出土的中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它的学名叫"巫山能人"(Homo Habilis),简称"巫山人".  相似文献   

20.
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为配合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峨眉至米易段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西昌市阿七乡螃蟹村的新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大量先秦时期的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其中先秦时期墓葬发现447座,墓葬形制有瓮棺葬、石室墓及土坑墓,石室墓8座,年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为研究安宁河流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