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社会现象。原始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从人生和世间“一切皆苦”的基本观念出发,以追求超脱世俗、了断生死的个人解脱为最高境界。视富贵如浮云,目权位似粪土,认为政治是妨碍个人解脱的束缚,具有摆脱和超越政治的倾向。但是,另一方面,没有统治阶...  相似文献   

2.
网络传播,商人学佛,小资学佛,生死问题与生意问题……在这个时代,佛教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3.
武士道精神的隐忍胜过其精湛的剑道,而佛教教义中面对死亡的淡然与淡定,使日本武士获得了视死如归、淡定自如的禅神意旨。这或许是武士所需要的巨大精神支撑,也是从佛教生死轮回中演绎出来的人生悟境,构成了大和魂之精神。我一直对与世无争且恭敬忍让的佛教成为日本的一大宗教很纳闷:在我看来,这东方岛国的民族精魂具有武士道的"基因",在日本人的血液中有武之气、刀之魂,一个习于刀口舔血的民族与信奉不杀生戒律的佛教怎样融合?带着种种的谜团,我来到日本九州岛上的熊本。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系统梳理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所藏9份敦煌藏文文献《生死轮回史》的基础上,提供了该写本的全文英译,并对其与其他敦煌文献的关系以及该写本的写作经典来源、作者、时间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通过分析文本,提出了这部《生死轮回史》和其后的《回向》、《通向天界之路》是一个三部曲的假设,认为其作者是一位吐蕃佛教徒,成书年代当为公元800年左右。文章认为,这部《生死轮回史》的灵感来源于佛经《华严经·入法界品》,最后又提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但内容和目的却是前佛教时期的生死态度和安乐观念,这一点形象地揭示了佛教传播者在西藏的第一次努力。虽然当时佛教已传入西藏,但本土宗教的影响依然没有消退,因此机敏的佛教徒在保留本土宗教一些根本性观念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地用相似的佛教概念去改造它。就写本而言,佛教传播者保留了当时人们死后转生天界或至少脱离恶趣的愿望和最终的归宿地,最终却说明要实现这种愿望就要放弃原有的仪轨并逐渐接受佛教的修持。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系统梳理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所藏9份敦煌藏文文献《生死轮回史》的基础上,提供了该写本的全文英译,并对其与其他敦煌文献的关系以及该写本的写作经典来源、作者、时间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通过分析文本,提出了这部《生死轮回史》和其后的《回向》、《通向天界之路》是一个三部曲的假设,认为其作者是一位吐蕃佛教徒,成书年代当为公元800年左右。文章认为,这部《生死轮回史》的灵感来源于佛经《华严经·入法界品》,最后又提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但内容和目的却是前佛教时期的生死态度和安乐观念,这一点形象地揭示了佛教传播者在西藏的第一次努力。虽然当时佛教已传入西藏,但本土宗教的影响依然没有消退,因此机敏的佛教徒在保留本土宗教一些根本性观念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地用相似的佛教概念去改造它。就写本而言,佛教传播者保留了当时人们死后转生天界或至少脱离恶趣的愿望和最终的归宿地,最终却说明要实现这种愿望就要放弃原有的仪轨并逐渐接受佛教的修持。  相似文献   

6.
张云峰 《黑龙江史志》2013,(19):168-169,171
观音文化宣扬大乘佛教的"平等"实相,建立在平等,关爱与慈悲基础上,体现出了超越对立的宗教情怀,形成了源于佛教而高于佛教的宗教文化结构,满足了人们特别是普通广大民众的对于宗教需求。观音文化中有关生命救助,心灵环保和终极关怀等精神价值资源中蕴含着生命关怀的伦理思想。观音文化中生命关怀精神有益于人们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得以精神层面关怀,调整自己的心灵,从而使生命得到安顿。生命关怀精神中生命救助,心灵环保和终极关怀理念也在观音文化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系统梳理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所藏9份敦煌藏文文献《生死轮回史》的基础上,提供了该写本的全文英译,并对其与其他敦煌文献的关系以及该写本的写作经典来源、作者、时间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通过分析文本,提出了这部《生死轮回史》和其后的《回向》、《通向天界之路》是一个三部曲的假设,认为其作者是一位吐蕃佛教徒,成书年代当为800年左右.文章认为,这部《生死轮回史》的灵感来源于佛经《华严经·入法界品》,最后又提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但内容和目的却是前佛教时期的生死态度和安乐观念,这一点形象地揭示了佛教传播者在西藏的第一次努力.虽然当时佛教已传入西藏,但本土宗教的影响依然没有消退,因此机敏的佛教徒在保留本土宗教一些根本性观念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地用相似的佛教概念去改造它.就写本而言,佛教传播者保留了当时人们死后转生天界或至少脱离恶趣的愿望和最终的归宿地,最终却说明要实现这种愿望就要放弃原有的仪轨并逐渐接受佛教的修持.  相似文献   

8.
我国佛教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佛教对当时的社会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浓烈的宗教气氛之下,佛教思想也逐渐深入到人们的心灵,极大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通过观察当时人们在生死之际所采取的行为,可以揭示出佛教生死观对当时人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系统梳理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所藏9份敦煌藏文文献《生死轮回史》的基础上,提供了该写本的全文英译,并对其与其他敦煌文献的关系以及该写本的写作经典来源、作者、时间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通过分析文本,提出了这部《生死轮回史》和其后的《回向》、《通向天界之路》是一个三部曲的假设,认为其作者是一位吐蕃佛教徒,成书年代当为公元800年左右。文章认为,这部《生死轮回史》的灵感来源于佛经《华严经·入法界品》,最后又提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但内容和目的却是前佛教时期的生死态度和安乐观念,这一点形象地揭示了佛教传播者在西藏的第一次努力。虽然当时佛教已传入西藏,但本土宗教的影响依然没有消退,因此机敏的佛教徒在保留本土宗教一些根本性观念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地用相似的佛教概念去改造它。就写本而言,佛教传播者保留了当时人们死后转生天界或至少脱离恶趣的愿望和最终的归宿地,最终却说明要实现这种愿望就要放弃原有的仪轨并逐渐接受佛教的修持。  相似文献   

10.
佛教哲理     
本文把佛哲理概括为如下几个要点:一、佛教对人生的基本判断是“苦”;二、“觉悟”是佛教立教之本;三、“因缘和合”是佛教哲理的基石;四、“三法印”集中体现了佛家思想;五、佛教对社会人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黄艳艳  ;励质斌 《神州》2013,(33):266-266
佛教德育思想体系以佛教人生论、人性论、因缘论为理论基础,包含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原则规范;其中,佛教德育目标是其德育内容、德育原则规范的基础与前提。本文通过对佛教德育目标的理论基础、内容、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学校德育目标所存在的问题,谈谈佛教德育目标对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王健  蔡双全 《黑龙江史志》2013,(15):152-153
佛教的"缘起性空"论,特别是对于人的生命本质的认识,对于灾民认识智慧人生,以理智与从容的态度面对各种灾难,缓解灾民心理上的痛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佛教的轮回说则可以给予在地震期间丧失亲人的灾民以直面死亡的勇气与态度,能够起到抚慰灾民心理的作用;通过举办各种佛事宗教仪式,沟通冥阳两界,能够帮助在地震期间丧失亲人的灾民尽快走出这场灾难的阴影。  相似文献   

13.
向斯 《收藏家》2002,(9):56-60
一、《大藏经》的问世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四世纪,因对教义、戒律产生分歧,佛教教团内部分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上座部遵守原始佛教教义、戒律,而大众部则有所改革和创新,并将教主佛陀神圣化。公元一世纪,从印度南部大众部中产生了大乘佛教。大乘是梵文的意译,音译为摩诃衍那——摩诃是“大”的意思,衍那是“道路”的意思,大乘之意就是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达到菩提涅槃之彼岸,成就佛果。大乘佛教贬称原始  相似文献   

14.
汪建新 《百年潮》2022,(6):65-73
<正>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无法违背的自然规律。作为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和独领风骚的诗人,毛泽东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对待生死乐观豁达,有着透彻深沉的人生感悟。他从不哀叹人生苦短,总是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发有为,不断思索和创造生命长存的意义和价值。毛泽东诗词既是毛泽东辉煌人生和心路历程的壮丽画卷,也是毛泽东奋斗进取和深邃豁达生死观念的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15.
陈旭  姚泓泽 《西夏研究》2022,(4):101-110
唐宋时期敦煌佛教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世俗化,虽然僧人学有所宗,不同宗派佛教经典的译注、诠释有所不同,但民众所学所用却是无宗无派的世俗佛教。业报轮回、因果报应等原始佛教思想在为民众所知的同时,也改变了民众对生死的认知模式和日常生活方式,呈现了敦煌地区民众佛教信仰更真实、丰富的层面:一方面,民众重新审视生离死别,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积德行善等行为祈愿后世安乐;另一方面,佛教思想也对民众日常行为起到了一定约束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快乐与痛苦 荆南向马昙照禅师开示时,总是喜欢对信徒说:“快乐呀,快乐呀!人生实在是好快乐!” 有一次他生病了,期间不时地叫着:“痛苦呀,痛苦呀!人生实在是好痛苦!”  相似文献   

17.
肖淑萍 《南方文物》2001,(3):107-108
八大山人以其曲折而痛苦的经历,晚年竟呈现出宁静、平和心境,了无尘事浸染与影响,其间突破与超越,足见修养之高深。从已有资料以及书画作品来看他思想发展轨迹,观其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甲申之变无奈出家,即儒教文化与现实断层。其次是介于出世与入世间矛盾与挣扎,即早年儒教文化积淀与佛教思想渗透两种人格矛盾。再次是儒释道三教文化在其思想融合,尤其佛教文化对其思想滋养,心境由痛苦挣扎趋于平和、宁静,使其人生修养达到很高境界———即世而出世,超尘脱俗。八大山人少年得志,在十九岁那年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王维的人生正应验了佛教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及救赎对屡遭挫折的王维颇有启发。佛教对物质、对精神的需求都不能执著,这也是佛教的核心。王维后来与李林甫、杨国忠同朝听命,自然不能执著,正因如此,他才能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安身立命。主观上使自己于身心相离中求得身心的统一。在客观上,这也是远祸避害的重要手段,佛教在王维亦官亦隐的生涯中确实起到了救赎的作用。而安史乱后的四五年,王维虽尽力逃向空门,但其心灵并未真正逃离煎熬。  相似文献   

19.
殷安妮 《收藏家》2006,(5):11-15
唐卡(藏语音译)是有着鲜明民族特色和浓郁藏传佛教艺术风采的佛像画。其特点是运用鸟瞰全局和散点透视结合的手法,将远景近物组织在同一个画面里,向佛教众生宣传佛教教义及佛祖生平事迹。按照佛教的教义,“若有众生于佛灭后,造主形象,幡花众香持用供养,是人来世必得念佛清净三味……除却百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因此,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始即出现了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刺绣佛像,崇奉者通过针黹的繁复精致,表达虔诚礼佛的心态。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吐蕃王朝之后,富于藏族特色的唐卡也出现了。早期的唐卡是写在织物上的文告,形制基本…  相似文献   

20.
此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唐代武惠妃石椁外壁纹饰的宗教内涵重新分析,认为其中的4幅"勇士神兽图"表现的可能是力士狮子的含义,它所表现的是犍陀罗佛教艺术中的护法者郝拉克勒斯和狮子形象的变体。石椁外壁的动植物纹饰表达着不同的生死信仰,共同组成了一幅佛教的涅槃之地——窣堵波的墓葬化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