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7年南昌火车站前广场发现东晋墓,3号墓出土一块古墨,扁圆条状,两端切平.一面阳刻长方框,框内隶书直行"雷寿"2字,框外加曲线纹.长5.5、宽4.1、厚2厘米,(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昌市博物馆:(南昌火车站东晋墓葬群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的2期).这块墨的发现在墨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1997年南昌火车站前广场发现东晋墓,3号墓出土一块古墨,扁圆条状,两端切平。一面阳刻长方框,框内隶书直行“雷寿”2字,框外加曲线纹。长5.5、宽4.1、厚2厘米,(江西省物考古研究所、南昌市博物馆:(南昌火车站东晋墓葬群发掘简报》,《物》2001年的2期)。这块墨的发现在墨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丽 《南方文物》2009,(2):147-148,F0002
1996年7月,南昌市绳金塔街的晋墓中出土了一枚以佛像为戒面装饰的金戒指。1997年9月,南昌市火车站地下停车场工地的晋墓中又出土了四枚这样的金戒指。  相似文献   

4.
《文物》2008,(12)
南京雨花台东晋纪年墓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2006年11月由南京市博物馆与南京市雨花台区文化局联合对其进行了发掘。该墓出土的铭文砖上的纪年为东晋太元四年(379年),另外还出土有青瓷器、陶器等,确切的纪年为南京地区东晋时期的中小型墓葬及随葬器物提供了断代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物》2008,(12)
南昌市青云谱区梅湖东晋纪年墓出土有铭文砖(简报详见本刊本期),现就铭文砖所涉及的有关问题分析如下。一铭文砖保存状况铭文砖位于墓葬前室北壁右侧壁龛(M1:2)内。壁龛为东西向,长0.5、宽0.35、深0.08  相似文献   

6.
当涂东晋墓的发掘,除出土了东晋墓中常见的青瓷器外,最大收获是发现了4片玻璃碗残片,经检测定性分析,它与当时国产玻璃成分不同,与湖北鄂城西晋墓出土的玻璃碗成分相似,同为舶来品萨珊玻璃器。它的发现为六朝时期中国南方与西方国家进行商品贸易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何莉 《南方文物》2010,(3):162-162,I0004
<正>2007年10月,南昌市博物馆在南昌市青云谱区梅湖景区进行考古发掘时,清理了一座夫妻合葬墓。从墓葬的结构、砖纹和出土器物来看,时代应属晋。该墓出土了一把木尺,呈黑色,木质坚致,现状良好,出土后一直浸泡于水中,  相似文献   

8.
  李军  李辉辉 《东南文化》2018,(6):35-38,I0004
2009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博物馆抢救性发掘了马鞍山雨山银塘东晋墓。该墓是一座带甬道的单室砖墓,已严重破坏,但二十多件随葬品时代特征明显。出土的陶俑佐证了六朝时期男女衣著没有严格界限区分的特点,棺床和祭台构筑形式为研究长江下游东晋"凸"字形砖室墓形制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江苏南京仙鹤观东晋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仙鹤观位于南京东郊仙鹤山东侧峰,此次清理的3座墓为东晋名臣广陵高崧家族墓。M2出土了砖刻墓志,知墓主为高崧及夫人谢氏,分别葬于泰和元年(366年)和永和十二年(356年)。3座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金银器等,对研究六朝时期的丧葬礼俗、玉器面貌、佩玉制度、金银器制作工艺、书法艺术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吉林集安禹山JYM3319号墓是一座重要古墓。它以形制特殊、墓侧有人面刻石、出土过东晋瓷器,并出土二枚卷云纹铭文瓦当而深受人们关注。2003年,又发现一枚出自该墓的卷云纹铭文瓦当。本文连同前二枚瓦当一并考辨,完整识读瓦当铭文,为研究墓主人及其族属等问题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百祥 《东南文化》2023,(6):34-41+194-195+191-192
2013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广州市黄埔区百草岗发掘了两座东晋墓。两墓均为带墓道双墓室砖墓,平面呈“中”字形,封门、甬道、前室、后室、券顶等结构保存比较完整,规模较大,形制复杂。出土随葬器物23件(套),有青瓷四系罐、碗、盒、砚台以及滑石猪等。两墓既有东晋墓葬的特征,又带有南朝墓的某些特点,反映了东晋至南朝早期过渡时期的墓葬形制,为研究广州地区六朝时期墓葬的分期、形制和丧葬习俗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1978年,兰溪市永昌孔塘村发现一座东晋墓,出土青瓷器9件,陶器1件,均是婺州窑产品,这为研究东晋时期的墓葬制度和婺州窑瓷器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南京幕府山东晋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4月及1985年4月,南京市博物馆为配合基本建设,先后在北郊的幕府山南麓发掘了两座东晋墓葬。两墓相距较近,位置南距中央门约2.5公里,东距燕子矶约8公里。这一带岗峦起伏,建国以来南京地区出土的东晋皇室、贵族墓葬多集中在这一地区(图一)。两座墓的编号分别为幕府山3、4号墓,现将清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60年,杭州老和山东晋兴宁二年墓出土了一批黑釉瓷器,简报称共16件。其中14件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均属德清窑产品。  相似文献   

15.
2012年5-11月,南京市博物馆在雨花台区宁丹路清理了10座东晋至南朝早期砖室墓,墓内出土具有早期佛教特征的戒指与道教题材的符文砖,砖墓均呈南北分布、排列有序,其中M1、M9、M10形制保存较完整,为研究南京地区东晋至南朝早期的墓葬分布、埋藏习俗、宗教信仰及早期道教在东南地区的传播具有重要考古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南京吕家山东晋李氏家族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座砖室墓,墓主均为广平李氏,墓中都出土了有纪年的墓志。M1墓主为李缉,葬于东晋升平元年(357年);M2墓主为李繤及其妻武氏,合葬于宁康三年(375年);M3墓主李摹,亦葬于升平元年(357年)。此3座墓形制相同,排列有序,应是同时建造的。从墓的排列位署看,李缉应为长辈,李繤、李摹则为同辈兄弟。  相似文献   

17.
镇江丁卯"江南世家"工地共清理发掘东吴至南朝砖室墓13座,形制以凸字形单室墓为主,另有两座前室带一小耳室的吕字形双室墓,同时还发现两座简易土坑(洞)平民砖墓。东吴墓出土的绿釉陶器器型丰富、釉色艳丽,为镇江六朝墓中首次发现。两座东晋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出土的陶俑造型别致,为研究六朝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信息之窗     
考古与文物 南京发现东晋名臣温峤墓,出土的青瓷器数量为历次六朝墓之最,该墓由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发掘,墓葬位于南京市区北郊郭家山西端之南坡,墓葬全长7.49米、顶部内高3.38米。其形制较具时代特点,单室,墓顶为“四隅券进”式穹窿顶,前置一甬道,这种类型在南京六朝墓中,特别是东晋早期墓葬中较为常见,极具  相似文献   

19.
《文物》1979,(9)
一两座晋墓出土的"案"有三件是榻《文物》1973年第4期《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介绍此墓出土陶质家具明器中有"陶案"六件,计大、中、小型各二件。其中的"大型陶案"长方形,有六腿。长125、宽100、高28厘米。面厚1.5厘米。正面平整,四周有一微小棱线,表示适于铺上座垫。外  相似文献   

20.
南京司家山东晋、南朝谢氏家族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4~1987年在南京南郊司家山先后发掘了7座东晋、南朝时期的谢氏家族墓,编号M1~M7,其中M5、M6的发掘简报已发表于《文物》1998年第5期,此次发表的是M1~M4以及M7的有关资料。 M4出土两方砖刻墓志,墓主为谢球和夫人王德光。王德光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孙女。墓志详细记载了谢氏一门与当时许多世家大族联姻的情况。墓葬时代为东晋义熙三年(407年)至义熙十二年(41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