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军 《福建史志》2004,(4):63-63
福建有三处“天风海涛”石刻。一处在福州鼓山。公元1187年,朱熹来闽拜访好友赵汝愚,不料赵已调任四川。朱熹带弟子五人上鼓山拜谒赵汝愚礼聘的寺僧.并留下短文一篇,刻在石壁上。三年后赵汝愚复任福州,在鼓山见到朱熹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就湖南省博物馆所藏"鹤鸣秋月"、"独幽"与上海近年发现的"韵磬"三张古琴之是非真伪问题进行研究考证的记录。这三张琴均系早经著录、为琴人所肯定的传世唐代雷琴或唐代李勉的制作。百年来一直被琴家视为瑰宝,既笔之于书,又一再加以复制者。但从今天新的认识角度来看,前人对上述三琴的论定都是值得商榷的。 80年代初期,笔者在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唐琴的特点及其真伪问题》,专论唐琴的鉴定问题,其中综述了唐琴的特点;讨论了唐代的雷琴、唐代的宫琴与野(?)及唐琴  相似文献   

3.
论唐琴的特点及其真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琴(七弦琴),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弦乐器之一。在传世的古琴当中,时代最早而又可信的,音乐界和古琴家一般都认为只有唐代的制作了。对唐代流传下来的琴,习惯称作唐琴。唐琴流传下来的究竟有多少,有些人认为还有相当的数量。如果是从腹款、题跋来看,或仅从造型特殊、木材和声音好一点来说,这样的琴,其数量确实不  相似文献   

4.
唐朝是琴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现存的唐朝古琴无论从音质、形制还是历史价值,皆是历代琴器中不可多得的顶级至宝。浙江省博物馆藏彩凤鸣岐琴,曾是定王府行有恒堂第一琴,又是民国琴学宗师杨宗稷半百琴斋第一琴,并著录于《琴学丛书》中,又是唐琴第一推雷公的雷公琴,且声音绝佳。彩凤鸣岐琴作为流传有序的唐琴重器,是唐琴中不可多得的神品。  相似文献   

5.
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藏有中国古琴“枯木龙吟”,对其制作年代众说不一,或云唐,或云宋。本文根据唐琴的标准器,从形制、漆色、断纹、刻工、功用等方面考察,论证了琴为中唐时期雷氏制作的商品琴。  相似文献   

6.
王莉 《收藏家》2020,(10):41-45
裴铁侠(1884~1950),四川成都人,民国时期重要的川派代表琴人,先后成立了"律和琴社""岷明琴社",并有琴学论著《沙堰琴编》《琴余》等传世。裴铁侠酷爱古琴收藏,稍有积蓄便四处寻访,倾其所有购买名琴(1)。所藏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古琴,约30余张(2)。大小雷琴最为珍爱,曾仿制大雷琴,其琴室即为"双雷琴斋"(简称"双雷斋")。  相似文献   

7.
自1985年开始,我连续发表论唐代古琴的研究文章。到目前为止,已经见到的唐琴只有16张,再没有新的发现。而有唐代年款,并非唐代的制作,却有相当的数量。为了推广用典型器进行比较的识别方法,于是不厌其烦的反复论述,关于唐琴的文章一写再写,目的就是为了明辨是非,消除“今天下唐琴多矣”的影响。在15年间,发表近20篇有关唐琴的文章,阐述了新的识别方法,可暂告一段落了。故在1999年初开始把重点转移到宋代古琴方面,发表了《两宋古琴浅析》,其后,根据台北古琴艺术季的需要,将这篇浅析又改为《论两宋的官琴与野斫》,发表在《世纪古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由于自晚唐  相似文献   

8.
“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戊日设弦已施漆,信有鬼斧兼神工。选材酣饮冒风雪,峨嵋松迈峄阳桐。吴越百衲云和样,‘春雷’亦见宣和宫。……”这是清末琴坛巨擘湖南杨宗稷咏雷威琴之句。从文献记载看,雷威生平所造的琴,以“春雷”为最。“春雷”曾经是北宋宣和殿百琴堂中的第一品,且又经历了金、元两代,著录颇详。这样的琴,如果今天犹  相似文献   

9.
唐冶泽  杨婧  陈刚  申林 《文物》2012,(12):80-89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目前中国收藏古琴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博物馆之一。近年本馆对馆藏的45张古琴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整修,在此基础上,又聘请专家鉴定组进行了全面鉴定。经鉴定,这批古琴中8张为一级文物,11张为二级文物,22张为三级文物,3张为一般文物,另有1张琴未定级。其中唐琴1张、宋琴6张、宋元之间的琴1张、元琴1张、明代  相似文献   

10.
郑珉中 《收藏家》2008,(12):73-78
一.“猿啸青萝”琴1.从管平湖先生得“猿啸青萝”琴开始50年代初期,北京的古琴名家管平湖先生由中央音乐学院古琴副教授调任民族音乐研究所古琴组副研究员,专门从事发掘古琴曲的打谱工作,经昔日的琴学弟子程子容君介绍,得与其长亲山东诸城派的古琴大家夏溥斋先生相识,夏先生年事已高,平湖先生执弟子礼待之,  相似文献   

11.
吴振文 《文物天地》2023,(8):114-117
胡若思旧藏“清角”琴,曾经被认为是唐琴“清风”。经过比对研究后发现,“风”字应为“角”。“清角”琴龙池两侧满布周必大的长篇铭文,铭文与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九霄环佩”琴、原宋内府藏“虞廷清韵”琴的题刻基本相同。“清角”琴的琴面与琴底漆面保存状态差异明显,这种差异有其修复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琴珍萃》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古琴图笈,它的出版,对于宣传与发扬古琴艺术,使爱好古琴人士得以了解传世古琴的概貌,欣赏国家收藏的古琴珍品,功不可没。几经阅览,愿先就其中唐琴试作一些肤浅的补充介绍,希望能增加读者的兴趣和对唐琴的近一步认识有所裨益。古代弦乐器中幸存于今者惟有古琴,而存世最古的有唐代的制作。这种情况的形成,一则是几千年来礼乐教化传统的影响,使历代帝王及文人士大夫皆以古琴  相似文献   

13.
陈静 《四川文物》2003,103(1):47-50
古琴与华夏化有着不可分割的深厚的关系,其历史、艺术价值在古今都非同寻常。古琴之所以珍贵,在于优质木材难寻及复杂的制作程序。本重点介绍了三件不同时代的馆藏传世古琴,其中最罕见、也是最珍贵的是一张唐琴。  相似文献   

14.
窦忠如 《纵横》2012,(8):48-52
神秘的古琴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弹拨乐器,古琴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就已创制而成,古谓之为“琴”或“瑶琴”,而今还有“七弦琴”之称。不过,最初的古琴只有五根弦,后来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便增加一根弦为六弦琴,到了武王伐纣时为了鼓舞士气,又增添一根弦,故古琴又有“文武七弦琴”之称。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藏一张明代落霞式古琴“秋波”,据考证为明代受封于江西抚州的益王监制。清代以后,它被广东的文人琴士评为广东四大名琴之一。运用剖面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显微拉曼、光学光热红外显微光谱、热裂解-色谱质谱分析等科学检测手段,对古琴脱落的大漆残片进行了无机和有机成分分析,并对其工艺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大漆残片保存了两个时期的不同髹漆工艺,早期以蛋白质类和非/半干性油黏结剂混合黏土类无机矿物做灰胎,晚期以大漆和干性油黏结剂混合鹿角霜/骨灰做灰胎并掺加少量黄铜屑。将科学分析与古琴槽腹、琴背的铭文相印证,进一步明确了“秋波”琴明末斫髹、清末修复的流传历史。此外,运用盖蒂保护中心研发的ESCAPE数据分析方法,首次在中国传世古琴样品中明确鉴定出一般认为产自越南的野漆品种laccol,其为清代重修时广东中山的修琴师使用添加的。本研究立足于古琴文物实体,以详尽的科学实验为支撑,并参阅《太古遗音》《髹饰录》等文献,为明代益王琴的制作工艺提供了参考,同时为古琴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
<正>在福建漳州天柱山脚下,有个村子,村里住着一群“新农民”,他们中有艺术家、文化学者,也有企业家,这个村子就是漳州市长泰龙人古琴文化村。这群“新农民”们斫琴会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切磋、研究、制作的就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古琴。千年古邑琴声不绝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20,(4)
正寒舍有古琴一床,琴背镌有"小春雷"三字,遂以名之(图1)。琴乃家翁于上世纪40年代宦游江南所得,传家已70余载。本文结合文献,从三个角度审视"小春雷":1.琴内外清楚可见之铭款;2.琴之形制、漆色断纹、灰胎、音声;3.利用红外线透视龙池左侧被浓墨涂盖之"原始"腹款。一、龙池内题款及琴人徐达左30多年前,小春雷琴尝得张充和先生鉴定。当日先生用手电筒照得龙池右侧12字:"永乐庚寅二月松云生徐达左"(图2)。上六字"永乐庚寅二月"记时,为明永乐八年(1410);下六字"松云生徐达左",记藏主字号及姓名。惟"记时"与"记名"之书风不一,  相似文献   

18.
日本奈良正仓院珍藏的“金银平文琴”(图一、图二),是日本的一件国宝,并被认为是一张流传有序的古琴,其璀璨夺目的艺术装饰,是举世无双的。这种装饰工艺,在我国称之为“金银平脱”,是传统髹漆工艺中的一个品种,虽然文献中说它在唐代极为兴盛,但今天能看到的遗物绝少,所以这张琴不仅被日本人视为至宝,就是在我国的学术界中也一直是一件脍炙人口的、唐琴中  相似文献   

19.
1990年初,笔者因寻找有关古琴资料,准备参加本年8月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时,在家乡发现一古琴拓片(见照片原件长85厘米,宽27厘米) 这是一件在古琴史上尤其是琴徽初饰琴上颇有价值的资料,因为琴之有徽,肇自何时,向来因资料缺乏,琴家对此尚无定论。《西京杂记》言:“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正好与拓片上相印,其琴上段处刻有“章武元年”(昭烈帝之年号)四字。从拓片纸质及残缺初析,年已久矣。  相似文献   

20.
几年前听到传说,旅顺博物馆藏有一张唐斲“春雷”琴,六十年代初曾送至北京,请当时的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查阜西氏鉴定过,他确认是唐代制品。唐“春雷”琴是古琴中的一件重器,相传为北宋宣和百琴堂所藏,在元人周密的《云烟过眼录》中著录过,被后人视为“最著名之古琴与最著名大家所制之琴。”而旅顺的这张“春雷’’是否就是那一张?前年有机会在旅顺看到了这张唐琴“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