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洁 《文物世界》2013,(3):69-71,77
自原始先民用燃起的篝火照亮周围的黑暗时起,人类社会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开启了文明发展的新历程。火的使用,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志。随着时光的推移,人们逐渐有意识地借助一些辅助材料来保存火种,从而演变成了专门用来照明的灯具。我国灯具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切定论,但从《楚辞·招魂》中“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记载可知,早在战国时期,灯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照明用具。  相似文献   

2.
灯是照明的器具。古代叫镫,亦叫锭。我国的古代灯具,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遗存,它包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古代历史和艺术的重要实物例证之一。《说文》载:“镫,锭也。锭,镫也。因为锭中置烛,故谓之镫。”灯源于何时?从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考察,我国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灯来照明了。例如,《楚辞·招魂》载:“兰膏明烛,华灯错些。”又如,1976年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银首人涌灯与十五连盏灯树,均系我国古代灯具的艺术珍品。笔者通过贵州境内出的灯具,对贵州何时开始使用灯来照明,贵州早期灯的特…  相似文献   

3.
正灯在古代又被称为火,具有照明功能。明代罗颀的《物原》是一部探索我国古代事物来源的书,书中记录道:"燧人作火,神农作油,轩辕作灯,汤尧作灯檠,成汤作蜡烛。"这虽不可全信,但却大抵勾画出我国古代灯具的来源与发展脉络。从考古资料来看,最早的照明器具的出现则可能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1988年,在宁夏海原新石器时代窑洞遗迹,考古学家发现了将焚烧的松枝  相似文献   

4.
汉代灯具根据实用功能的不同可区分为洗浴用灯、谒宴用灯、夜读用灯和夜行用灯。不同实用功能所用灯具在使用方式上各有异同,而使用方式则取决于灯具附件结构的差异。依据造型分类法形成的七大类灯具,通过基本造型和附件的变换可以形成一种或多种使用方式,从而实现其实用功能,体现了汉代灯具的单一功能和多功能性,反映了造型分类法与器物功能研究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穆海亭 《文博》2007,(1):14-17
商周时,古人没有点燃膏脂的灯具,至今,不论是传世品,还是田野考古发掘出土,都从未发现过那时的灯具。那么,古人照明的用具是什么?这就是“烛”。王献唐遗著《古文字中所见之火烛》一书中说:“烛从火蜀声,为后起字。求之古文,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灯具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灯具,种类繁多,造型别致,设计新颖,是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枝绚丽的花朵。本文依据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实物和文献中有关的记载,就我国古代的灯具起源发展,作一系统性的概说和探索,以供有关同志研究参考。(一)在古代,灯的发明与火的发现和用火、照明密切有关,人类发现和保存火是灯具发明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伴随着火的使用而掌握的照明技术标志着生活环境的极大改善,而专供照明使用的器皿——灯具的产生,又是照明技术的一大发展,这其间经历了使用篝火、地灶、火把等设施的漫长岁月,直到战国时期,才有明确的灯具出现,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具相当规模,到了汉代,随着经济的繁荣,灯的使用也更加普及,灯的形状、种类、质地都比以前更加多样,而且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技术性,使灯具艺术进入新的高度。汉代的形式主要有筒灯、行灯、吊灯、盘灯和釭灯,其主体部分仍然以动物、人物的雕塑为主。筒灯为圆筒形,有盖,中有铜管装置,这种灯在甘肃武威和江苏邗江汉墓中均有发现。行灯主要在行走时使用,为便于手持,灯盘上附有长柄,下有三足,便于放置。吊灯灯体配有链条,可以悬挂。盘灯发现最多,一部分盘灯造型与高柄豆很相似,另一部分盘灯是各种动物和人物雕塑与灯盘相结合,如有朱雀灯,主体为鸟形,常以嘴衔灯盘;羊灯,主体为  相似文献   

8.
19世纪60年代,煤气灯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照明方式。由于煤气灯是以管道埋于地下,引出为火,人们称其为“自来火”、“地火”。有人望文生义,认为“地火”即地之火,担心“地火盛行,马路被灼”;赤足者不敢从煤气厂附近走过,害怕地火攻入心脾。有人甚至认为煤气灯是“鬼火”,惊恐万分。而且,由于使用煤气灯需建大烟囱,  相似文献   

9.
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的十五连盏铜灯隐含着古代先民对三角稳定、杠杆平衡等科学原理的朴素认知,是先民们对造型美、装饰美、意境美等艺术之美的大胆追求与成功尝试。此外,这件集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灯具佳品,还蕴含着神树崇拜、和合思想等深层的文化内涵。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实用功能日渐增强,实用器型得以极大发展。日常照明使用的青铜灯具在这一时期无论从制作工艺、功能设置等各方面都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10.
<正> 灯的起源和灯艺术发展,也和历史上其他事物一样,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前进,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实用到观赏的渐进过程。尤其那些丰富多彩的灯艺术,使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更加锦上添花,在古代艺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灯起源于火。可以推断,人类发现火后,在用火的最初阶段火灯不分,除用火防止野兽侵袭外,同时兼照明。所以我们在谈灯的起源时,最早可推到火的使用。我国用火的历史很悠久,远在170多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已经知道用火。距今约五六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不但使用火,而且知  相似文献   

11.
《商书》中盘庚在迁都之时,对殷商贵族做出的“予若观火,予亦拙谋”的训诫,实际上是殷商时代先民“钻燧改火”习俗向政治领域的文化转喻,而殷商时代“火历”是该习俗形成的重要文化背景,在殷商“火历”、“钻燧取火”习俗与《商书》的政治隐喻之间存在一种潜在的对应关系,反映着古人建言修辞的重“象”维度.  相似文献   

12.
<正>灯,作为一种照明工具在我国由来已久,但其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却尚无定论。《楚辞·招魂》载"兰膏明烛,华镫(灯)错些",这是目前我国古文献中关于"灯"字的最早记载,说明在战国时灯具已经出现,且已被大量的考古发现所证实。但是,战国时灯的结构已相当完善,而且造型也很优美,显然,在其之  相似文献   

13.
刘婵 《东方收藏》2020,(5):20-21
灯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照明工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灯具肇始于何时尚无定论,商代的甲骨文中未见有灯、烛之类字样。西周时期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烛是最早的照明用器的记载。据考证西周的烛是一种由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孙机先生认为灯"大约出现于春秋",熊传新先生认为至迟"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和使用了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灯具,源远流长,造型别致,设计新颖,种类繁多,材质广泛,大致分为铜、陶、瓷、铁、锡、金银、玻璃、木头、石头等。灯的发明与火密切相关,人类发现和保存火是灯具发明的前提。夏商周时期,照明用的是一种"烛",类似一种火把。我国最早的灯,可能源自陶豆。  相似文献   

15.
呼啸 《收藏家》2011,(2):16-18
火之用于照明,是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相伴随的。大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远古先民们便将涂抹了油脂的树枝作为火炬用以照明。这种火炬便被称为"烛",孔颖达在注疏《礼记·曲礼上》中的"烛不见跋"一句时便曾说"古者未有蜡烛,惟呼火炬为烛也"。  相似文献   

16.
正灯具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早期的人类不会制造光明,一直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直到"火"的出现,才彻底刷新了人们的生活,此后历经周代的"烛",战国的"镫",由此拉开了灯具的发展序幕,据相关史料记载,中国现存最早的灯具出现在战国时期,《楚辞·招魂》曰:"兰膏明烛,华镫错些。"说明战国时期为人们所熟知的灯具已经初现了。笔者认为,古代灯具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关键时期:即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辉煌期。  相似文献   

17.
刘兴林  邓雨菲 《东南文化》2022,(2):114-122+191-192
汉代是灯具的繁荣时期,照明燃料有动物油脂(或蜜蜡)和植物膏油两类。仿器皿造型的陶质膏油灯是民间普遍的照明用灯。汉代文献记载的照明燃料只有从瓠籽和大麻(火麻)子中提取的油。结合当时条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汉代可能用水煮法提取灯油,以麻纤维搓制灯芯燃灯。汉代大麻和瓠种植普遍,煮法制油简便易行,灯芯材料易得,陶灯器形简单,选用随意,以瓠、麻油为主要燃料的陶灯解决了汉代广大百姓的日常照明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烟灯”     
李新华 《民俗研究》2011,(1):273-F0003
这套精致的白铜物件,是过去抽大烟者用的“烟灯”。名虽曰“灯”,但其用项主要不为照明,而是抽大烟时用以烧烟泡吸食的火源。大烟.即鸦片.亦称烟土或阿片,是罂粟果乳汁的熬煮提取物。熬煮好的烟膏呈浓稠的黑褐色半固体状态,吸食时要用烟钎子挑下一小块在烟灯上烧烤,将其烧成冒着细白泡沫的烟泡,才能放到烟枪上对着烟灯的微火吸食。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60年代,煤气灯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照明方式。由于煤气灯是以管道埋于地下,引出为火,人们称其为自来火、地火。有人望文生义,认为地火即地之火,担心地火盛行,马路被灼;赤足者不敢从煤气厂附近走  相似文献   

20.
释龟     
《说文》:“秌、禾穀孰也,从禾(龜火)省声,?籀文不省。”又《说文》:“(龜火)、灼龜不兆也,从龜从火。《春秋传》曰,龜(龜火)不兆,读若焦。”段注:“从《韵会》,此会意也。”按段说非是。《说文系传》:“(龜火)从火龜声。”宋保《谐声补逸》:“(龜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