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亚星 《风景名胜》2009,(12):46-51
在呈咏的《天坛史话》里,描述徐志摩与林徽因陪同泰戈尔访华的历史中,有一段很有意因的文字:“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夹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  相似文献   

2.
<正>竹自古就受到中国人的偏爱,被奉为"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是气节的代表。苏东坡曾言道:"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又说"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从郑板桥画中的劲竹,到《红楼梦》潇湘馆窗前的柔竹,同样的超凡脱俗。  相似文献   

3.
张锋 《收藏家》2009,(3):3-10
梅、兰、竹、菊是中国画的特色品类,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在文人画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梅、兰、竹、菊常被文人雅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感情,因此,被冠以“君子”之称。  相似文献   

4.
这是著名国民党元老于右任1928年在南京写的诗,该诗题在陈树人、何香凝、经颐渊等人合作的一幅松、梅、竹图画上。陈树人画松。何香凝画梅,经颐渊画竹。这几个人当时都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孙中山生前与他们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徐志摩(1897—1931年),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历任北大、清华、平民大学教授,是中国文坛一颗璀璨的流星,他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少数几个引人瞩目的诗人之一,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诗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诗坛上曾经风靡一时。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  相似文献   

6.
郭呈 《贵阳文史》2007,(4):84-85
很多人喜爱剑桥可能都是受了徐志摩诗文的诱惑:“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样轻灵脱俗的诗句牵动着多少中国人的心灵180年前,中国诗人徐志摩或许做梦都不曾想到,他在剑桥的国王学院当了一年的旁听生后,  相似文献   

7.
王国华 《文史天地》2008,(12):35-40
梁实秋,徐志摩和郁达夫,无疑都是上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大人物,本文写了梁与其他二人的关系,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
高伟 《旅游纵览》2010,(12):124-125
<正>徐志摩(1897-1931)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与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同时,他也是一位极为优秀的小说作家,这一点长期被人忽  相似文献   

9.
花朝节我们国家是一个爱花的国度,我国人民一直把花视为良朋益友。古人以为: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逸,莲令人淡,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竹令人韵。因此,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周敦颐爱莲,苏东坡爱海棠,郑板桥爱竹,朱德爱兰历来被人视为佳话。人们把花看...  相似文献   

10.
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布朗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坝子,坝子中间,有一条河叫娜淀河。为什么要叫娜淀河呢?这里有一个故事。传说,在古时候,这条河的南面有许多梅漂竹,竹子又高又大,把整个寨子紧紧地包围着。过去,住在山里的妖怪想来寨子里抢东西,来了好几次,由于有梅漂竹的保护,妖怪还没有进寨子就被寨子里的布朗人赶跑了。这个寨子里的头人,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叫娜淀。黑黝黝的大眼睛特别有神,白里透  相似文献   

11.
<正>"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是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的一首咏梅诗,道出了北宋王安石笔下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那种超凡脱俗的魅力风采。梅花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又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其开于岁末早春严寒之时,花色绚烂。因其所具有的坚强忠贞、气韵高洁的品性而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爱,或为之吟诗作赋,或绘之丹青。如北宋爱梅成痴的林逋,在  相似文献   

12.
刘俊青 《神州》2013,(24):19-19
徐志摩是我国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一首《再别康桥》可谓传世佳作。这首诗记录了诗人1928年,再次回到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诗歌创作风格的独一无二,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意境营造的让人回味无穷。使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美学价值,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启迪。可以说徐志摩奠定了新诗坛的基础。独特的志摩风格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追求爱、自由、美。  相似文献   

13.
张彦希 《文史天地》2022,(11):43-47
<正>在国家图书馆外文善本馆藏中,有一批钤印为“志摩遗书”的徐志摩旧藏,原为松坡图书馆馆藏,后转至国家图书馆收藏。在此批徐志摩旧藏中,新发现两份徐志摩手稿。徐志摩(1897—1931)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和著名新月派诗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现当代文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深受西方文学和文化的浸润,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结识了诸如狄更生、罗素夫妇等著名作家和哲学家,同时又深受中国新文化运动影响,中西方思想和文化交汇,  相似文献   

14.
正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结婚典礼,梁启超受邀做证婚人。在婚礼上,梁启超瞪着一双眼睛、拉长着脸训斥道:"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  相似文献   

15.
徐志摩和张幼仪的离婚,当时可谓朝野震惊,舆论大哗。而在张幼仪的眼中,其来龙去脉又是如何?这里节选的是她的侄孙女对她的访谈,这次长达5年的访谈,后来成了一部传记《小脚与西装》。沙士顿的中国主妇我们搬到一个叫沙士顿的小镇,那地方离康桥大学大概有6里远,徐志摩就要在这所大学的皇家学院当文科特别选科生。狄更生已经帮徐志摩打点好学校里的一切,徐志摩就替我们料理一些事情。  相似文献   

16.
在杭州府中,郁达夫与徐志摩同班且又同庚。海宁人徐志摩,也是1896年生,或许生日比郁达夫还大几天。志摩在班上十分活跃,与达夫的孤寂恰成对照,但早慧这一点却是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17.
竹,袅娜多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有"梅松竹"岁寒三友之美称。我国古今语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据传,大画家郑板桥无竹不居,大诗人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除观赏外,还是优良的建筑材料,竹笋是美食,可制成笋干或罐头等。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徐志摩与陈独秀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物。由性格而言,徐志摩风流倜傥,闲适多情;陈独秀激情澎湃,刚猛顽强。在政见上,徐志摩一贯向往民主,超然党派纷争之外;而陈独秀则早年投身革命,曾是中共第一任总书记。试想,这般如此迥异的两人初次会面,一定是大有趣味的。  相似文献   

19.
方继孝 《纵横》2008,(3):46-48
两件珍贵的收藏品,述说着徐志摩与石虎胡同7号松坡图书馆的不解之缘。这个荡漾着无限温柔、淡描着依稀梦景的小园庭,是徐志摩在风雨摇荡的故国古都觅到的一块心灵绿洲,在现实生活之外找寻的一方精神净土。这里有诗人因情场失意而轻喟的一声奈何,有挚友聚餐会时的满怀酒欢,更有诗人为中国的新文学艺术界和思想文化界培植新风气、开辟新道路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朱涛 《神州》2013,(15):17-17
徐志摩像一座丰碑屹立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辉煌历程中。公认的散文大师周作人对他一番溢美之词,称其和冰心一派,恰如鸭梨清脆。此文就是在具体分析作品的基础上,浅显概括艺术奇才徐志摩散文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