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的伤害     
有一个孩子,他的母亲特别爱他,生怕他受到任何委屈,对他无比溺爱。只要孩子有什么要求,这位母亲都会为孩子办到。孩子要吃糖,就是半夜,她也会出去为孩子买回来;孩子随口说声要钱,她就会给孩子;孩子十天半月就要一套新衣服,她也会满足孩子;孩子说她做的菜不好吃,让她重做,她就会去重做。孩子的要求除了要太阳月亮星星她办不到以外,其余的都会竭尽全力地去办到。孩子的父亲看不过去,就对孩子的母亲说,你别这样对待孩子,他要什么你都满足,他要你的命你也满足他?母亲说,孩子怎么可能会要我的命呢?你是不是看到我爱孩子,对孩子好,没关心到你,你就…  相似文献   

2.
正我出身安徽省太湖县徐桥镇朱家楼屋一个贫寒的家庭。生于民国1937年4月23日,弟兄排行第七。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我家十分贫困,父亲出于无奈,叫母亲不要这孩子,让他自然死去,母亲于心不忍,仍将我洗洗包好,藏在她的怀里,我就是这样活了下来。直到我读中学时,村里还有老年妇人对我开玩笑说:"季元,你是捡来  相似文献   

3.
万箭穿心     
父亲出轨的家庭,孩子一般会对父母双方持什么态度?我本以为这是个简单的问题,直到碰见一位母亲。跟她一起来相亲的是她妈妈。普通的农妇。‘张嘴说话.极重的烟嗓。她对自己的女儿极力肯定:“离婚她没有一点锴!”指指她,“男的在外面‘尬伙’人。”——“尬伙”人是青岛方言,意为出轨、乱搞男女关系,很轻蔑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父爱的天空     
她从一懂事的时候起,就见父亲拄着双拐走路,那两根拐杖被父亲的胳膊磨得油亮。后来,她听母亲说,在她3岁那年,她的父亲在附近一家石场采石,不慎被一块飞石砸伤了腿,从此只能依靠双拐走路。父亲性情沉默,在他长满络腮胡的脸上,很少见到笑容。他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或胡同里,抽着闷烟。因为腿上的残疾,父亲从来没有抱过她。她也从来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扑到父亲  相似文献   

5.
午赫 《文史天地》2024,(2):85-89
<正>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那时我们家是典型的“半工半农”家庭,即我父亲是非农业户口,在当地一家大型央企工作,我母亲则带着我们兄弟姊妹,生活在距离县城五六里路一山之隔的农村,是农业户口。从记事起,就常听母亲私下抱怨父亲在户口这个问题上害了她和我们兄弟姊妹。那是“城乡二元化”和“计划经济”时代,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6.
曾自 《世纪》2022,(3):18-23
<正>这篇文章,是写我小时候保姆的故事。保姆叫李佩,清代贵胄家族儿媳。新中国初建时,走进毛泽东的秘书、我的父亲田家英的家庭,走进中南海十七年。当国家陷入动荡苦难的时候,她为受难者的儿女搭起了避风的港湾。我的父母尊重、感激她。父母尊敬她1950年1月30日,姐姐出生了。新中国成立初是供给制,母亲所在机关统一给生了孩子的领导干部找保姆,就这样李佩到了我们家。我的父母都是抗战时期的“延安人”。母亲董边最终从事妇女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一、对孩子冷酷父亲有个习惯,喜欢在朋友面前揭露批判自己的孩子。不只是对我,对哥哥姐姐也都这样。他总爱向外人介绍自己孩子的各种毛病,好像要特别表现一下他不溺爱娇惯孩子。在农村老家,大家都呵护我,没挨过打。可在父亲身边却屡屡挨打。母亲1951年5月3日的日记里也记载:说我顽皮粗野,姑姑把我惯得很不像话,于是她和父亲  相似文献   

8.
上天安排我出生四天便有幸来到这个家庭。这是个大家庭,父亲巴南冈有兄弟姊妹,他排行第二,母亲景南有两兄三姐,她是老幺。父亲的侄儿、侄女加外甥女共11人,母亲那边的更多,我见过或者看过照片的表哥、表姐就有17个。我自己有一哥一  相似文献   

9.
最糟糕的是,女人结婚就是做爱 门罗的童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温厄姆镇充斥着走私犯、妓女和流浪汉的贫民区里度过。她父亲罗伯特·埃里克莱德劳,从学校辞职后成了银狐养殖者。这门生意破产后,他又在10英亩农场上养起了火鸡。门罗的母亲当过老师,是清教徒式的保守女人,一直希望自己的女儿是淑女。儿时的门罗,留着黑色长卷发.经常盛装参加主同学校的音乐会。这个苏格兰长老会家庭一度在大萧条时期艰难维生。门罗讲故事和阅读的兴趣没有得到重视,却被要求学习家庭妇女必备的技能——做饭和编织。她喜欢跟母亲唱反调,甚至从来不愿安慰哭泣的母亲。门罗说自己更像父亲,与母亲的关系相当复杂,性是母女之间最艰难的议题。“我想大多数野心勃勃的女人也许会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性是敌人。一旦她们结婚,就会终结所有野心。正如她们常说的,最糟糕的是,女人结婚就是做爱。所以性生活是你必须确定能掌控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浸透着心酸与悲愤的故事。当年18岁的叶小雯,在遭受了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再嫁后,又险遭继父摧残。为了逃离“家”的虎口,她不得已离家出走,一次次被母亲追回。最终,继父的拳脚还是将她打出了家门,无奈与自暴自弃中,她走上了一条不该走的沉沦之路……青春是宝贵的。该怎样在风雨飘摇的生活中珍惜自己的青春花朵?作为重新组合的家庭的父母该怎样善待自己的孩子?这是下面这个叶小雯自述的故事提醒我们深思的课题。找也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  相似文献   

11.
小浩从小长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父母视他为心头肉,对他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尽量满足,慢慢地小浩养成了好吃懒做,任性骄横的习性。父亲看到儿子的种种不良表现,觉得不能坐视不管了,开始有意识地打骂孩子,以期小浩有所改变。可是,母亲却认为,教育孩子贵在说服引导,而非打骂。父亲一管小浩,母亲就护着,夫妻之间经常为教育孩子而发生争吵。小浩见父母对他的要求不一致,觉得有机可乘,便越来越不听管教。在此,我们姑且不论小浩父母两  相似文献   

12.
二十多年前那场使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农村改革,虽事过境迁,仍历历在目。父母早出晚归,年底换来的却是“欠钱户”的帽子我出生在湖南省邵阳县一个介乎丘陵山区之间的小村庄里,家里世代务农,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听母亲说,她是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才嫁给十闷棍也打不出响声的老实本份的父亲的。母亲嫁给我父亲后,除了帮助祖  相似文献   

13.
阿福(壮族)     
阿福七岁时,父亲就死了。父亲留给他的,只有一把用了多年的旧砍柴刀。父亲死后,阿福只有靠母亲去帮人洗洗缝缝来度日。好不容易熬过六年,阿福也长到十三岁啦。他对妈妈说道:“我的好阿妈,你整天劳苦奔波,现在我长大了,该让我为你分担一些事了。”母亲说:“孩子,你能帮阿妈做哪样呢?”阿福答:“我到山上去砍柴,把柴挑到街上去卖,把卖得的钱给你,阿妈  相似文献   

14.
戴母的教育戴笠的母亲在戴笠7岁时替他在当时的私塾里报了名。9岁时,私塾老师毛逢乙指点他通读了“四书”,次年戴笠便开始了习作。到11岁时,母亲的鼓励和教导使他进了当地的小学,也使他养成了忠孝之心。当然,这种情况并非少见:这个其实没有父亲的孩子受到意志坚定的母亲的督促。来自土匪出没的浙江山区、有着显赫家世的戴母,肯定下了决心,要使这个衰落的家庭继续保持它温雅的外表。她显然不遗余力地让儿子上完了学,而且还不断地提醒儿子不要重蹈覆辙,像父亲那样当个衙门的巡警,软弱地对上司俯首帖耳。后来,有许多人评论说,当戴笠凭着自己的本事成为一个令人惧怕的人物时,他仍然对母亲十分孝敬。他母亲活到了80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中国,在亿万个家庭中,有多少为孩子发愁的父母?又有多少烦恼多多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的成长岁月不留遗憾?全国少年儿童信赖的“知心姐姐”卢勤,向家长阐述“知心理念”,使听者如沐春风、胸襟顿开。一个家庭悲剧,在卢勤内心扬起沙尘暴 2000年1月17日,在浙江金华市,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打死了自己的母亲。 3月10日,卢勤在看守所见到了徐力,与他交谈了100分钟。徐力说:“在家里,我没有一点儿秘密,家里的电话铃响了,我没有资格去接。有时同学打电话找我,妈妈接电话时总是问:“你是谁,有什么事?”问得清清楚楚才把活筒给我。我妈经常打我,用棍子,  相似文献   

16.
正束星北的家人父亲束星北和母亲葛楚华先后生了七个孩子,依次是儿子束越新、女儿束沪新、儿子束孝新、束庆星、束义新、束润新,最后是我。自从1931年父亲回国结婚,母亲就一直默默地陪伴在父亲的身旁,在父亲最艰难困苦时,母亲给了他最大的安慰和支撑。我母亲慈悲为怀,厚道、大度。无论别人说父亲什么右派啊、反革命啊,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日记     
从记事起,我就看得出来,母亲和父亲的关系不像别的父母那般亲热,因为很难见到他们在家里相互说句话,出了门更没有走在一起的时候。母亲还常常问我,假如我和你爸分开了,你跟哪一个?那时,每次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跟爸。是的,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对我更好。每当见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只要我提出,父亲二话不说就会给我买。而母亲则不,她除了给我买各式各样的连环画、看图识字之类的东西外,很少会满足我别的要求。而我又是个好吃贪玩的孩子。所以,我就喜欢跟在父亲身后,不愿意和母亲呆在一起。然而,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父亲便因病去世了。父亲…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到邻居家串门,无意中遇上几位年轻的父母在聊各自的孩子,一位母亲说:“我女儿性格太孤僻,进幼儿园都一年了仍然不合群,常常一个人搂着一堆玩具在一边玩。”另外一位母亲说:“你孩子还小,我姑娘都上小学了,也没见她交几个朋友。”站在一旁扯着孩子手的爸爸插话说:“她们都是小姑娘,怕羞,我儿子与他姑家孩子,每到一起玩不上几分钟就吵起来。你争我夺的,互不相让。”……他们的言语中都包含  相似文献   

19.
留住浪漫     
亦夫 《世界》2005,(3):63-63
无意中翻看杂志,美国妇女威廉姆斯引起了我的注意。19岁的威廉姆斯已经是6个孩子的母亲,相隔20个月连续两次降生的三胞胎使其不堪劳苦。她说,这几年觉得从来都没有缓过劲来。她的丈夫更是加班加点拼命挣钱糊口,因为每周光尿片就得用去300个。“就这,人家还有心思接吻!”身边的同事惊叹道。可不,屋里满是幼小的孩子,地上到处散放着尿片,而怀里抱着孩子,膝上爬着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居然在那里伸长脖子相吻。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最难念的就是孩子这本经。常听家长们抱怨“这孩子太不听话了,逆反心理越来越重”、“这孩子光想听好听的,稍一批评就受不了”“这孩子天生是个淘气包,无可救药,我们全家都为他伤透了心”等等。听了家长们的满腹牢骚,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深切地感到,家庭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的嘴在哭,手在抓,他们本能地寻觅母亲的乳汁,期待父亲的抚摸;在他们学说话和练走路的时候,他们本能地盯着母亲的嘴唇,拉着父亲的大手;当他们再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又本能地不住地问他的爸爸和妈妈:这是什么?那是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